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钢结构工程 \ 锚栓混凝土楔形破坏解决方法

锚栓混凝土楔形破坏解决方法

发布于:2024-06-12 14:11:12 来自:建筑结构/钢结构工程 [复制转发]


在  新增钢梁与混凝土铰接时,端部节点设计  中   混凝土边缘破坏时混凝土楔形破坏受剪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


留言中有同行问解决办法,其实规范中已经给出解决方法。



解决方法:采取控制剪力分配的方法,将边缘第一排锚栓在被连接件上的圆形孔改为沿剪力方向的长槽孔,这样第一排锚栓不承受剪力,剪力由第二排锚栓承受,边距由200mm变为350mm。


重新验算混凝土楔形破坏受剪承载力:

V Rd,c = V 0 Rk,c( A c,V / A 0 cV) ψ s,V ψ h,V ψ α,V ψ re,V ψ ec,V / γ Rc,V =32kN>30KN, 满足要求


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第5.3.2条:


剪力由第二排锚栓承受,第二排锚栓距离边距为200mm,会不会发生剪撬破坏?

根据条文解释:剪撬破坏发生在边距不小于10hef时,本例题边距为200mm,无须进行剪撬破坏验算。


来源:结构随手笔记 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钢结构工程

返回版块

46.43 万条内容 · 109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高强螺栓连接节点的受弯计算中和轴应该取哪里?

      在PKPM的门式刚架设计参数中,有一个关于节点高强螺栓计算方法的选项:中和轴在受压翼缘中心和中和轴在端板形心。计算发现采用两者假定得到的结果差异较大,工程中该如何处理? 普通螺栓群:中和轴取受压侧最外排螺栓位置   在弯矩作用下,受拉区的普通螺栓会因拉伸而脱开,导致中和轴下移,在极限状态下全部螺栓基本处于受拉状态,受压区通过小部分端板的接触力与螺栓的受拉力平衡,形成力偶。由于精确确定中和轴位置较为复杂,因此计算时假定中和轴位于受压侧最外排螺栓位置,且忽略受压区对弯矩的贡献。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