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资料库 \ 谜团待解:一座运河小镇的突然消失

谜团待解:一座运河小镇的突然消失

发布于:2024-06-17 13:51:17 来自: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资料库 [复制转发]


据媒体报道,一座消失于历史中的运河小城镇在淮安被发现。它兴起于何时?又为何消失?它叫什么名字?它还有多少历史之谜待解?


   

编辑  |  张宁


   

   
一座消失的运河城镇    

   
   


据当地媒体披露,这座“消失的运河古镇”遗址位于淮安市淮安区,在明清时期淮安城的西北方,古淮河与大运河的夹角地带。相比北部的古淮河,该处遗址与西面的大运河距离更近。可以说这又是一座因运河而兴起的小城镇。


在2023年12月结束的第一轮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一条长约75米、宽约4米的道路。该道路多为小砖立砌,小部分有碎石修补。道路两侧设有排水沟,排水沟外各有石板辅路一条。考古人员认为这应该是整个遗址区的主干道。


在这条主干道两旁,分布着34座房址。其中一处房屋遗址内设有三处灶台,这可能是一家酒店或旅馆。在遗址内,还发现不少“占道经营”的痕迹,由此可见当时这条街道的繁荣。


那么,这座城外小镇是什么镇?何时兴起的呢?专家表示,根据现有的史料和考古发掘出的器物,尚无法确定该小镇名字以及该镇兴起的具体时间,希望第二轮考古发掘能解决这一问题。


关于这座“消失的运河古镇”,虽无法确认名称,但该小镇的兴起应与运河有关。


淮安,这座江苏北城市的最早兴起,就与水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无论是位于淮阴区马头镇的古淮阴城,还是位于淮安区古末口附近的淮安城,都是控制着水陆交通的咽喉:小清口为淮水、泗水交汇处;末口是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沟通江淮的北端终点,至末口就可入淮河(古末口的位置就在现淮安市淮安区淮城镇新城村)。因为淮河水位低,邗沟水位高,后人在末口立堰,北上船只由此渡堰入淮。这里便渐渐发展成为城镇。小清口对岸的古淮阴城的兴起也是同样的过程。


淮安城外的这座小镇的兴起,应该也是因为水运交通的缘故。史籍中称淮安“扼漕运之中”,明清时期为南北水运交通“咽喉”。淮安因运河而一时繁华。明隆庆、万历年间,漕抚都御史王宗沐在郡西修筑黄河大堤,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患的发生,保障了这一带的安全,使得当地商业更加繁荣。如窑沟“千舳丛聚,侩埠羶集”,是“五市之西湖嘴最闹之地”;板闸新路两边曾遍植桃柳,景色堪比西湖苏堤;乌沙河,当年运河船只盘坝入淮和北方货物盘坝入运河带给该市镇空前繁荣。


而这处“消失的小镇”位于运河东侧,淮河南岸,它的兴起,应和史籍上记载的窑沟、乌沙河等地一样,得益于当地的水运交通条件。更有当地学者推测,这处消失的古镇或许正是它们其中之一。


   

   
淮安为什么有那么多水患    

   
   


在对淮安新路遗址的第一轮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遗址中的道路、房子都保存完好,房址内甚至还发现了小板凳。但出土的器物却比较少。这给人一种有计划搬迁的感觉。专家普遍推测,这应是小镇居民提前得知洪水来临的消息,收拾细软,举家搬迁。


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与水利遗产专委会会员、淮安市政协特邀文史委员戴甫青介绍,淮安位于淮河三角洲平原,地势卑下,境内水网密布。京杭大运河、淮河,苏北总渠、盐河、六塘河……诸多河流交织,让淮安成为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自两汉到北宋,淮安一直是农业生产发达的地区,“四时常晏如,百口无饥年”。但建炎二年(1128年),为阻金兵南进,东京留守杜充决开黄河,造成黄河长期南泛,到1855年黄河改道山东入海,受黄河泥沙的影响,淮安大地,河网、水系被淤塞,水利工程废弛,农田被含有盐碱母质的泥沙覆盖,导致淮安成为“有田皆赤卤,有地但蓬蒿”的贫瘠之地。


戴甫青告诉记者,黄河夺淮入海后,泥沙造成河道淤塞,河道抬高,不断加高的堤坝也让黄河成了地上河,随时威胁两岸的城市和乡村。每逢大汛,还是会出现坝毁人亡的情况。有学者统计过明清两朝黄、淮、运、湖的决溢情况。仅淮安当地就有220次之多。


武同举的《淮系年表》一书相关记载显示,“明万历三年(1575年),淮决高家堰(今淮安高堰一带);十年(1582年)河溢清河县(今淮阴区);十九年(1591年)河决清河县;二十一年(1593年)河决王家营(今淮阴区王营镇一带)……”由此可见,淮安水患之频繁。据相关学者统计,明代淮安3年就决一次河,清初至黄河北徙,1.695年就决一次河。而每一次决河,对当地百姓而言,都是一场灾难。


那么,究竟是哪一场大水给这座古镇带来的灭顶之灾呢?这是考古人员正在面对的一大难题。专家从此次考古发掘的器物推测,大概是在明朝晚期。但具体是哪次大水,没有史籍等资料的印证,现在尚无法给出精确的判断,他们要从新一轮考古发掘中去寻找答案。


   

   
毁于水灾的何止一座城镇    

   
   


得益于考古发掘,一座消失的运河古镇得以重现天日。像这样消失于大水中的古镇还有多少?戴甫青介绍说,古代水灾频发之地,毁于水灾、沉于水底的城镇,当不在少数。离淮安新路遗址不远的板闸镇、位于盱眙县淮河岸边的泗州城,都毁于黄河夺淮的大水灾。韩信故里马头镇,也因横遭水难,古迹湮废。


不仅仅是淮安,黄河夺淮,水道所经之处,对附近城镇都是威胁。万历四年(1576年),面对汹汹水势,宿迁“避水迁城”,时任宿迁知县喻文伟,捐出所有积蓄400两白银,尽做迁城之用。在徐州,邳州、徐州的城池更是多次受到水患威胁,甚至被毁灭。


康熙十一年(1672年),受黄河水患的直接影响,始建于金代的下邳城全部沉入水中。至康熙二十八年( 1689年)春,皇帝第二次南巡期间,察知当地百姓有迁建州治的需要,这才让朝廷发帑金 43000两,在泇河之滨重建新城。


徐州城也是立于黄河岸,凌空的“悬河”像高高架起的大水槽,置于徐州城的上方。黄河在徐州上游一带决口,徐州城往往会被洪水淹没。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黄河决口,大量河水灌入徐州城,大街小巷的积水一年多才干涸。上游挟带而来的大量泥沙淤积城内。明天启四年(1624年),“河决魁山东北堤,灌州城,城中水深一丈三”。崇祯年间,徐州府城在废墟上得以重建。


后来,在对彭城广场地下城考古发掘中,发现一段几十米长、保存相对完好的明代“北门大街”。那正是被淹没于1624年的那场洪水中的大街。人们仍能从中感受到400年前徐州城鲜活的生活气息。


历史上的水患,让当时的人们远离家园,昔日的繁华在恋恋不舍的回眸中沉入水底。如今的考古发掘,又让我们真正触摸到了古人的日常。一条完整的道路、三处灶台,还有诸多房址,都为我们还原古代运河沿线城镇的百姓生活提供了想象空间。它的发现,让大运河的历史更加鲜活生动。


(本文在写作中参考范成泰《黄淮运水利笔记》一书,在此致谢)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水利工程资料库

返回版块

1.35 万条内容 · 20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某沟道治理工程混凝土施工方案(2)

    5.1、施工顺序框图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