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地域建筑文化分析
www.ccabbs.com 2007-04-11
Abstract: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globalization’s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By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globalization on the regional architecture; the regional architecture’s regeneration;and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the regional architecture’s cultural expression,the author interpre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globalization and points out the attitude,methods that should be taken by our Chinese architects in the face of globalization.
Key words: globalization, regional architecture,architectural culture, national character, modernity
“全球化”作为当代文化的强势语境,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建筑领域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最新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同时,也带来了先锋的设计理念和时髦样式,对全球各地的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冲击。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的全球文化趋同使地域传统建筑文化逐步被商业文化所淹没,建筑的民族性被建筑的“国际性”所取代。作为城市和建筑个性的地域文化特征有逐渐衰落和消失的危险。在全球化语境下,如何保护、发展和创新地域建筑文化成为当代建筑文化的使命。近年来,全球化问题亦被建筑界所重视,它成为我们观察思考建筑问题的现实背景和切入点,国内各类建筑刊物相关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地方建筑”,“地区建筑”,“地域建筑”通常被视为相同概念。三者虽均与我国行政区划相关,但实际使用中有所差异:“地方建筑”偏重于建筑所在的领域及整体环境;“地区建筑”偏重于建筑所在某一范围内的地理环境;“地域建筑”偏重于建筑所在的大文化环境。
1 全球化的概念与定位
“全球化”(Globalization)这一概念始于国际经济学,它是伴随着***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出现而产生的。其词根(global)即全球的,首先是一种空间上的称谓,“是地球在空间上的位置的产物,是对生存的具体完整性和和善性的召唤,它不是把人类区分开来而是使人类抱成一团”,“全球”意味着它的前提是“非全球”,即地域,民族———国家的存在,“化”表明从非全球到全球是一种趋势和过程,其实质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人类活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人们的活动之间具有了极强的相关性,世界因此联为一体。
全球化既是一种客观事实,也是一种发展趋势,无论承认与否,它都影响着世界的历史进程,无疑也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国加入WTO和承办2008年奥运会更使中国人感受到融入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的步伐在加快。对许多中国人来讲,通常以为全球化是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的事情。其实理论界一般认为全球化始于15、16世纪,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从15、16世纪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的工业化时代的全球化。第二是20世纪60年代以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的信息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的全球化。但该阶段还不是全球化的终点,民族国家依然存在,全球化还只是为了个人利用全球的全面生产提供可能,各种负面、异化的现象还存在。第三是***阶段。在理论上该阶段个人才真正成为世界意义上的个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整个世界、人类发展的前提。
全球化,有时又称为全球一体化或国际化,关于它的内涵目前尚无统一认识。如有人认为全球化仅仅是一种趋势,能否达到人们想象中的水平尚是未知数,还有人主张全球化就是“美国化”。有几种观点颇具代表性。如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关系的强化。这种关系以这样一种方式将彼此相距遥远的地球连接起来。即此地所发生的事件可能是由许多英里以外的异地事件而引起,反之亦然”。同时,全球化是一种时空伸延,它“使在场与缺场纠缠在一起,让远距离的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与地方性场景交织在一起”。
由此可见,全球化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不平衡发展进程。
这不仅指全球化在多领域、多层面上发生,而且还指全球化的参与者是多元化的,它客观上要求全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生产和生活、冲突和摩擦的逐步减弱,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的增加。所以全球化过程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是差异基础上的和谐,竞争中的合作,而不是同质化、趋同化。
第二,全球化是统一和多样并存的过程。
这是一种人类生产和生活相互联系和依存的状态。这种状态是特殊性与普遍性、多样性和统一性,本土化和全球化的有机统一。
第三,全球化是一个观念更新和范式转变的过程。
原有以一个国家为范式和背景研究社会发展的思路受到了挑战。正如意大利学者M.I.康帕涅拉所说:“全球化不是一种具体、明确的现象。全球化是在特定条件下思考问题的方式”。
2 全球化与地域建筑文化互动
2.1全球化对地域建筑的影响
在建筑领域,全球化一方面促进了世界建筑文化的交流和对话,使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共享新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使得各个建筑流派、理论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而另一方面,地域建筑文化逐步受全球文化影响,其各自所具有“地方性”被建筑的“国际性”所取代。从文化互动角度看,地域建筑面对全球化一般有三种选择:
其一是不同程度地文化认同的态度,明确或含蓄地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物质文明。
其二是强调民族和自身文化的价值,反对和抵制全球化进程。
其三是积极面对全球化的现实语境,致力于传统文化观念和美学精神的现代转型与融合。
中国建筑现代化的历程反映了这三种选择的抗衡、共存与消长。20多年来中国建筑取得了惊人的变化和成就,而创作实践中“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建筑师。从上世纪80年代的香山饭店、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广东新建筑,到90年代以来的仿欧风建筑、国家大剧院、央视新楼、鸟巢之争,中国建筑在急功近利的大拆大建中一步步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同时对发展方式的反思和环境恶化的代价,对优秀传统建筑和地域建筑的保护意识日益提高,尤其是当代地域建筑研究和创作活动的逐步深入,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地域建筑文化的关系成为中国建筑“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的发展与继续。
从现实来看,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内发展也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巨大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革。中国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高速融入世界。面对全球化语境,中国地域建筑呈现一种现实的,后现代主义反应,以应对一个已然进入全球化的世界。
这一现实就是: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社会结构的根本变革和文化的巨大转向,传播方式与媒体发生深刻变革,城市化与城市文化迅速兴起,消费型的商业社会逐步形成,具有全球化和后现代语境的大众文化与消费娱乐文化正成为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主流。从这一现实出发,中国建筑的后现代主义是不断修正的、建构中的现代性。因为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风格,它以一种无深度的、无中心的、无根据的、自我反思的、游戏的、模拟的、折中主义的、多元主义的艺术反映这个时代性变化的某些方面,这种艺术模糊了‘高雅’和‘大众’文化之间,以及艺术和日常经验之间的界限”。如上所见,尽管从现代到后现代各种转向的广度和深度互有差异,人们无法为后现代找到共同的“本质”,但各种后现代话语在观念和态度上仍然存在着核心的家族相似性。
由中国的设计实践可以看出,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了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反映在城市和建筑文化领域就是导致了不同城市中建筑的雷同和城市特色风貌的消逝。前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长帕金森(Parkinson)认为:“全世界有一个很大的危险,我们的城镇正在趋向同一个模样,这是很遗憾的,因为我们生活中许多乐趣来自多样化和地方特色。”
正是由于后现代主义“对形式和类型的多元化感兴趣,这是一种美学标准的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的一些形式和类型就可以有各自悠长与吸引人的历史,不是作为静态的、分离的形式和类型,而是交织在一起,互相作用、互相冲突、互相竞争,或相形见绌,或相得益彰,融合成各种无法预测的结合体,其活力变化无穷,在两极之间迅速移动,从悲怆到闹剧,从紧张到滑稽,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可作为叙述,可具有戏剧性,而且还能表演”,在此,集中体现了全球化对地域建筑的影响
2.2地域建筑的再生
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体化,即社会发展中的趋同性一面,和多元化即社会发展中的特殊性一面的特征。其本质即要求处理好全球化与地域化的关系。这也是在理论上摆脱全球化与地域化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从国际规则出发走第三条道路的立场。面对地域建筑传统的消退,在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著名城市学家和史论家刘易斯•芒福德就率先对此提出过异议,并推荐了美国加州海湾与新英格兰地区的地域建筑。此时一些美国建筑师也提出应根据美国当地的文化和自然条件发展自己的建筑文化。众所周知,国际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则在遵循现代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创造出了属于芬兰的、独特的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现代主义建筑。20世纪50年代,日本建筑师丹下健三设计了如香川县厅舍、东京代代木体育馆等这样一些属于日本的现代主义建筑。上世纪60年代,随着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出现,对建筑历史性、关联性的探索方兴未艾。20世纪70年代后,印度的查尔斯•柯里亚、拉兹•里瓦尔,埃及的哈桑•法赛等从当地的气候和生活方式出发,通过独特的形体和布局也创作了具有鲜明地域建筑特色的现代建筑。20世纪80年代后,英国的斯特林、瑞士的博塔、日本的安藤忠雄、马来西亚的杨经文等以及我国的许多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工作者纷纷投入了地域建筑文化的探索与实践。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全球化运动的加速展开,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努力通过地域文化的发掘来证明其在全球化运动中的独特价值。
3 全球化下地域建筑文化的分析
某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经济的全球化,不是文化的全球化,也不可能成为文化的全球化。这也许是一厢情愿或缺乏警惕。经济的全球化的确不一定改变我们的语言、信仰和传统,但它已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如何在文化意义上探讨地域建筑与全球化的关系日渐引人关注。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中国建筑如何走向现代化,同时又找回自己的“民族之根”是我国建筑发展面临的实践性课题。因为“地域主义着眼于特定的地点与文化,关心日常生活与真实且熟悉的生活轨迹,并致力将建筑和其所处的社会,维持一个紧密与持续性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地域主义试图从经验里学习,借此达到修补,细心琢磨、接纳、排斥、调整与响应当地特色,地方历史、地理、人性价值、经济、传统、科技以及文化生活等这些可使人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情况都是地域主义的来源”。这正是地域建筑对文化的表达。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地域建筑的更新包含保护、发展、创新多层内涵,这需要建筑师不仅要融入全球文化发展的潮流中,积极汲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建筑文化,而且要保护中国的优秀建筑文化遗产,发掘地方文化特色,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的精华,导入现代生活的内容,体现对人的关怀,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创造出中国人认同的情感空间。这也就要求建筑师有着更为广泛的文化背景和掌握当代建筑发展的趋势。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
(1)研究和创造我国地域建筑空间的特色
地域概念依据现代地理学理论必须是一个得到历史认同的概念,并且和政区划分相关。就中国的现实而言,各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大,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在全球化下更显突出。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必须以区域经济和文化为基础。根据我国的地理和经济条件,全国被划分为七个经济区域,这些地区亦是相应的地域建筑文化研究的重点。如位于环渤海地区的天津市,其城市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在市中心鼓楼商业街的建设中采用了传统建筑风格以求对历史文脉的表达和延续。而在泰达开发区金融中心的建筑中采用了现代手法,体现了时代特征。
(2)尊重建筑所处的自然与文化环境
只有从特定的地域环境、条件文化出发,深化对建筑环境的深层本质与规律的理解,才能形成人-建筑-自然三者的有机统一。如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其现代理念与传统符号有机结合的设计手法具有原创性,并对中国建筑现代化探索具有深远影响。青年建筑师周恺设计的南开大学综合研究中心结合当代校园文化环境要求,突出了形式特征和空间层次。
(3)确立生态与可持续发展观
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则,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
生态建筑并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事实上,地域建筑重视与自然环境结合本身就是一种朴素的生态建筑。当代建筑师将这些方法加以提炼,用新材料、新技术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建筑形式。福斯特设计的德国柏林国会大厦改建工程,采用现代技术解决光线和节能问题,形成一个高效能的玻璃穹顶,使建筑向自然界和景观展开,可自供能量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设计的圣雄甘•地纪念馆采用了地域性的建筑材料和当地的建造技术,创造出具有浓厚印度风格的空间氛围。
(4)地域性建筑语言的更新
传统的处理建筑材质特性的表现方式是地域建筑文化的基本语汇。建筑师要虚心向民间学习,学会充分利用建筑材质特性因素,使建筑更加紧密地植根于地域环境,形成对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例如建筑师皮亚诺设计的新卡里多尼亚特吉尼奥(Tjibaou)文化中心,堪称现代生态技术与地域建筑结合的典范。他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利用新技术和材料结构来阐述地域文化和适应环境特征。齐康先生设计的河南省博物馆,力求体现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结合嵩山元代观星台造型意象,创造了具有地标性的建筑。
4 结语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全球化与现代化,地域建筑与后现代主义成为共存、共生的统一体。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通过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和对话,拓展自己的视野,也扩大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同时,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现代建筑理论的同时,也要注重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文化传统,创造我们的理论。新的建筑源于新的生活、新的文化和新的观念。现代化不仅只有一个类型、一个模式,中国和西方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地域条件,也就必然会有各自的现代文化。
参考文献:
[1] 马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超越现代性之外的国家和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3]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北京.三联书店.1998.
[4] M.I.康帕涅拉.“全球化”: 过程和解释. 梁光严译. 国外社会科学.1992(7) .
[5] 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商务印书馆.2000.
[6] 约翰•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文化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7] 凯瑟琳.斯莱塞.地域风格建筑.彭信苍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