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安全的挑战与日俱增,建立更加有效的气候治理系统和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为应对全球气候挑战,我国明确提出“双碳”战略目标,即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统筹推进经济发展与绿色转型。
城市是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最主要的场所,根据相关研究,70%以上的碳排放来自城市,其中工业、建筑、交通是能源消费的三大领域。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工业能耗占比将持续下降,建筑和交通领域的碳排放有可能因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及城镇化发展而进一步增加。当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中后期阶段,城镇化重点逐渐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城市更新将取代过去大规模的新城建设,成为城镇化下半场的“主角”,也将成为影响城市“双碳”进程的关键性变量因素。
1 传统城市更新引发的“非低碳化”现象
城市更新作为调控存量空间资源的一种政策工具与治理手段,对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社区建设运营、建筑全过程利用等方面产生直接作用,从而影响地区的碳汇及碳排结果。过去,以大规模居住区改造、“三旧”改造为代表的大拆大建式的城市更新在带来经济增长及城市形象改善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非低碳化”现象,增加了社会的碳成本。
从城市层面看,传统城市更新的“非低碳化”现象体现在3个方面:①碳汇端。由于受开发利益驱使,更新过程对城市自然山水及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引发城市碳汇规模的大幅下降。②空间供给端。在更新过程中,由于对空间资源的再分配有失公平,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缺失,引发空间供给端的“非低碳”问题。③消费需求端。更新后导致产城不融合及“大马路大街区”等问题,改变人的交通出行及生活方式,间接引发消费需求端的“非低碳”问题。
从社区层面看,传统城市更新的“非低碳化”现象集中体现在建筑拆除和建造、社区运行与维护、交通出行三大领域:①建筑拆除和建造过程会产生大量碳排放。相关研究通过对比拆除重建与综合整治两类更新模式,发现碳排放差异主要产生于拆除和建造环节,尤其是建筑拆除和建造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需要经过转移、处理,额外增加了大量碳排放。据统计,深圳在“十三五”期间拆除重建类更新的碳排放量相当于7000 km 2 的森林的碳汇。②大拆大建催生的大量高层社区普遍存在高耗能问题。其中,电梯运行与超高层供水是两大电力消耗领域,根据相关研究,超高层住宅相较于普通高层住宅额外增加的供水耗电量约为2400千瓦时/年。③城中村的拆除改变了职住平衡,大量增加城市交通碳排压力。随着拆除重建的不断推进,原先位于城市中心地区的低成本居住生活空间被大量拆除,职住平衡逐渐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居民需依靠长距离机动化通勤,间接增加了交通碳排放。
从建筑使用看,建筑全过程的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超过50%。其中,碳排放在建筑材料生产阶段占比为28%,在建筑运行阶段占比为22%,在建筑施工阶段占比为1%。传统大拆大建式的城市更新未考虑建筑节能减排与能源高效利用等因素,在拆除重建过程中破坏了原有的建筑风格和肌理,并滥用高耗能建筑材料,导致建筑热环境、风环境等发生较大变化,相比原建筑额外增加了电器设备运行成本,导致更新后的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大幅增加。
2 “双碳”目标下高质量城市更新的价值转向与框架构建
2.1 高质量城市更新的价值转向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城市更新经历了政府主导下的基本民生改善、政企合作下以增长为核心的快速更新迭代、多元共治下以人为核心的高质量更新三大阶段。“十四五”期间,中央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依据新时期城市更新的政策导向,以及北京、深圳、杭州、西安等城市的更新实践情况,本文总结出“双碳”目标下高质量城市更新的三大价值转向。
2.1.1 从“大拆大建”转向“品质提升”的有机更新模式
在“双碳”目标下,城市更新要转变过去大规模拆除、大规模增建、大规模搬迁的模式,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加强修缮改造,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活力。例如,北京采取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的更新方式,开展“小空间大生活—百姓身边的微空间改造行动计划”,拓展优化群众身边的小设施微空间;杭州探索城市全要素有机更新模式,先后实施了危房改造、背街小巷改造、西湖“景中村改造”、“西湖西进”、“一纵三横”道路整治、京杭大运河保护与治理、历史街区改造等20多项重大工程,由点到面、由线到片,打造“生活品质之城”。
2.1.2 从“单一减碳”转向“多维减碳”的更新规划技术
城市更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城市更新规划设计,促进空间格局、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碳汇空间的优化组合,有利于发挥多维度减碳的耦合效应,以较低的成本实现系统高效的减碳效果。在宏观层面,应构建生态优先的城镇格局,鼓励公交导向的低碳出行,完善绿色韧性的市政基础设施等。在中观层面,应积极探索生态低碳的城市更新单元规划,通过构建碳汇网络、优化微气候、高效利用资源能源、倡导绿色交通出行等推动社区层面的绿色低碳转型。在微观层面,应在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环节中集成应用绿色建造、智慧建造、智慧运营技术,有效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能耗和碳排放总量。
2.1.3 从“政府主导”转向“多元共治”的综合治理路径
城市更新作为一种空间经营与城市治理手段,不仅应关注物质空间层面的修补,还应积极推动社会公平的实现,并从过去政府主导的一元治理向“多元共治”的综合治理路径转变。例如,北京积极推动“保护性更新”“功能性更新”“保障性更新”“社会性更新”,使城市更新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的系统工程;深圳通过控制土地无偿移交比例、保障房配建比例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和制度保障公共利益底线,并通过多元共治、共建、共享的“微更新”手段,面向住房保障、特殊人群等对象建设了福田水围柠盟公寓等一批标杆项目。
2.2 高质量城市更新框架构建
在“双碳”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导向下,应对过去以增长为核心的高碳发展路径进行转型,避免产生城市空间结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高碳“锁定”效应;应积极探索绿色低碳与品质提升有机统一的城市更新技术手段,在大幅碳减排与提高城市生活品质之间取得平衡,为高水平实现“双碳”目标发挥城市更新的作用。
本文借鉴国际经验,基于城市系统观与整体观,立足“碳—城—人”三大视角,以强化碳汇、适应气候、减缓碳排为目标,从城市治理、片区更新、社区营造3个层次构建“双碳”目标下的高质量城市更新框架,创新绿色低碳的片区更新设计,探索高品质的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形成兼顾绿色低碳与品质提升的高质量城市更新体系(图1)。
图1 “双碳”目标下的高质量城市更新框架图
3 绿色低碳的常德城市更新实践
3.1 城市治理:常德城市的绿色低碳治理之路
常德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侧,史称“川黔咽喉,云贵门户”,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的重要城市,拥有2200余年的悠久历史与得天独厚的山水环境资源。2018年10月,常德与海口、哈尔滨、银川、东营、常熟获得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同时常德还被列为国家海绵城市试点、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等。作为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常德从湿地融城、海绵示范、有机更新三大方面探索了一条适应南方丰水地区城市特点、具有常德特色的绿色低碳城市治理之路。
3.1.1 湿地融城,强化蓝绿交织的碳汇网络
在秉承“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下,常德建立了湿地公园、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小区三类湿地保护系统。现已形成津市毛里湖、桃源沅水、安乡书院洲、澧州涔槐、鼎城鸟儿洲、石门仙阳湖、汉寿息风湖、临澧道水河8处国家湿地公园,以及珊瑚湖等湿地保护小区,并对壶瓶山、乌云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有效保护。三类湿地保护系统有效提升了常德的湿地碳汇水平,城市湿地碳汇总面积提升至19万公顷,湿地率达10.44%,湿地保护率达70.15%。
常德在保护湿地的同时,注重开发湿地的生态、民生和经济价值,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生态湿地、民生湿地、经济湿地等湿地系统,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同时,常德坚持湿地融城理念,推动中心城区空间格局的优化,重点突出“山—水—湿地—田园”的环境景观特征,加强城市与蓝绿资源的融合,整体构建“依山抱水、南北湿地、东西田园”的湿地融城格局(图2)。
图2 中心城区蓝绿系统规划图
3.1.2 海绵示范,适应气候变化的水城治理模式
常德立足南方丰水地区城市的特点,切实解决城市在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方面尚存的突出问题。通过“水改”与“河湖连通”工程,打造了柳叶湖环湖景观带、穿紫河水上风光带、沅江风光带、常德诗墙、常德河街、德国风情街坊等一批海绵城市的示范性景区景点(图3),并以海绵城市建设为契机,延伸城市治污排涝体系,通过实施湿地生态补水、污染控制、生态恢复和综合整治等重大工程,解决了城乡安全饮水难题,疏通了城市内河水系,实现了城区“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的目标。
图3 中心城区重点“水改”区域分布图 。
在城市管理方面,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指导下,常德出台了《常德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等规定,完善了海绵城市的治理规范与体系,并积极推广可渗水道路、植草沟、植草砖、屋顶绿化、河岸绿地等“雨水银行”技术的应用,以适应雨洪的季节性变化特点。
3.1.3 有机更新,满足美好生活需求的城市更新
随着常德中心城区的空间演化及集聚效应的加强,老城空间破败、历史文化流失、公共空间缺失等城市病日益严重,民生问题突出。常德以人的需求为核心,推进城市修补与有机更新,通过局部城市更新,以点带面渐进式地改善城区的人居环境与提升生活品质。近年来,常德重点开展了老西门片区改造更新、城东片区(人民路、青年路、建设路沿线)提质改造、鼎城路北片区城市更新、桥南市场商圈升级、城南工业区“退二进三”、德山老城区更新改造等重点片区的城市更新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民生反响(图4)。
图4 中心城区重点更新片区分布图
其中,老西门片区改造更新是常德城市修补与有机更新的代表之作,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保障棚户的居民回迁为出发点,提出100%就地回迁的原则。该片区改造更新致力于步行街区与城市肌理的重现和织补,打造分享、开放式的多维社区;传承常德城市的水文化,通过水系改造提升老西门滨水景观带,让曾经被污水充斥的护城河得以重生;赋予城市遗址公园及街区广场生活化的意义,建设了窨子屋博物馆、酒店、丝弦剧场、钵子菜馆及城墙博物馆等一系列具有人文乡愁特色的亮点项目。
3.2 片区更新:绿色低碳的城东片区更新规划设计
城东片区位于常德主城区东部、沅江北岸,面积为11.36 km 2 。历史上作为常德城市人文的重要发源地,城东片区曾经拥有丰富的蓝绿资源,是常德湿地城市网络的重要一环,也是山、水、田、城过渡转换的枢纽节点。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建设的演变,片区的蓝绿空间被淹没,面临“融合不够,设施滞后;功能不全,活力不足;形象破旧,环境堪忧”等问题,急需进行系统的更新提质。城东片区的更新规划设计立足常德绿色低碳的城市治理目标,围绕碳汇端修复、供给端耦合、需求端引导3个方面,以蓝绿碳汇空间修复为核心,优化供给侧的空间资源组合,引导需求侧的生活方式低碳转型,实现片区的绿色更新与品质提升。
3.2.1 碳汇端修复,融入湿地城市碳汇网络
(1)融入湿地网络,提升碳汇水平。
规划前期对常德城东片区的地质、水文、生物等条件进行深入实地勘察,并通过查阅历史地图与走访老城东人,识别、梳理并修复4条连通柳叶湖湿地与芦荻山田园的生态廊道,重现片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的水城格局与肌理,实现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由40%提升到95.5%的目标,大幅提升片区碳汇水平,使其全面融入常德湿地城市碳汇网络(图5)。
图5 城东片区与区域蓝绿空间衔接示意图
(2)创新水胶囊技术,修复海绵城市。
一是以水胶囊为载体渐进修复水脉络、优化水环境。通过生态敏感性分析、低影响开发、生物风廊道分析,构建水胶囊模型,建立“雨水花园—生态公园—净水垸”三级水胶囊系统,发挥雨水滞留、过滤、吸纳与蓝绿互换功能,并以自然的方式实现雨水净化、水资源再利用,减少外部能源消耗。二是以水胶囊为线索组织蓝绿网络,增加碳汇、缓解热岛效应。对外联通蓝绿廊道,打通多条连接周边湿地的生态廊道,将外围的山水田园引入城中;对内通过构建城市、社区、坊间三级绿道系统,串联公园、游园、街旁绿地三类公园绿地,实现“300 m见绿、500 m见园”(图6)。三是以水胶囊落实海绵城市建设,集成多项低影响海绵城市技术,如下沉式绿地、浅草沟、生态调蓄塘、透水铺装等,打造海绵城市示范区。
图6 城东片区水胶囊与海绵设施规划图
3.2.2 供给端耦合,降低新旧空间转换成本
(1)产城融合,促进结构性减碳。
一是转变传统产业化与地产化开发模式,以公共资源为核心,构建“面向区域抓创新、融合周边扬优势、立足现状再升级”的产业路径,吸引智慧型创新经济、复合型都市产业、高品质公共服务业等新经济的集聚。二是叠加“功能枢纽、滨水拥江、东进通道”的多元价值,构建“一极、三心、多轴带”的开放融合结构(图7),推动片区从单一功能的老城区走向产、城、人融合的创享新城,改变过去职住分离导致的钟摆交通局面,降低片区的能耗及碳排放。
图7 城东片区规划空间结构图
(2)“留改拆”并存,兼顾效率与公平。
在深入调研社区资源、产业、人口和建设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明确产业发展、设施提质、村民安置等方面的诉求;结合改造难度及开发价值,对地块的改造方式进行量化评估,并综合划定现状保留区、提质见新区、局部拆除区、拆除重建区四类更新策略分区,避免大拆大建产生的高碳效应;借鉴深圳的更新单元规划思路,通过控制拆建比来控制空间供给总量,并以单元建立公共利益捆绑机制,将各单元的公建配套比控制在15%~55%,实现片区公共利益的统筹落实。
3.2.3 需求端引导,打造绿色低碳的人居典范
(1)完整街道,引导低碳出行。
一是借鉴国际大道公园的建设经验,对片区内重要的3条干道进行公园化、景观化改造,在改善人们从外部进入城东片区第一印象的同时,有效降低交通碳排放量。二是延续片区的“密路网、小街区”肌理,打通内部多处“毛细血管”的循环,将路网密度提升至8.75公里/平方公里,为市民提供绿色低碳的出行体验。三是以公园绿道为基础,集成林荫系统、骑行系统、人文系统,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活力绿环,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四是加强四类街道的界面导控,将城市街道塑造成安全、绿色、活力、智慧的高品质公共空间,展示多姿多彩的片区活力(图8)。
图8 城东片区完整街道提升计划示意图
(2)文化传承,倡导低碳生活。
以水绿为线索,串联文化修补节点、承载历史文化记忆,引导人与自然、历史和谐相处的低碳生活方式;以公园附属设施的形式,修复具有历史价值的城东片区“四景”—甘露寺阁、徐家大屋、沅阳诗会、黄歇春亭,并以绿环串联成链,让人们在绿色低碳的环境中感受城东片区的人文历史脉搏。
3.3 社区营造:低碳高品质的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模式
3.3.1 共建:建设高品质的滨江文化客厅
通过引导公众参与历史文化公共空间改造,打通城东片区面向沅江的观景平台,沿绿廊两侧布置文化商业设施,打造高品质的山水连城公共走廊。在此基础上,依托公共走廊上的水胶囊公园,复建历史上的沅阳书院,融合国学教育、论坛讲座、文化展演中心等功能,高品质建设滨江文化客厅。滨江文化客厅的建筑形态以常德历史上的“窨子屋”为原型,延续水庭院、小天井、通高大厅、穿斗屋架等传统建筑元素,以低能耗的方式实现自然采光和通风。在建造过程中采用拆迁保留的老旧材料及本土竹木等低碳材料,有效降低建筑能耗。
3.3.2 共治:多方参与社区微更新
常德采取共同缔造、有机更新的方式对老旧社区进行微改造,避免因大拆大建而造成的生态破坏与经济消耗,实现“低成本、低冲击”的提质增效。前期广泛开展问卷调查,共回收853份有效问卷,并深入社区走访及入屋调查,广泛听取民生诉求、精准识别问题症结。重点选取庆丰社区作为有机更新的示范,制定多方参与、共同缔造的社区更新路径:由政府主导社区内的道路及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市场主体参与社区边角地改造,建设精品绿地、农贸市场等公共空间;发动社区力量参与楼前屋后空间改造,营造特色家园景观,共同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幸福的“城东家园”。
3.3.3 共享:低碳集成水胶囊公园
常德以水胶囊为中心组织公共空间,引导社区低碳公共生活方式。高标准建设一批水胶囊公园,集成15分钟社区生活圈配套,构建“有水、有绿、有人家”的生命共同体,一举多得实现生态、生产、生活的融合共享;按照水胶囊理念建设甘露寺公园,兼顾生态调蓄、文化内涵和景观效果,修复徐家大屋和甘露寺阁,建成集生态休闲、历史教育、防灾避险等功能于一体的水胶囊公园。
4 结语
在“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城市更新的双重导向下,急需转变过去大拆大建的高碳化更新模式,探索更加绿色低碳、更加高质量的城市更新模式。2021年8月,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这反映了国家已经开始从顶层设计层面对过去大拆大建的城市更新模式进行集体反思与纠偏。本文跳出建筑、社区等单一维度的绿色低碳更新思路,将城市治理、片区更新、社区营造3个层次贯穿于城市更新的顶层设计、规划创新、实施建设全流程,探索“双碳”目标下的高质量城市更新实现路径,希望能为我国其他城市建立绿色低碳与高质量的城市更新体系提供参考。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15.37 万条内容 · 246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驻龙山游客中心一组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建筑群驻龙山自然旅游区的入口以景区入口小径轴线上的山景为标志。这条小径进入场地后一分为二:一条向山上攀爬,另外一条则缓缓向下通向两个位于较低处被树木环绕的小池塘。为了使建筑更好的适应自然场地,采用的主要的设计手法是将3000m?的基地分为五个建筑元素围绕小广场展开、排列。 这些建筑的设计语言纯粹而纤长。他们对着场地入口的一侧较低,并向着山一侧生长抬高。在其较低的一侧,以其厚重的质感与大地相接。而较高一侧,则以其翩然升起的几何形态,直达上空。提醒我们,根据中国传统,人是与天地紧密联系的,这也与道教中的天人合一的理念相契合。在弯曲的建筑之间有一种对话,体块与空地之间也存在着张力。留白的空间形成了观山的景框。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