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固废处理 \ 低价之争、低质之痛:环保产业的“内卷式”竞争何时终结?

低价之争、低质之痛:环保产业的“内卷式”竞争何时终结?

发布于:2024-12-30 09:53:30 来自:环保工程/固废处理

来源:固废观察

|

作者:青山研究院

[复制转发]

         

         

         

         


         

         

         

         


         

         

         

         


         

         

         

         

环保是一场“治标”与“治本”的双重考验,而低价竞争则是最大的绊脚石,如果这块绊脚石不能尽早去除,那么再多的环保投入,也只会是无用功。

近年来,“内卷式竞争”成为各行业热议的话题,环保行业尤为典型。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接下来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这一政策信号直指行业中长期存在的顽疾—— 低价漩涡和低质陷阱  
在水、固、气、废等众多环保领域,企业纷纷陷入了“低价竞争”的怪圈,为了拿下项目,价格被不断压低,起初是压缩利润空间,后来是无限逼近成本。  
然而,低价中标的背后,常常是偷工减料、设备劣质和技术创新缺失,最终往往带来了质量与效益的双重折损。项目竣工后,问题不断,设备“瘫痪”,效果不达标,最终造成多输的局面。  
这种“只拿项目、不顾质量”的局面,早已成了行业的一大顽疾,最终使得大量环保设施成为粗制滥造的“摆设”,难以实现应有的环保效果和经济效益。  
这不仅是环保企业的生存之痛,更是行业的发展隐忧。低价带来了短期利益,最终却让行业陷入恶性循环。  
面对这一困局,如何从低价与低质的恶性循环中摆脱出来,已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  

 


低价漩涡:环保项目越做越“便宜”


   

环保企业圈子里常有这样的感慨:“环保项目的竞争就像一场价格角力,拼的是谁敢报得更低”,无限制的低价竞争导致环保项目越做越“便宜”。  
表面上看低价是市场化竞争的结果,但实际上,背后隐藏着的种种深层原因,把企业推向了“高投入、低利润、高风险”的死循环。  
环保行业的高速发展阶段,PPP等模式大力推行,本意是通过市场化手段提高效率、降低政府财政压力。然而,模式的不成熟也无意间引来了“低价竞争”的洪流。  
在很多项目中,“低价中标”几乎成了行业默认的规则。表面上看,这种规则能为业主单位节省预算,但现实是中标的价格往往低得离谱,最终企业不得不“量入为出”,在设计、施工、安装甚至后续运营中“省出利润”。  
例如,某东部省份的一个污水处理项目中标价比业内平均报价低了近20%,结果施工单位大尺度偷工减料,最终无法按标准交付,项目停摆,企业和业主都付出了代价。  
极端异常的低价意味着什么?首当其冲压缩利润,最终是压缩成本。行业中大量的低价中标项目,最终是以牺牲质量落地的。  
很多企业都抱着同一个念头:“先拿下项目再说,后续问题走一步看一步”。  
久而久之,环保企业陷入了一种困境:不压低价格拿不到项目,压低了价格就可能没钱赚。  
环保行业的招投标规则本应是优胜劣汰的筛子,但如今的规则,却更像一个单纯的“价格筛子”。很多地方的招投标流程,看似公正透明,实则只盯着价格,不看企业技术方案和运营能力。  
以某地的一次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招标为例,某企业报出了比行业平均价格低15%的“低价”,最终成功中标,但到了后续施工运营阶段问题频出,工程延期、焚烧效率低下、环保指标屡屡触碰红线。  
更糟糕的是,地方政府出于“面子工程”的考量,不得不追加资金进行整改。这样的事情在行业内屡见不鲜,招标单位“重价格轻质量”的风气,也进一步催生了企业的“低价投标”行为。  
在低价漩涡中,环保企业无一例外地陷入了“三无困境”:  
  • 无利润:大多数中小企业中标后几乎没有利润空间,只能靠后期服务赚取微薄的维持资金。

  • 无技术:为了压缩成本,企业削减研发费用,导致行业技术创新停滞不前。

  • 无质量:一些企业为了完成合同,甚至采用伪劣产品、缩短工期,严重影响环保工程的实际效益。

低价竞争的连锁反应是,利润越压越薄,质量越压越差,最后连整个行业都被困在低质量的牢笼中。



低质陷阱:低价竞争的惨痛代价


   

低价竞争的代价不仅仅是企业的阵痛,更是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低价带来的是多输的局面,行业因此陷入了结构性的低质陷阱。  
1、工程质量难以保障:低价往往导致更大代价  
低价竞争直接导致了工程建设的低质量,而低质量的隐患最终会反噬,往往造成更大的代价。  
典型案例1:污水处理厂“花小钱埋大雷”  
某西部省份的一个污水处理项目因报价过低,中标企业选择了低价膜材料,设备稳定性差且寿命短。不到一年,膜系统便出现大面积破损,污水处理效果远不达标,严重不达预期目标。更糟糕的是,当地政府不得不追加巨额维修费用,付出了更大的代价。这种“花小钱埋大雷”的情况并非个例,是低价项目落地后的普遍现象。  
典型案例2:垃圾填埋场变“隐形炸弹”  
一座位于西南地区的垃圾填埋场,为了节约成本,取消了地下防渗层的加固措施,直接导致渗滤液污染地下水。一旦这样的污染事故发生,后续治理成本是建设费用的数倍甚至十倍,但这一代价常常在前期投标时被业主和监管共同忽视。  
这些案例充分说明了低价竞争给工程质量带来的恶果:非但治污未能达标,反而加剧了环境污染,浪费了更多的财力和资源。  
2、创新能力被削弱:企业丧失未来竞争力  
低价竞争让企业不得不把重心放在压缩成本而非技术研发上,这对环保行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数据显示,中国环保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不足5%,远低于国际领先企业的10%-15%。当企业在低价竞争中苦苦挣扎时,哪还有余力进行技术升级和创新?  
为了拿下项目,企业削减研发经费,用成熟但低效的技术完成任务。由于缺乏技术积累,企业竞争力无法提升,只能继续依赖低价中标,由此陷入了“低价-低质”循环。  
低价竞争意味着低质量模式,进而导致中国环保行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当下国内环保行业内卷到极致而不能向海外释放产能,原因正在于此。  
3、运营阶段隐患频发:长期效果难以保障  
低价竞争的另一大代价是后期运营的麻烦不断。环保项目的本质是一个长期运营的过程,而非“一次性交付”的工程。然而,企业在压缩报价时往往只考虑前期建设成本,对后期运营的资源配置几乎无暇顾及。  
随着大量项目进入运营期,低价带来的隐患开始爆发,例如:  
  • 设备频繁故障:低价设备质量不过关,设备、仪器等质量差、能耗高,运行维护成本居高不下,增加了运营风险。
  • 存在设计缺陷:设计阶段过于草率,埋下隐患,需要后期增加“补丁工程”来补救。
  • 数据虚报、虚假达标:为了应付监管,部分企业甚至篡改监测数据,掩盖排放不达标的问题,增加了运营的风险。
  • 环保效果不可持续:短期投入换来的短期效果,无法真正实现环保目标。

某知名固废处理企业曾因低价中标一个垃圾分类和处理项目,但在运营两年后严重亏损,不得不退出运营。当地政府被迫寻找其他企业接手,项目推进大幅延期。  
4、环保宗旨的偏离:“项目不停建、污染治不住”  
环保行业的宗旨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当低价竞争成为主导,环保项目往往变成一种“表面工程”,真正的环境效益却被忽略。  
一方面,低价项目往往以完成政绩任务为优先,地方政府只求短期内项目上线,而对实际效果缺乏关注,大量的环保项目实际是在超标运行,这在历次环保督察中已经显现。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公众利益,也偏离了环保的初心。  
另一方面,环保项目效果不佳,导致公众对企业和政府的信任度下降。一些地方的“项目不停建、污染治不住”现象,严重影响了环保行业的社会形象。  

因此,低价竞争的尽头是企业无法生存,行业无法发展,环境无法改善,信任无法获取。



“低价与低质”是如何酿成的?


   

低价竞争不仅是一种表象,更是一种行业顽疾,其根源深植于政策导向、市场结构以及上下游协作的多重矛盾之中。  
1、政策导向与执行偏差:低价逻辑的“温床”  
环保行业的低价竞争,首先与政策导向密不可分。近年来,政府为了在财政压力下快速推动环保项目建设,往往更倾向于选择报价最低的企业,这种“价格优先”的制度设计,直接引导了企业的低价投标行为。  
从政府角度看,最低价中标的逻辑是简单直接的:低成本意味着财政支出少,短期内政绩显著。然而,这一制度并未充分考虑环保项目的特殊性。环保项目需要长期的高质量运营才能实现真正的环境效益,而“低价中标”往往导致短期效益掩盖长期风险。  
一些地方政府甚至默认“低价抢工,后期整改”的操作,因为这样既能完成项目,又能避免一次性高支出,至于整改资金,可以“以后再说”。这种短视的政绩考核模式,进一步固化了低价逻辑。  
2、行业结构失衡:大小企业的“价格博弈”  
低价与低质的循环,也与行业结构密切相关。目前国内的环保企业呈现“金字塔型”结构分布:顶部是少数资金雄厚、资源集中的巨头企业;中部是一些有技术基础、但缺乏资本的中型企业;底部则是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这种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低价竞争。  
小微企业的“生存战”  
对于大量小微企业来说,低价中标往往是主要的生存手段。在环保行业的蛋糕有限的情况下,小企业很难在技术和服务上与大企业抗衡,唯有靠“报低价”抢单。然而,中标后他们面临的是微薄的利润甚至亏损,最终只能通过降低质量、减少投入来勉强完成项目。这不仅加剧了项目质量的下滑,也让整个行业的价格底线一降再降。  
巨头企业的“降维打击”  
另一方面,大企业为了维持市场份额,也不得不加入价格战。虽然大型企业在资金和技术上具备优势,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它们的高端技术和服务反而难以获得应有的价值,长期陷入“低价走量”的局面,抑制了行业整体的技术升级。  
行业集中度过低的“混战”  
低价逻辑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行业集中度过低,导致市场竞争过于分散。根据相关数据,中国环保行业的CR10(前十企业市场占有率)不足30%,而欧美发达国家的环保行业CR10普遍在50%以上。分散的市场结构使得竞争趋于无序,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不得不通过价格战进行“内卷”。  
3、产业链上下游的零和博弈  
低价逻辑不仅困扰环保企业,也在整个产业链中形成了“上下游分裂”的局面。上游设备供应商、技术开发商与下游运营商之间的矛盾,使得产业链协作难以形成合力。  
在低价环境下,下游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往往对上游供应商进行“压价”。这直接导致设备供应商和技术开发商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只能提供更低成本的产品或服务。  
而上游的低质供应,最终又影响了下游企业的项目执行效果。结果是,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在“互相欺压”,却没有一个环节能实现质量的提升。  
小结:低价与低质的顽疾——多方博弈的综合症  
归根结底,低价与低质的顽疾是政策、市场、产业链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政策过于强调价格而忽视质量,为低价竞争提供了“土壤”;市场结构失衡加剧了价格战,让企业被迫牺牲质量换取生存;产业链协作的缺失则让质量问题雪上加霜,形成了“低质循环”。  

因此,要解决这一顽疾,需要政策引导、市场优化和产业链协作的系统性改革。只有这样,环保行业才能从“低价恶性循环”中走出来,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



如何摆脱低价漩涡和低质陷阱?


   

环保行业是一场“治标”与“治本”的双重考验,而低价竞争则是最大的绊脚石,如果这块绊脚石不能尽早去除,那么再多的环保投入,也只会是无用功。  
环保行业要想跳出“低价漩涡”,摆脱“低质之痛”,需要政策、市场、企业共同发力。  
1、优化政策与监管机制  
低价竞争的核心原因之一是政策导向。改进招投标机制,减少“价格优先”的权重,增加质量和技术评估指标,是扭转局面的关键。  
招投标需设定科学的标准,降低“最低价中标”的权重,更多关注质量和技术指标,从“价格优先”向“质量优先”转变。引入“综合评标法”,综合评估企业的技术能力、运营经验和报价合理性。  
例如,江苏省部分地区试点的综合评标法中,技术指标和服务能力的权重占比超过50%,显著提高了项目的整体质量。  
除了招投标改革,还需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力度。从项目设计、施工到运营的每个环节,都应建立严格的质量审核和责任追溯机制。一旦发现企业因低价行为导致质量问题,应加大惩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  
2、提升行业集中度、鼓励技术创新  
低价竞争的另一个深层次原因是行业集中度低、竞争过于分散。通过鼓励兼并重组、推动技术门槛提升,行业将更容易摆脱“内卷”困局。  
行业集中度低导致企业间恶性竞争,抑制了技术进步。提高行业集中度,鼓励大中型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形成更高集中度的竞争格局。  
技术是环保行业摆脱低价竞争的根本途径。政策层面加大对专精企业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建立科技创新奖励机制,推动新技术、新模式的落地。  
3 企业应对:“硬抗”还是“突围”  
在低价竞争的泥潭中,有些企业选择“硬抗”,靠大规模项目拉高总收入;有些企业则尝试“突围”,试图以创新和服务取胜。  
硬抗者的风险:大企业由于资金链相对稳定,往往会通过压缩成本和规模扩张硬撑市场份额。然而,这种方式也有风险,一旦遇到宏观经济下行,现金流吃紧,企业也难以承受持续亏损。  

突围者的希望:一些专注于细分领域的环保企业,开始从单纯追求低价转向提供更优质解决方案。虽然这些企业短期内市场份额有限,但从长远看,这种模式更具可持续性。



摆脱内卷式竞争才能迈向高质量


   

摆脱低价漩涡和低质困局,是中国环保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接下来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可见国家层面开始重视并着手解决低质量内卷问题。  
未来的环保市场,拼的不是价格,而是技术、质量和责任,只有这样,行业才能走出恶性循环,实现长久的健康发展。  
低价竞争看似为环保企业带来了生存机会,但实际上,它让行业陷入了一个“质量滑坡、创新停滞、信任丧失”的恶性循环。  
摆脱低质之痛,不仅需要企业的主动突破,更需要政策、市场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只有从“低价”走向“高质”,中国环保行业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履行保护生态的使命。  
当前正处在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企业信心需要重建。环保企业的信心重建,消除低价竞争是关键。     
来源 | 青山产业评论
作者 | 青山研究院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tumux_29064
    tumux_29064 沙发
    我觉得低价之争和低质之痛是当前环保产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这种“内卷式”竞争可能导致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采用劣质材料或简化施工工艺,从而影响工程质量和环保效果。这不仅对业主和社会造成了损失,也不利于整个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我觉得应该加强行业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避免恶性竞争。同时,企业也应该注重自身的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而不是仅仅依靠低价来获取订单。另外,政府和社会也应该加强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和引导,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5-01-15 14:25:15

    回复 举报
    赞同0
  • yj蓝天
    yj蓝天 板凳

    资料不错,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2024-12-31 07:41:31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固废处理

返回版块

8767 条内容 · 18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广东省肇庆市:以动力电池、电器电子产品和汽车制造等行业为重点 促进工业固废资源利用提质增效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部署,按照《“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环固体〔2021〕114号)要求及2023年广东省“无废城市”推进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继续促进城市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高质量持续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在《肇庆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肇府办函〔2022〕54号)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