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大学图书信息中心
嘉兴大学图书信息中心位于嘉兴大学梁林校区核心部位,作为校园文化灯塔,北迎校园气象,南拥潋滟湖光,恰处于东西校区纽带与校园横向景观主轴的聚焦点,得天独厚地融汇自然景观与人文脉络。
△ 东南侧鸟瞰 ? 赵强
NO.1
栖水立阁,红色传承
项目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地上七层,地下局部一层,建筑高度约32米。作为功能复合的知识枢纽,其内将涵纳图书馆、档案典藏、校史陈列、网络信息中心等多重使命。
△ 东南侧水岸看图书馆 ? 章鱼见筑
设计理念源自对中国古典藏书阁深远意境的致敬、对嘉兴作为“红船精神”发源地历史的铭记,以及对大学发展愿景的回应。最终凝练为“红船新泊:一阁挑江南,悬廊渡书舟”,寓意着知识的红船在新时代水乡的扬帆起航。
△ 东侧鸟瞰 ? 赵强
△ 东南侧水面廊桥看图书馆 ? 赵强
NO.2
层台观澜,活力中枢
建筑整体的营造,遵循着“倚水筑台,造阁藏书”的东方美学意境,以地景化设计手法,将自身化为一片逐级向上、与湖光对话的景观台地。这些错落抬升的平台,不仅仅是视觉上对校园主轴开放空间形态的自然延展,更是将绿意与水韵引入建筑基座的生命律动。它将中央湖面的潋滟水光轻轻揽入怀中,由此自然形成了校园中极富吸引力的活力磁场。
△ 东侧水面回廊看图书馆 ? 赵强
这片开阔的公共领域,在纵向上,以精心设计的台阶、平台,创造丰富的立体感;在平面上,通过滨水步道的优雅蜿蜒、檐下的静谧安详、亲水平台的临水怡然,编织出层次丰富、体验多元的户外交流学习场域。这里不仅是课间漫步、学术探讨的理想之所,更是校园文化生活浸润滋养的鲜活舞台,成为激发灵感碰撞的核心地带。
△ 南侧水面回廊看图书馆裙房 ? 章鱼见筑
△ 西侧湖面看图书馆 ? 章鱼见筑
△ 东侧透视 ? 章鱼见筑
NO.3
飞檐书阁,气韵天成
平台之上的图书馆主楼以 “书阁”造型,立于主轴线中心。主体塔楼体量庄重,气质沉静,建筑四角略略升起,既消解了巨大体量可能带来的压迫感,又赋予建筑一种向上腾飞的生命力与开放包容的空间张力。棕褐色的铝板幕墙、周边悬挑的船头造型、角部层叠的挑檐,不仅塑造出细腻精致的光影效果,随着日光变换而舞动,更在深层次上呼应了江南建筑轻盈灵秀的传统韵味,亦成为“红船”精神在建筑美学上的含蓄表达与时空回响。
△ 东侧黄昏近景 ? 章鱼见筑
NO.4
匠心结构,力学之美
成就“一阁挑江南”,是一场极具挑战的结构实践。主体建筑从三层开始,毅然向东南西北四方水平悬挑,极限跨度达约8.4米。三层以上主楼周边框架柱均落于三层楼面,结构竖向不规则且悬挑尺度较大。技术上采用柱下斜撑、水平梁和框架柱组成的竖向平面三角形刚架受力体系,悬挑处柱荷载通过三角形刚架传递到下部竖向构件,从而达到了合理的结构受力与建筑造型的完美统一。
△ 二层平台转角悬挑处 ? 章鱼见筑
△ 南侧二层悬挑处 ? 赵强
NO.5
光影绿意,智慧空间
建筑内部围绕中庭组织空间序列。通透的天窗引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中庭周边的玻璃隔断实现灵活分隔与空间联通,使各层能单独使用,降低空调能耗。
△ 二层入口大厅室内 ? 章鱼见筑
△ 二层入口大厅室内 ? 赵强
三层及以上各层设置屋面绿化,构筑散布在各功能区之间的丰富内部景观。行走于其间,书香萦绕身畔,绿意盈满眼帘,光影婆娑流淌——这“悬廊渡书舟,方寸藏天地”的意境,交融在光、书、绿交融的空间里。
△ 鸟瞰图书馆内院 ? 章鱼见筑
NO.6
结语
嘉兴大学图书信息中心,作为匠心与红色文脉的碰撞,以“书阁”之形泊于南湖之滨,以“悬廊”之态渡向知识瀚海。以图书信息中心为重要建筑的新校区的启用,让嘉兴大学梁林一期、二期形成一个整体校区,使得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质的跨越,为学校建设有特色、善创新的一流应用型综合性大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嘉兴大学图书信息中心
建设单位 : 嘉兴大学
建设地点:浙江省嘉兴市
建筑设计: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UAD)
工程负责人: 黎冰
设计总负责人: 杨易栋
建筑设计 : 滕美芳、徐若峰、骆靖巍、张衡
结构设计 : 徐铨彪、张明山、樊启广、李本悦
给排水 设计 : 龚增荣、黄正杰
暖通设计 : 曹志刚、吴剑平
电气设计 : 董绍兵、崔浩
智能化设计 : 杨国忠、林华
幕墙 设计 : 香春、王继民
施工单位 : 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摄影 : 赵强、章鱼见筑
供稿单位: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0人已收藏
2人已打赏
免费6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21.09 万条内容 · 292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广州“扉行器”无界社区3.0实践探索前传 2012年,我们正式把工作室命名为扉建筑,并搬到一处约300平方的空间开始了“无界社区”的1.0版。从此便开始心心念念要建立一个真把美术馆和工作室合二为一的社区。2016年,我们在广州番禺区寻得紫坭糖厂,携手艺术家与设计师朋友共同打造了2.0版的无界社区——紫泥十二门。然而由于规划的种种限制,我们最终未能实现联合工作室的愿望。直到2022年秋,我们终于在海珠同创汇找到了可能性,这里丰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为设计团队探索如何营造公共空间,连接人与自然、人与人供了多样性的实验性场景,为无界社区 3.0 实践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看起来蛮好看的!外行人
回复 举报
学习了嘉兴大学图书信息中心建筑设计理念-----红船新泊,多谢了。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