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管招投标”改革,旨在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构建全流程自动化评标系统,减少人为干预,预防腐败,优化营商环境。
“机器管招投标”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发明者把“机器管招投标”吹捧为深化招标投标领域改革的重大举措,我感觉有些让人啼笑皆非。把违反《招标投标法》当作深化改革,把评审这一极具智慧性的人类活动变成了计算机系统控制的刻板的模块与程序,这不是进步而是退化。
以小米 SU7 标准版为例,外形来源于法拉利 Purosangue ,驱动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来自宁德时代和汇川技术,电气电子系统来自电工合金,空气悬架来自拓普,轮胎压力监测系统来自保隆科技,玻璃来自福耀集团,座舱域控和液晶仪表来自德赛西威等等,整个车就一个组装品,仅仅是安装了环视、摄像头等来自欧菲光的所谓人工智能设备,就称为智能辅助驾驶。
直到日前 3 名女大学生因过度依赖智能辅助驾驶在安徽高速上撞车起火被活活烧死,社会才知道所谓智能辅助驾驶不过是内行忽悠外行的托词。一些简单的基本常识我们都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在资本的裹挟下,我们的时代已经被所谓的人工智能弄成了集体脑残。明明知道人工智能不过是利用人类已经形成的信息,通过计算机系统模拟、扩展和辅助人类完成某项任务,机器人不过是应用人工智能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任务。根本不是智慧,而是对人类智慧的机械模仿。
智慧是什么?是人类为了实现预定目标而运用已有信息解决特定问题的创新思维。创新是智慧的灵魂,没有创新就不是智慧。人类因发明了工具而走向文明,而当下却反其道而行之,要求人类服从工具管理,难道不感觉到有些悲哀?
当科技成为噱头,智慧是否已被我们悄然放弃?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造价成本管理
返回版块1.33 万条内容 · 315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招投标负面清单:28项、138条!我国负面清单制度起源于国际贸易和投资领域,后逐渐扩展到包括外商投资准入监管在内的多个方面,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2015年以来,国家层面发布了不少负面清单,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于2016年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草案(试点版)》,于2018年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于2020年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于2022年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