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麻面——混凝土的"皮肤病"
现象 :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出现绿豆大小的凹坑,像月球表面一样粗糙,但钢筋未暴露。
致命诱因 :
模板清洁不到位
振捣手法错误
模板处理三步骤
脱模剂黑科技
对于非装饰面,采用"同配比砂浆修补法":
凿除松散颗粒→高压水枪冲洗→保持湿润24小时 用原混凝土配合比的水泥砂浆(掺108胶水)分三次抹压 覆盖塑料薄膜养护7天
2. 蜂窝——混凝土的"骨质疏松"
典型案例 :某项目剪力墙根部出现碗口大的空洞,检测发现强度不足C15!
关键控制点 :
级配控制
浇筑手法
深度<30mm
深度>50mm
3. 孔洞——结构安全的"定时炸弹"
血泪教训 :某厂房顶板孔洞未处理,三年后钢筋锈蚀导致垮塌!
核心防控措施 :
钢筋密集区
施工缝处理
MERMAID 复制 graph T
A [开槽] --> B [埋设注浆管]
B --> C [封堵表面]
C --> D [压力注浆]
D --> E [超声波检测]
1. 电渣压力焊的"死亡弯折"
现场实测数据 :不合格接头中80%存在>4°的弯折!
保命操作要点 :
对中神器
电流秘籍
2. 直螺纹连接的"致命滑丝"
2024年新规 :必须100%做拧紧扭矩检测!
实操口诀 :
"一量二拧三标记"
3. 钢筋位移的"多米诺效应"
创新工法 :三维定位架+智能报警系统
1. 塑性裂缝的"黄金4小时"
最佳干预时间 :浇筑完成后90-240分钟
终极解决方案 :
2. 温度裂缝的"数字孪生"
智慧工地方案 :
材料入场
过程验收
成品保护
本文依据GB50666-20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编写,所有数据均来自央企重点项目实测实量数据库。建议收藏本文,转发给项目团队,下次工地例会重点讨论!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施工
返回版块65.91 万条内容 · 1615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钢结构坍塌,3人死亡!3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此前,无锡市应急管理局公布了《无锡宜兴市创信橡塑新型材料有限公司钢结构厂房建设工程“3·8”较大坍塌事故调查报告》。 2024 年 3 月 8 日 14 时 50 分许,位于宜兴市新街街道归径社区的宜兴市创信橡塑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钢结构车间工地发生一起坍塌事故,造成 3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 446.8 万元 。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