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杭州武林美术馆 / 筑境设计

杭州武林美术馆 / 筑境设计

发布于:2025-04-14 17:00:14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来源:CA当代建筑

|

作者:王幼芬 祝狄烽

[复制转发]

 
 

鸟瞰

杭州武林美术馆是一座集艺术展览和文化产业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位于杭州市拱墅区新天地综合体南部,周边建筑较为密集且功能多样,多为办公建筑、商业建筑和住宅。在这样一处与城市生活紧密关联的场地中,设计期望新建建筑与周边环境形成友好的对话和互动关系,进而创造一座焕发城市活力的美术馆。  

与周边环境形成友好互动 关系的美术馆  

南侧局部  
1 生发于环境的布局  
场地呈不规则狭长形,东西宽约60 m,南北长约240 m,其 西、北两侧均为高层办公建筑,南端为幼儿园,西南角规划为 城市公园。因此,设计考虑将大体量的建筑主体靠北侧布置, 从而与周边的高层建筑组群形成空间上的照应关系;同时降低 南部建筑高度,减弱其体量,并结合开放式的街边庭院和社区 服务中心,营造出一处尺度宜人、与南端幼儿园及一旁城市公 园有良好对话关系的街边日常活动场所。  

东侧界面
 

立面细部
 
2 公共性和日常性  
美术馆艺术空间的面积占地上建筑面积的三分之一,它是 建筑的主体,也是最吸引人的空间场所。然而,受展览频次、 开放时间、布展等因素的限制,艺术空间的使用频率较低, 与城市日常活动的交互频率也相对较低。相反,占地上建筑 面积三分之二的文化产业空间和社区服务中心等,关联着日 常通勤、服务和交往等功能,与城市日常活动的交互频率相对 较高。  

基于此,设计将艺术空间置于建筑的高区,悬浮于城市之 上,使其相对独立。观展人员可通过底层入口大厅,经垂直电 梯便捷地升至高区的展览空间。这样的布局既切合目的性较强 的参观人群的行为特点,又凸显了美术馆的主体地位。文化产 业、社区服务等与城市交互频率较高的场所被置于建筑低区, 贴近街道,并于底层融入部分商业。这些空间组织自由,构成 灵活,可适应未来多种变化。而联系高、低区之间的空中庭园 内部设有文创、餐厅等配套功能,便于使用者在此交流。此 外,公众可通过南端独立的电梯厅直达开放的空中庭园,这为 激发美术馆的活力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西侧文创入口

雕塑广场

3 环境友好  
无论是面对城市街道,还是住区,营造宜人、友好的场所 环境是设计的重要方向。美术馆贴近城市主要街道,其界面虚 实有序、尺度宜人。设计结合街道,沿西侧设置了宜人的沿街 景观步行空间,并结合城市街角空间、社区活动场地及幼儿园 接送场所,于其南、北两端设置了小型的街角公园,供人们停 留与交往。  

此外,设计以虚实相间的小尺度体块和空透的空中庭园, 使项目贴近街道和住区。空中庭园在为人们提供交往场所的同 时,因其通透、开放的特点,有效降低了美术馆主体给东侧居 住区带来的压迫感,为相邻的居住区和街道带去了清风、绿意 和畅朗的感受。

内院  

空中庭园
 
4 绿色节能  
建筑受场地限制,呈东西向布局。因此,在满足室内空间 光照需求的同时,设计也充分考虑了西晒面的节能需求。设计 结合建筑竖向分区采取以下策略:低区错叠悬挑的小尺度体 块,一方面因其产生的阴影具有较好的遮阳效果,另一方面因 其外立面覆盖的竖向格栅和彩釉Low-E 玻璃,有效遮挡了阳光 的直射;高区的展览空间采用双层呼吸式幕墙,外层采用彩釉 Low-E玻璃,内层采用“U”形玻璃,两层玻璃间为1 200 mm宽 的通风空腔,空腔内热空气通过顶部通风格栅带走大量热量, 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室内“U”形玻璃表面的温度也远低于室外 温度,有效降低了空调负荷。另外,层层叠叠的绿化屋面在建 筑节能和助益海绵城市建设方面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低区街道活力层
 

中区空中庭园层
 

高区艺术空间层

剖透视

5 呈现风景  
美术馆独特的空间架构明确地表达了建筑的不同功能空间 与城市的对话关系,呈现出上部单纯宁静、下部丰富活跃、中 部通透友好的场所样态。这些场所与城市中的各类人群、各样 活动相互关联,呈现出日常公共生活丰富多样的人文风景。  

西侧展廊

展廊端部侧厅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六层平面图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  杭州武林美术馆
业  主  |  杭州市拱墅区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跨贸小镇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    杭州市拱墅区  
设计单位  |    筑境设计
设计总负责  |   王幼芬
建筑专业    |     王幼芬,祝狄烽,孙铭,胡泊,陈立国,李嘉蓉,骆晓怡,纪圣霖,江丽华,   宋子雨,岳凯,王菁蔓
结构专业    |     杨旭晨,朱伟,张新英,丁汉杰,吕岩,赵友清  
暖通专业  |       何佩峰,潘军,王瑞兵  
电气专业  |   李鹏展,王潇,杨桦
给排水专业    |     沈丹群,杨迎春,纪殿格,卢旦  
弱电专业  |       朱鹏  
幕墙专业  |   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景观专业    |   TOPOS拓柏景观
内装专业  |   杭州典尚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照明专业  |   上海麦索照明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标识专业  |   北京飞瑞肯拓广告有限公司

用地面积    |   14 866 ㎡
建筑面积  |   48 905 ㎡
建筑层数  |   地上7层,地下2层
设计时间    |   2018年
建成时间    |   2023年
图纸版权    |   筑境设计
摄  影    |   文沛
撰  文    |   王幼芬 筑境设计总建筑师
祝狄烽 筑境设计主任工程师

  • xitaihou
    xitaihou 沙发

    谢谢楼主分享

    2025-04-15 16:14:15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1.08 万条内容 · 29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综合体+高层办公建筑设计:加拿大 T3 Bayside/案例

设计:   3XN T3 Bayside是多伦多安大略湖畔新的多功能社区Bayside的一座开创性的木制办公楼,高42米,面积   23000㎡,是北美最高的木制办公大楼。 项目在附近占据重要地位,旨在加强现有的总体规划,并将以前的工业海岸线改造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目的地。该建筑围绕一个公共广场布置,是通往海湾开发区的欢迎行人通道,将游客吸引到现场,并将其与附近的公园和远处的海滨长廊连接起来。街道上的零售和咖啡馆单元将创造一个活动中心,使广场成为游客、工人和居民共享的自然聚会场所和热闹的社交空间。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