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用
去除含油污水中的油。
2.原理
含油污水进入隔油池后,由于过水断面积增大,水平流速减小,污水中密度小的浮油自然上浮至水面,可收集后去除。
3.隔油池有效容积和尺寸计算
隔油池有效容积=流量×水力停留时间,即
过水断面面积=流量/流速,即
4.9.1:职工食堂和营业餐厅的含油污水 (排水) ,应经除油装置后方许排入污水管道。
4.9.3:隔油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排水流量应按设计秒流量计算;
2.含食用油污水在池内的流速不得大于0.005m/s;
3.含食用油污水在池内停留时间不得小于10min;
4.人工除油的隔油池内存油部分的容积不得小于该池有效容积的25%;
5.隔油池应设在厨房室外排出管上;
6.隔油池应设活动盖板,进水管应考虑有清通的可能;
7.隔油池出水管管底至池底的深度,不得小于0.6m。
条文说明:
由于隔油池的作用是油水分离而非水量调节,故按含油污水设计秒流量计算。油水分离靠重力分离,所以要控制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和水流速度。
隔油池的有效容积可根据厨房洗涤废水的流量和废水在池内停留时间决定,其有效容积是指隔油池出口管管底标高以下的池容积。存油部分容积是指出水挡板的下端至水面油水分离室的容积。
特点: 成品装置,可按含油污水的流量直接选用,可置于室内;
作用: 具有拦截残渣、分离油水的功能
原理: 自然上浮、气浮、加热、过滤等。
4.9.2:隔油设施应优先选用成品隔油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成品隔油装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餐饮废水隔油器》CJ/T295、《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CJ/T410的规定;
2.按照排水设计秒流量选用隔油装置的处理水量;
3.含油废水水温及环境温度不得小于5℃;
4.当仅设一套隔油器时应设置超越管,超越管管径应与进水管管径相同 (便于事故排水) ;
5.隔油器的通气管应单独接至室外;
6.隔油器设置在设备间时,设备间应有通风排气装置,且换气次数不宜小于8次/h;
7.隔油设备间应设冲洗水嘴和地面排水设施。
条文说明:
由于隔油器为成品,隔油器内设置固体残渣拦截、油水分离装置,隔油器的容积比隔油池的容积小、除油效果好,故隔油器可设置于室内。隔油器适用于处理水量小于或等于55m3/h,动(植)物油油脂含量小于或等于500mg/L的水质,水温及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5℃的餐饮废水的除油处理。
4.10.12:降温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排水温度高于40℃时,应优先考虑热量回收利用,当不可能或回收不合理时,在排入城镇排水管道排入口检测井处水温度高于40℃应设降温池。
条文说明: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规定,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的水温不得超过40℃。有温度的生活排水余热回收利用,视生活排水排放量,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实施。一般在公共浴场、学生集中淋浴房、游泳池等工程中应用。
2.降温宜采用较高温度排水与冷水在池内混合的方法进行。冷却水宜利用低温废水;冷却水量应按热平衡方法计算。
热平衡方法:冷水吸收的热量=热水减少的热量,假设混合后温度为40℃,则:
Q冷x(40-t冷)=Q排x(t排-40)
假设冷热水混合后温度≤40℃,则:
4.10.12.4:降温池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有压高温废水进水管口宜装设消音设施,当有二次蒸发时 (进水管出口自然蒸发) ,管口应露出水面向上并应采取防止烫伤人的措施;当无二次蒸发时,管口宜插进水中深度200mm以上,并应设通气管;
2)冷却水与高温水混合可采用穿孔管喷洒(参《建水标准实施指南》,冷却水通过穿孔管喷洒),当采用生活饮用水做冷却水时,应采取防回流污染措施;
3)降温池虹吸排水管管口应设在水池底部; (容易取到冷水)
条文说明:
有压高温废水一般指蒸汽锅炉排水,高温排水指水热交换器的排污水。这种热交换设备的排水一般水温高但排水量少且不定期,余热回收利用不合理,应采用降温措施。
4.10.12:降温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3.降温池的容积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间断排放污水时,有效容积应按一次最大排水量(V1)与所需冷却水量(V2)的总和计算;
2)连续排放污水时,应保证污水与冷却水能充分混合。
降温池总容积由存放废热的容积V1、存放冷却水的容积V2和保护容积V3组成。降温池容积计算与废热排放形式有关。
间断排放热废水时,降温池有效容积=一次最大排水量所需容积V1+存放冷却水容积V2
二次蒸发:由于锅炉排除的热废水气压骤然降低至大气压,部分热废水会汽化成水蒸气的现象。
热废水的蒸发量q计算——方法1:
热废水的蒸发量q计算——方法2:
为简化计算,单位体积热废水的二次蒸发量可直接从右图中查出。例如,当绝对压力由1.2MPa减到P2=0.2MPa时,1m3热废水可蒸发112kg水蒸汽。
降温池总容积由存放废热的容积V1、存放冷却水的容积V2和保护容积V3组成。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给排水资料库
返回版块22.4 万条内容 · 535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简单科普DTRO和STRO膜工艺DTRO(碟管式反渗透,Disc-Tube Reverse Osmosis)和STRO(管网式反渗透,Spiral-Tube Reverse Osmosis)本质上都属于反渗透技术,但他们在膜结构、工作原理上的不同,导致他们在结构特点、应用领域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理解这些差异并掌握他们的应用,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工艺,高效和有效地进行膜分离过程,以期达到自己的目的。 下面我们分别从膜结构、工作原理、膜特点、应用领域、进出水水质标准及常见工艺包等几个方面进行简单对比或介绍。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