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顿氧化工艺要点及关键参数分析
一、芬顿试剂投加比例计算
芬顿反应通过H?O?与Fe?+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羟基自由基(·OH),其投加比例需根据COD浓度精确计算。以某制药废水去除COD=200mg/L为例,计算过程如下:
1.双氧水理论用量:按H?O?:COD=1:1(质量比),H?O?投加量=200mg/L×1=200mg/L。实际应用中考虑反应效率,需增加20%安全系数,即200×1.2=240mg/L。
2.硫酸亚铁投加量:按Fe2+:H?O?摩尔比1:3计算。
H?O?摩尔数=240mg/L÷34g/mol=7.06×10??mol/L
Fe?+摩尔数=7.06×10??÷3≈2.35×10??mol/L
FeSO?·7H?O质量=2.35×10??mol/L×278g/mol=653mg/L
实际投加量需根据Fe2+纯度调整,若FeSO?含量为98%,则需653÷0.98≈666mg/L。
3.动态调节:当废水中还原性物质(如S??)浓度升高至50mg/L时,H?O?需额外消耗量为50×(34/32)=53.1mg/L(按S??与H?O?摩尔比1:1),总投加量需增至240+53.1=293.1mg/L,硫酸亚铁同步调整至793mg/L(按1:3摩尔比)。
二、投药顺序
1.pH调控阶段:初始pH需调节至3.5-4.0,加酸量计算:若原水pH=6.0,调节至3.5需H?SO?投加量=10-3.5-10-6≈0.3mmol/L,即29.4mg/L(98%浓硫酸)。
2.药剂投加顺序:
FeSO?先于H?O?投加:确保Fe2+充分溶解,避免H?O?过早分解(反应式:Fe2++ H?O? →Fe3+ + ·OH + OH?)。
3.PAM后置投加:反应结束后加碱至pH=7-8,Fe3+生成Fe(OH)?胶体(反应式:Fe3+ + 3OH? →Fe(OH)?↓),投加2mg/L阴离子PAM可提升絮凝效率至95%以上。
三、异常显色问题
1.pH<2.5时,Fe?+无法水解,以[Fe(H?O)?]?+形式存在(λ_max=480nm,显红色)。某案例显示,pH=2.0时出水色度达200倍,调节至pH=3.5后降至20倍。
2.Fe?+过量:投加量>800mg/L时,残余Fe?+氧化不完全,与S?-生成FeS(黑色沉淀)。
四、泡沫控制
1.泡沫产生机理:双氧水分解速率过快(k=0.1-0.3min??)时,O?释放量Q=Δ[H?O?]/Δt×22.4L/mol。当Q>5L/min·m?时,夹带SS形成稳定泡沫。
2.消泡剂优选:硅氧烷类消泡剂(投加量10-20mg/L)可降低表面张力至40mN/m以下,泡沫半衰期从30min缩短至2min。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43 万条内容 · 145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池塘中的氨氮及其控制策略池塘中的氨氮及其控制策略 一、氨氮的定义与化学形态 氨氮是水体中以游离氨(NH?)和铵离子(NH??)形式存在的氮类化合物总称,是水产养殖中最常见的有害物质之一。鱼类、虾蟹粪便及有机物分解是其主要来源,其中游离氨(NH?)毒性显著高于铵离子(NH??)。 二、氨氮过高的危害 1.生理毒性 (1)鳃组织损伤:NH?通过鳃进入血液后,直接溶解表皮细胞,破坏鳃丝结构,降低氧气交换效率,引发窒息。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芬顿试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