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工程造价 \ 造价成本管理 \ 逐条分析并解读2024版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标准

逐条分析并解读2024版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标准

发布于:2025-01-24 10:14:24 来自:工程造价/造价成本管理

来源:澜晨讲造价

|

作者:澜晨讲造价

[复制转发]


标准性质与适用范围

  • 性质转变:从强制性标准转为推荐性标准,即 GB/T50856-2024。这一变化赋予了工程参与方更大的灵活性,使其能够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需求,自主选择是否采纳本标准。例如,对于一些特殊的、专业性较强的安装工程项目,若有更适合的企业标准或行业特定标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可以在满足工程质量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选择不采用本标准,而采用其他标准或自行制定的标准,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项目的个性化需求。

  • 适用范围明确: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通用安装工程,涵盖电气、管道、通风空调、消防、给排水、采暖、燃气、刷油、防腐蚀、绝热等多个专业领域,包括工业、民用及公共建筑等各类工程。这使得标准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无论是大型工业厂房的复杂安装工程,还是普通民用住宅的简单安装工程,都可以依据本标准进行工程量的计算,为各类安装工程提供了统一的计量规范。

附录内容

  • 附录数量扩充与优化:附录数量从原有的 13 个扩展至 14 个,新增了 “附录 N 其他及附属工程”。这一变化反映了现代建筑工程日益多样化的需求,针对智能建筑和绿色建筑中出现的大量新设备及工程,提供了详尽的计算规则和指导。例如,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建筑中的弱电系统、智能安防系统、智能家居系统等日益复杂,新增的附录 N 可以为这些新兴的安装工程提供准确的工程量计算依据,大大提升了标准的适用性与灵活性。

  • 项目调整:对各附录下的子项进行了调整,删除了被淘汰施工工艺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如一些过时的管道连接方式或已不再使用的电气设备安装项目等;同时增加了部分与现行设计、施工工艺相对应的清单项目,如地源热泵、雨水收集系统等符合现代施工需要的项目。这确保了标准能够与时俱进,与当前的工程实践紧密结合,避免了因标准滞后而导致的计量不准确或无法计量的问题。

项目特征描述

  • 精准修订:删除了与设计文件无关的内容,转而聚焦于项目的规格、型号、安装方式、技术参数等关键特征。例如,以配电箱的安装为例,新标准削除了生产厂家及品牌等信息,转而聚焦于配电箱的规格、安装方式等具体特征。这一改变使得项目描述更为明确,减少了不必要的计价争议,为工程造价的精准控制打下了坚实基础。在编制工程量清单和进行工程计价时,各方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项目的具体要求,避免因对项目特征的理解不一致而产生的纠纷和争议。

计量单位与计算规则

  • 精细化更新:在多个专业工程领域对计量单位和计算规则进行了优化。如在通风空调工程领域,明确规定风管工程量应根据设计图示的内径进行展开面积计算,并考虑管件长度;在电缆敷设领域,对电缆长度的计算精度要求有了显著提高,规定应按设计图示长度加上预留长度计算,预留长度的取值也更加明确。这些变化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材料使用量和施工工作量,为工程预算、结算提供了更为科学、准确的依据,有利于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工作内容规定

  • 明确细化:为各类安装工程的主要施工工序制定了具体的步骤和要求。例如,在给排水管道安装方面,新标准明确规定了钢管的焊接工艺、塑料管的热熔连接等具体的安装方法和质量要求;在电气设备安装中,对电缆的敷设、接线、绝缘测试等工作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这种明确性有助于提升施工队伍的操作标准,使施工人员清楚了解每个项目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质量标准,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同时也便于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措施项目调整

  • 创新性变革:对部分措施项目的计算规则进行了修订,一些大的设备吊装费用等采用按项计算的方式,综合考虑了多个因素,如设备的重量、吊装高度、吊装难度等。这种计算方式更加灵活,能够更好地反映实际施工中措施项目的成本,有助于提升施工单位的管理能力,促使其根据具体项目情况合理制定措施项目的规划和费用预算,避免了因措施项目费用计算不合理而导致的工程成本失控或施工安全风险。

与其他标准协同性

  • 协同性增强:注重与其它相关标准的衔接,如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等对接。这确保了各类工程在不同环节之间的协调性大幅增强,提高了电气设备安装、给排水管道安装等在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效率和准确性,避免了因不同标准之间的不一致而导致的工程冲突和重复工作,有利于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新技术与新工艺考量

  • 前瞻性体现:内涵针对智能家居、光伏系统等新兴技术的计算规则,以适应行业未来的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安装工程中的新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智能照明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新标准及时纳入这些新技术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为工程计量提供了依据,使得在面对新的安装工程技术时,能够准确计算工程量和工程造价,推动了建筑安装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风险分担与责任界定

  • 明晰化处理:针对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化等带来的责任界定进行了明确,各方的责任、义务和费用计算方式被细化。例如,在发生设计变更时,明确规定了变更部分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和费用调整原则,以及由谁承担因变更导致的费用增加或减少等责任。这有助于减少工程结算中的纠纷,维护各方权益,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分担更加合理、公平,避免了因责任不清而导致的争议和扯皮现象。

环保与节能要求

  • 深度融入:强调环保和节能,新增了雨水收集系统等应用领域的计算规范,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实施以及行业整体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型。在当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建筑安装工程也需要积极响应环保和节能要求。通过在标准中明确雨水收集系统等环保节能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鼓励和引导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中采用环保节能的技术和设备,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计算精度与数据要求

  • 显著提升:对工程量计算精度的要求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材料和设备的计量,要求更加准确。如在电缆敷设领域,精细的计算规定为工程预算和结算提供了科学依据,避免了因计算精度不足而导致的工程量偏差和工程造价失控等问题。同时,标准也对工程量计算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和保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便于后续的审核和追溯。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造价成本管理

返回版块

1.24 万条内容 · 29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市政工程工程量计算标准》GB/T50857-2024关键性条文深度分析与解读

  引言 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支撑,其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与科学性至关重要。《市政工程工程量计算标准》GB/T50857-2024的发布,为该领域的工程量计算提供了权威性的规范指引,其中的关键性条文更是蕴含着深刻的行业智慧与实践经验,我们深入探究与解读。 一、标准的基石——适用范围与总体要求条文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