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安藤忠雄作品中国设计中心

安藤忠雄作品中国设计中心

发布于:2005-04-06 10:06:06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我们到底要的是壶、还是罐?比如一群人请工艺师做一个壶,等壶做好拿出来评判时,这个人说壶嘴不好,于是壶嘴被割掉了;那个人说把手不好,于是把手被割掉了;甚至有人说盖子也不好,所以干脆把盖子也拿掉了……结果壶变成了一个罐。我们是请安藤先生设计一个‘壶’,就一定尽可能把它做出来,也许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那毕竟还是一个‘壶’;可如果我们提出过多的意见,它就不可避免地会变成一个‘罐’。”这则形象的类比是“中国设计中心”的开发方、上海同济杨浦科技创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文福,在接受记
者专访时总结营造大师作品心得的一段表述,颇有意味。

  即将落户于同济大学科技园国康路基地的“中国设计中心”是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在上海的第一件建筑作品,2005年1月初举行了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目前正处于方案报批阶段。就在项目方案评审会至今的两个月时间里,该项目的开发方经历了未曾预料的考验:不仅有来自施工工艺、结构配合等技术层面的挑战,也有建筑指标超规范、资金超预算的压力,甚至触及了建筑造型可能危害国家尊严的政治敏感点……“如今,这些难题正在逐一得到化解,但对于以利益最大化为首要原则的商业项目而言,我们在牺牲一些经济利益而获得建筑本身的艺术附加值之间的确权衡了很久。”黄文福总经理表示,他们能更坚定地尊重安藤的设计是源于以下几个信念的支撑。

  首先,“中国设计中心”是安藤忠雄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幢高层建筑作品。以往安藤建筑的最高高度只有十二三层,而主楼达99米、高24层的“中国设计中心”将是安藤从业30多年来具有开创性的一个项目。

  此外,这个项目从勾画草图、方案设计,到来上海参加方案评审、回答专家提问,整个设计过程都由安藤本人亲历亲为,与很多由安藤事务所完成、与本人关系不大的项目不同,这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大师作品。

  最后,“中国设计中心”也将是上海第一幢造型不对称、裙房与主楼脱离、外观形体简洁、但内部空间变化丰富的高层建筑。作为评审组专家之一、同济大学的郑时龄教授表示,在世界建筑设计的潮流向极简主义方向发展的今天,中国的高层建筑却仍然形式繁复,安藤这一设计在上海的实现,有希望成为国内建筑设计发展带有指向性的一个开端。

全部回复(9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liubo4810278
    liubo4810278 沙发
    恩!!!
    唯一的缺憾就是没有相关的图片啊!
    2006-05-19 19:42:19

    回复 举报
    赞同0
  • peter135
    peter135 板凳
    啥子喔,搞啥子名堂!!!
    不要搞笑嘛,搞得大家都不爽
    2006-05-18 16:18:18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8 万条内容 · 44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国建筑性格论

看日本的建筑,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日本的建筑很少有表现十足的日本建筑形式。因为,就是就那点他们引以为荣的建筑形式都是来自于曾经辉煌的中国。可是他们仿佛为了避嫌,我们从来不会看到日本的现代建筑有大屋顶、放大的斗拱形式的出现。除了在早期的丹下健三、菊川清训的建筑作品中,我们能够依稀看到一丁点日本民族形式的影子外,现在的日本建筑界似乎离本土形式化的时代已经越发的遥远了。但就是这样,也并没有造成日本建筑设计的思想枯竭,相反的却是越发的繁荣昌盛和百花齐放。我们看看新生代的安藤忠雄、伊东丰雄、畏研吾,在他们的作品中非但没有任何日本的传统的建筑形式,而且有时连建筑用的材料都是完全的现代材料,但就是这样,也没有阻止他们进行建筑设计的创作。虽然我们看不到了日本建筑的外在形式,可是它的建筑的精髓却深深的嵌在了建筑之中。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