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题是《工程企业文化建设与变革任务》。最近两年工程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关注度明显上升,为什么企业会普遍更重视文化建设?背后是行业背景的原因,即企业发展的自然过程,内外部环境共同促成了这一结果。所以想就这个话题和行业的同仁们做个分享。
今天的分享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文化建设的背景;第二部分是文化建设的内容(文化建设做什么、怎么去做);第三部分,企业文化内容建好后,一定会涉及落地执行的过程,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变革任务。
企业文化的基本作用有两点,其一是提升效率,其二是提升战斗力、竞争力。
怎么提升效率? 企业的战略定下来后,落地前一定要达成共识。 有了共识后,才能更好地去理解、执行、实施。企业文化简单来说是各项管理,包括战略管理、内部管理。各项管理背后所秉持的理念是有共识的,如果达成了共识,各种力量就能保持在同一方向,相互协同,效率就会提升。
如果把文化理念的共识再进行细分,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企业的“三观”。 像人一样,企业也有自己的“三观”,企业的使命、愿景就像是人生观;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也类似于人的价值观;在形成企业自身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等理念的时候,背后也有对商业社会、人人社会的基本认知和假设,与世界观是比较类似的。企业文化的产生是因为企业是员工组成的,正是有人的存在才会产生这样的文化现象。
第二类是具体执行层面的基本原则、导向。 文化不只是使命、愿景、价值观,还包括了一些基本的原则,比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的时候,坚持的基本认知也可以理解为是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通常都是正面的内容,比如:保持积极向上、做得更好更快等。如果员工都默认了企业的文化理念、基本原则,并且达成了共识,企业的战斗力一定会更强。 因为文化赋予员工的认同感、安全感,会使员工自发提升战斗力。 不只是各项力量保持有效协同,员工之间默契合作,还可以激发全体员工做出更好的业绩,可能是更高的财务目标,也可能是一些具体的突破,比如技术突破、管理突破等等。但在长期服务工程企业的过程中,从全球工程企业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工程企业有一流的效率、技术和产品,但是所处的行业生态不太好,同时自身的文化和理念有些滞后,影响到管理提升和现代企业建设。
(1)行业下行趋势下,提升效率、改善服务的需求
企业文化建设正当时,从内外部环境可以看出。
首先是 外部环境, 当前行业环境快速下行,去年比较明显,今年预计还会继续承压。在这种趋势下,提升企业效率、改善客户服务,是工程企业的共性要求。
从内部看, 在提升效率上,要坚持以项目为中心。在以项目为中心的理念下,可以优化职能发挥。比如说过去要求企业总部对项目组、下面的二级单位发挥管理、监督、服务的职能,但不少企业的总部可能更偏重管理,对其他职能的关注比较少。如果建设以项目为中心的文化理念,就可以把总部的职能发挥得更科学合理。这样的作用既可以在职能上进一步优化界定,还可以落实在一些管理的制度流程上。在改善服务上,比如说市场经营的理念,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就要考虑客户关注的是什么?可能是质量、进度、交付品质、服务。所以在项目履约的时候,履约的目标就不能单纯是以效率、效益、成本为最核心的目标,而是要去平衡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2)客户新需求:整合服务、装配式、数字智能、绿色低碳
还要考虑客户特定的要求,比如整合性的服务、装配式、数字智能、绿色低碳,这些既是行业趋势,也是客户的新需求。当然可能有些企业是引领的,有些是跟随的。对大企业来说,要整合引领。中小企业要尽快跟随融入,专注业务范围做 专业。另外,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创新,或是其他行业的技术集成。大企业和专业企业需要 专注创新,以便企业集成、应用或适应。
文化也是企业内在发展的要求,在内部管理方面,有两方面需要关注。
第一个是管理的系统化。 在对外的经营理念方面,比如说在梳理制度时,不少企业在单个部门内的内部制度是相互融洽的,但放在一起就不太容易,所以各部门的管理要整合。整合的时候要有统一的思路、策略或理念。
比如未来大型企业可能会有大量的专业分包,和甲方、供应商之间也会有大量合作,所以合作共赢的文化理念就很关键。中小企业则要坚持专业、专注、有品质的服务。对内的运营理念方面,比如合作共赢的时候,大型企业要以品质优先,中小企业要以效率为先。
第二个是管理的专业化。 大企业和小企业对人员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常见的人力资源管理。除了素质的高低,大型企业还关注合作、德才兼备,要求员工既有能力,同时有态度,责任担当。对中小企业来说,还会强调效率和业绩等等不同的要求。
(1)“做大”转为“做强”
在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企业会去调整自己的思路,比如普遍的把“做大”转为“做强”。“做强”体现在几点:大企业的综合实力、业绩品牌,一般企业的高效率,专业化企业的专精特新,一定会对应到不同的文化、不同价值观的要求。
(2)全面拓展转为业务聚焦
由于价值链的延伸、区域拓展、行业拓展,未来业务会相关多元化。对大型企业来说,业务相关多元化可能是个策略,但是对中小企业、大部分企业来说,未来业务要更聚焦,所以经营策略要转为专业高效,诚信可靠。第二点是商务诚信,合理的利润、稳定的报价,慢慢会成为行业越来越关注的原则。
(3)重视市场经营转为市场与成本效率并重
不管是设计院还是施工企业,市场很重要,内部的成本效率也很重要。
行业的专业性在提升,企业的专业性也在提升。因为我国的工程企业技术、产品,工程建设是全球一流的,所以主要看一下技术和产品之外可以提升的共性,可以总结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个是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专业性的提升。 过去的财务管理、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未来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有些企业强调的不再是财务,而是财经。
第二个是未来趋势, 对施工企业来说,装配式可能是一个大趋势,尤其是在房屋建筑领域。对设计院来说,BIM和数字智能会是一个大趋势。对大型企业来说,可能要做专业智囊,以及行业生态的改善。这些趋势会对工程企业提出更多的、技术更高的专业要求。
第三个是新格局,总分包与产业链的合作。 合作不只是内部,外部也要形成更好的理念,这就对管理的精细化要求更高。还有平台化、专业化,也会成为常态。
总体来说,专业性提升是个趋势,背后是对人员的要求,所以人才的重要性会更加凸显,对文化的要求也会更高。 常规要求如生态上的专业、品质、合作、诚信,人才上的专业化、职业化、以人为本等等。
我在行业内服务的时候,感觉工程企业对企业文化的普遍感觉是困惑、无从下手。
首先是不好理解,知道企业文化,但很难把企业文化是什么说清楚,也不知道为什么会产生企业文化,看书、听课、问GPT之后还是把握不准。
其次是不好处理,感觉需要去完善、调整,但不知道如何调整以及调整什么。不清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文化和制度怎么结合、文化如何发挥作用、文化的着力点是什么,文化建设停留在做价值观、编手册的层面。
在对文化做梳理和确认的时候,很自然的会把已有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做梳理,尤其是过去获得成功的文化,它可能真的是企业的文化,但是并不是写上去就是的。所以文化还要有文化确认,纸上的文化理念往往只是表象。
文化确认的 第一点就是业务特点与文化理念对比分析。 如果说业务是偏中端的、甚至是低端的,企业的文化却是追求精品,追求创新,这是不现实的。我在合作的时候发现,大部分企业的文化都有些相似性,把行业里常见的关键词收集过来,形成一个集合,百分之七八十都在这里面。但并不是说适合大企业的就适合小企业,适合小企业的也不见得适合大企业。如果说业务是顶端的,企业的文化里写要追求效益、效率,可能也不太合适。
第二点是制度的对比。 如果要强调团队合作、共同奋斗的文化,但是制度设计是针对每一个员工的,没有针对团队。尤其是一些激励机制直接激励到个人,那么团队合作的制度支撑在哪里?所以要和制度作对比。
第三点,也是最核心的,员工行为和员工理解作对照。 员工的行为、理解和企业倡导的文化高度一致的现象并不多见,大部分企业的文化现状处于散乱状态。首先就是整体文化不成型,各个亚文化也不成型。在一些有特色的职能部门,比如:财务部门、纪检部门、党权部门、人力资源等等,很容易形成亚文化。其次,个别企业有比较强的核心文化,比如说有些优秀企业强调铁军精神,并且能真正做到,员工有非常强的执行力;有些企业强调技术,在一些设计院比较明显,技术创新、创意形成了很强的亚文化;部分企业,包括央企的管理,上下级层级之间,管理的条线性非常强,亚文化明显,但是横向的协作就不是很好。最后,建立系统而健全文化体系的企业少之又少。
不是所有文化建设都是宏观的,有些文化在建设的时候也有很具体的要求,不单是要关注内部,还要适应外部的行业形势。 比如说行业不是周期性的、是趋势性的,企业的愿景就需要重新思考,核心价值观也要重新梳理。如果是区域骨干企业或者定位是区域骨干企业,就要服务区域的发展。比如在西南、西北,国家给的定位是生态文明,企业就要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这个时候企业就要去考虑和谐发展类的核心价值观,这些核心价值观会指导具体的业务和管理。
第二点是竞争格局的变化,对企业定位、企业使命要进行重新思考。 在这之下,比如大企业的运营理念可能需要担负行业、区域发展的使命,中小企业要承担服务社会、造福员工。
第三点是适应客户需求与要素变化。 对于客户给的项目,要重新思考业务目标,树立业务发展、产品和服务的理念。比如说做住宅建筑,从当前来看,如果是做政府项目,总承包就是必要考虑的,一旦能力成熟之后,开发商也会给一些总包业务。在这之下,发展业主的时候可以提供以建造为主的菜单式服务——我有很多能力,客户可以随便勾选,我能把这些能力自由组合。
第四个是企业现代化建设,需要企业重新思考各类管理课题,重新梳理各类发展和管理理念。 比如标准化,数字化管理的目标,追溯到业务竞争策略、客户需求,形成业务发展理念;再结合人员和管理基础,形成当前的管理理念和具体思路。
在这些要求之下,可以分 两层。第一个是核心理念及执行理念的界定。对核心理念的界定还是要适应内外部环境和企业发展的历史。人成长到一定年龄之后就会改变,企业也有一些很难改的东西。 企业历史、行业定位、业务特点、技术要求,以及民族/区域文化,这些都会影响到核心价值观、核心理念。确定之后,会有使命、愿景、价值观,有的企业还有企业精神。
使命、愿景也是战略规划的内容,所以稍微谈一下文化和企业战略,包括内部管理的关系。其实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体,比如同样的使命、愿景之下,企业采取怎样的经营策略、竞争策略、核心价值观,二者之间一定是要匹配的。到执行层面,每个执行性的任务和执行的制度、标准、要求都是紧密相关的。所以使命、愿景形成了两个分支,明确的东西形成了制度、工作、管理、具体的业务技术。这些管理、技术背后的基本理念、贯穿的原则,是文化中偏隐性的内容。
执行理念的界定要考虑哪些方向? 第一个要处理企业和各相关方的关系。 比如说对外,要参与竞争,处理好市场间的关系;面向客户的时候,服务理念、经营理念要适合;面向合作者时,要有合作的理念;面向社会的时候,处理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为社会提供怎样的产品,所以要有产品/发展理念。对内首先面向员工,人才理念是要去处理的,处理的方式一定要和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紧密相关,同时也要和企业的人员和管理基础相关。
第二个要回答企业发展和管理的相关课题。 首先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运营管理和技术理念。其次,在企业提供产品服务时,要考虑质量理念、安全理念、风险控制的理念。风险控制在当前,尤其是对于做投资的企业,至关重要。最后是人际关系理念,人际关系理念是企业文化中非常核心的部分,比如说管理和被管理者、管理关系这种基本的定位。设计和施工企业在这方面可能有很大不同,施工企业可能强调管理和服从,设计院因为要发挥每个专业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包括技术创新等等,所以一定要有更平等的人际关系,这种合作、创新、发挥人员主动性的人际关系就会更关键。所以设计院里面人际关系会和施工企业有明显的不同。
具体企业管理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几大层。前面都介绍到了,不再一一展开。
图1 企业管理四大层
企业文化在落地的时候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建设计划和变革任务。首先,在行业当前文化被“喊得响亮”的情况下,企业文化的建设、落地,一定会涉及到文化变革。
大概有四个步骤:第一个文化的梳理和确认,第二个企业文化体系的完善和建设,这是前面提到的两部分。接着,文化要落地、贯彻执行的时候,一定会涉及制度和机制方面的贯彻。同时,日常具体的业务活动、策略、员工日常行为背后的理念,也一定会涉及文化,因此也需要贯彻。从前面那种梳理和建设的角度,不可能员工的平均年龄35岁了,要一夜之间改变行为模式、改变认知、改变基本观念,这是不现实的。所以一定会涉及在原来的基础上去完善、调整,那么在制度和机制层面,就要固化一致。至少涉及的员工要理解、要清楚、要认可,形成共识,内化于心,这也是文化真正落地的时候的核心体系。最后就是文化实施一段时间之后的效果评估,看看文化是不是需要调整,做到及时纠偏。文化落地的全过程,对照每个企业的现状,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所以文化的变革几乎不可避免。
在文化变革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第一个就是经营管理策略和思路的调整。比如说,在内外部环境之下,企业具备走差异化竞争的条件,而且面对的是高端市场。高端/长期市场的经营策略是什么?要依赖企业的综合实力。同时品质要有保证,内部有品质保障的体系,而且有非常强的业绩和品牌,那么在高端市场就可以做得很好。那么在这样的策略之下,应该要求的文化理念是什么?比如说核心价值观要追求卓越、追求精品的工程。而且要引领行业的创新,要走在前端,以满足高端市场的要求。比如说我过去合作的一些顶尖的工程企业,有做设计的、有做施工的,参与国际竞争的时候,有时候纯粹靠企业的技术获胜。还有经营理念上,合作共赢的理念,以及客户满意的人才理念,以人为本,德能兼备。
如果说企业的产品是常见的业务,这时候低成本就是关键。在低成本的情况下,往往区域化色彩会比较明显,典型的例子就是省级设计院、省级施工企业一定会有的基本思路——区域深耕。企业的经营策略可以是企业的成本优势,以及和甲方合作时候的商务诚信。产品质量可靠,本身的服务也到位,是一种可以考虑的竞争策略。这种策略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成本优势要务实,商务诚信,质量可靠,强调质量,服务到位的核心理念。
我过去合作过一个企业,是专门做某工建领域装修的,它在装修上有很多门道,就形成了一种规模不大,但是专业化的优势。在这样的细分领域内,往往要坚持专业、品质,技术的领先性或者说前沿性,那对应到文化上就是品质优先、工匠精神。
策略和思路定了之后,接着就要落实到制度和机制方面。
在差异化-高端市场, 市场推广、客户管理、项目营销履约、内部管理等方面多少都会受到影响。比如最典型的项目管理-项目策划,不管是营销阶段的策划,还是旅游阶段,如果说面对标志性项目,营销的时候,核心的策划目标就是要中标;在履约的时候,工程企业要追求获奖、打造品牌和业绩。如果是一般性的工程,营销的时候更注重利润,履约的时候更注重成本的控制,策划的时候也会不一样。当然,一般项目不一定只有一个目标。
如果说是 低成本-区域深耕 的竞争策略, 要如何在管理里面去贯彻务实、质量、服务、诚信这些原则呢?比如说在项目管理目标中,尤其是进入到内部履约后,在区域内的客户群体内,企业的口碑、声誉就比较关键,所以一定要关注质量、进度、服务这些因素。在管理目标里面,质量、进度和成本有可能就需要把三者都作为核心目标,或者一等目标。在行业内确实也看到,有些企业它的进度、质量确实做得很好,靠客户的满意度自然的去滚动,市场是不愁的,即使在一些竞争很激烈的领域。所以在履约的时候,如何去贯彻基本的策略,在制度、具体的工作里要体现一些要求。如果说目标这么定,那么考核的机制也一定会这样,所以薪酬、考核、晋升机制也是这样。同时,将客户管理融入到项目营销、项目旅游的全过程,在营销领域的时候,要融入客户的思路、客户服务的要求,同时加大二次项目。客户为什么给你二次项目?为什么把你推荐给别的业主?因为前面做的好,客户满意。因此,要加大这些激励,完善薪酬和晋升的机制。
如果是 专业化-细分领域 的企业,在具体的规划里面就要重视技术创新。在管理和机制方面,要对技术创新有相关支持。包括项目的复盘,项目总结之后会做的更好,这里面既有履约方面的,客户服务方面,也有技术发展前沿的共享。
文化落地的时候,制度、机制、行为规范,要与各管理条线结合,如人员招聘、晋升选拔中贯彻务实高效的文化理念。文化普及需要考虑如何在普及的时候让文化落到每个员工的心里去,或者至少让骨干员工、中高层认可,形成共识。获得了员工的认可,形成共识之后,文化才做到了真正的普及。所以在这方面有两个要求, 理念要彻底,行为要具体。
企业文化变革为什么这么难?一个是前面提到的,要改变一个群体的基本文化理念很难。 在显性的角度,新的理念能不能切中要害,理念本身的界定很关键。 界定之下,既然是变革,或多或少会需要采取新的行为模式、工作方式、合作模式等等来调整。因此,有没有一套新的体系做出来,做出来之后怎么判断是否合理?怎么知道这套体系适用于哪些群体?所以在文化变革的时候,尤其是力度偏大的,涉及改变核心文化要素的时候,比如说某些企业对技术权威的认可就远远大于对行政权威的认可。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强调执行的铁军精神,就非常难,要明确非常多的细节。我们可以看到,行业的一些企业,过去是生产经营一体化的,二级单位、项目上也是,后来改成专业化、平台化的模式。改了之后,大量过去没想到的细节全都显现出来了。如果不说清楚的话,合作一定会出问题。
所以 企业要真正去改革的时候,一定要形成一个样本。 形成样本的意义有两个:第一个,成功的样本说服力非常强。在推广、宣贯的时候,员工的心理上会更容易认可。第二个,把一个成熟的样本做出来,需要进行试点,试点的时候一定会发现大量的问题。调整到位之后,就可以形成一套非常清晰明确的模式。在调整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整理出来,在真正做的时候,就会有具体的指导、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怎么去应对这些问题的经验,这样的推行会更有必要。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国家改革采用的试点模式就非常关键。
企业未来一定会面临文化调整, 因为内外环境在变,文化也需要因时因势而变。 文化其实可以很具体,比如财务管理背后的一些基本原理,审计、纪检、党群,因为需要因时因势而变,所以都要去了解清楚。
在这个基础上, 还要融入民族文化。 因为文化核心的着力点是在人,人本身就生活在具体的语言、民族下。由于管理是从西方引进的,所以一定会涉及到和民族文化结合的问题,这个探索和结合的过程目前还在进行中。就我个人理解,企业文化需要发挥民族文化里面一些适合商业、企业的因素,比如说要发挥过去文化里面的集体主义、和谐文化,这些文化我认为对企业是非常有利的。同时要建立一些获得成功的商业文化,比如同仁堂的祖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对品质的绝对追求也是一个成功的文化理念。
最后重新谈一下对企业文化以及企业文化变革的几点认识。
第一,企业文化是不虚的。
首先,文化不是说只是高高在上,能感受到但看不见、摸不着。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和管理方方面面都相关,且联系非常紧密。其次,企业文化既涉及大问题,企业的使命、愿景、核心价值,也涉及各方面的具体问题,比如不同职能,不同条线、不同层级,是总部的、是具体的业务单元的、还是具体的一线。项目的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的文化,都会涉及到企业文化。
其次,影响力大、影响面大。因为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人做,在空间上的、时间上的影响时间很长,而且深入员工的内心,一旦形成之后,就很难改变。未来的影响会更大。专业性提升,包括宏观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之后,员工的对文化的关注因素也会更大。
最后,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人。企业文化产生的原因是企业员工的存在,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也是通过员工来实现。
第二,文化变革其实是比较难的。
首先,现有文化的梳理不容易。并不是把过去企业的历史和当前提倡的观点梳理一下。
其次,有的企业文化是偏弱的、不成型的。所以文化变革的时候需要整体性的调整,一定要一步一步来。大部分市场化的企业能够生存,说明一定是有一些成功的因素,调整的时候只需要把那些不适宜的、束缚了企业发展的部分做调整。
再者,文化融合,并购、合资,挑战很大。我们预估行业内,不管是设计院还是施工企业会进入并购期,但不会大规模的出现。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工程项目管理
返回版块4.65 万条内容 · 48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2米高人字梯坠落,未戴安全帽,坠亡!又是梯子!2024年5月17日《光明凤凰深圳市声菲特科技有限公司厂房装修工程“11·11”一般坠落事故调查报告》发布。 调查报告显示: 2023年11月11日,位于深圳市光明区凤凰街道甲子塘社区腾鸿兴科技园的深圳市声菲特科技有限公司4楼装修工程发生一起坠落事故,造成1人死亡,核定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为 123 万元人民币。 经调查认定,光明凤凰深圳市声菲特科技有限公司厂房装修工程“11·11”一般坠落事故是一起因公司未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工人违章作业而造成的一般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