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结构资料库 \ 优化方案比选之筏板高低处做法介绍

优化方案比选之筏板高低处做法介绍

发布于:2025-03-07 16:47:07 来自:建筑结构/结构资料库 [复制转发]

近些年来,随着地下室面积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多,地下室筏板高差变化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地下室筏板高差变化处做法如何选择更为经济实用。今天我们针对三种常见的地下室筏板高差变化处做法,来进行一番经济性比较。





方案一:直壁+砖胎膜







方案二:直壁+混凝土







方案三:底板60度放坡




如上图所示,一般常见的筏板高差处做法大概为三种。其中直壁+砖胎膜做法一般适用于高差较小的情况(一般为高差小于60cm)。其余两种适用范围更广。


首先,我们按照一般普通单层地下室400mm厚筏板,0.15%最小配筋率进行配筋,底板及侧壁(或放坡处)配筋按C10@125进行设置。然后按不同的高差分别进行造价测算。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方案三(底板60度放坡)的综合造价相对其余两种是最高的。而方案一(直壁+砖胎膜)与方案二(直壁+混凝土填充)在造价上差距不大。在方案一(直壁+砖胎膜)适用的60cm高差范围,两者造价差距约35元/米。看似方案一是最为经济的方式。


然而,上面表格所显示的仅仅只是材料价格的对比。但在施工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其他一些成本的投入。


实际施工时,方案一的施工步骤应该是如下的:


1

先在场地进行开挖


2

而后进行垂直砖胎膜的砌筑


3

砌筑完成之后,还需要将土体回填、平整,以方便做高处筏板的下垫层


对比直壁+混凝土填充方式,多了人工砌筑与回填这两个步骤,人工成本与时间成本高出了不少。实际施工时所耗费的施工成本不但远大于方案二(直壁+混凝土填充),甚至比方案三(底板60度放坡)更大。


而成本优化不应只局限与材料成本,更应综合考虑人力以及工期成本。


综上所示,底板高差处结构处理方式,我司认为直壁+砖胎膜形式看似造价更低,但在施工中却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工及时间。而方案二(直壁+混凝土填充)方式才是最优解。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aceyu123456
    aceyu123456 沙发

    谢谢楼主分享的资料。

    2025-03-15 09:15:15

    回复 举报
    赞同0
  • a小瓶盖
    a小瓶盖 板凳

    谢谢楼主分享!

    2025-03-08 22:02:08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结构资料库

返回版块

41.24 万条内容 · 40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广州市院郑峰:项目案例解析!全维度数字化设计体系的应用

本文来源:建筑结构(ID:buildingstructure) 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数智化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郑峰 在“  第七届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发展技术交流会  ”上作了题为《全维度数字化设计体系的应用:赋能机场安置区三期龙口-小布项目的高质量实现》的精彩报告,现分享给大家。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全维度数字化设计体系,项目应用,总结与展望。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