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需要产业视角
2. 纽约国际消费中心的3大驱动力
本文节选自华高莱斯丈量城市专题系列丛书《世界著名消费中心城市》,本书即将出版,敬请期待!
作者 | 鲁世超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概念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城市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教授在2001年首次提出。他通过对美国纽约、波士顿等大都市的研究发现, 城市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消费中心」的城市职能。
▼
伦敦泰晤士河南岸
在此之后的十多年间,这一理念传入中国,并逐渐被我国各级政府所吸收借鉴。
▼
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01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需要产业视角
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概念提出以来的二十多年间, 城市发展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发生着巨大变化——【制造业回归都市】成为全球先进城市的普遍共识,科技创新的发生地从城郊的「硅谷」回到城市中心的「硅巷」。
▼
纽约硅巷
世界上消费繁荣的国际都市, 绝大多数也都是制造业或科技产业十分发达的城市, 例外的仅是极少数市域面积很小并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城市可以跻身此列。
▼
伦敦东区科技城
对于国内城市而言,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上海、北京两座GDP超过4万亿的城市,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都已达到60%以上。
▼
上海张江
与本地产业紧密结合的消费,也正是城市自身特色所在,可以避免在消费竞争中同质化搏杀。
▼
一夜爆红的天水麻辣烫
(摄影@李鸿)
这样的实例证明,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对于「什么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理解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往往会放大自己直观所见的因素的重要性,例如城市中有多少好玩的景区、商业空间是否火爆、国际大牌商店有多少家、社区商业是否便利等等,但这仅是C端的视角。
▼
看得见的繁荣未必全面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 「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 ,城市的繁荣也离不开制造业强基。
▼
大众对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的 消费层级 感知示意
正如因烧烤而出圈的淄博,清醒认知自身作为工业城市的底色, 消费「短期靠文旅,长期靠工商」。 淄博借文旅的流量更大力度到大城市「上门招商」,围绕20条产业链邀请外地客商考察。
▼
淄博烧烤
(摄影@李鸿)
因此,建设消费中心城市,如果只是机械地对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评估指标体系」的指标逐一完成,那在实践中必然会面临很多挑战。
▼
纽约时代广场
02
纽约国际消费消费中心的3大驱动力
纽约作为全球顶级消费中心城市,其 以科技制造的产业枢纽为底色,实现了消费与城市的深度融合。 其百十年来发展的经验, 能够为国内有志于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但还需「捅破窗户纸」提升能级的城市,提供借鉴。
▼
纽约俯瞰
纽约固然创造了华尔街、第五大道、时报广场等世界顶级商圈,但这些地标是成功的「结果」而非「原因」,就商圈本身而言,国内能够与其对标的城市仅限于头部的三五个。
▼
纽约华尔街
▼
纽约哈德逊广场
从产业枢纽的角度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进行「拆解」来看,无外乎「国际」「消费」「中心」这三个关键词,纽约在这三方面系统诠释了城市空间、产业与商贸消费之间支撑促进的相互关系。
1. 「 消费」——产消融合提升城市供给水平
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刺激消费应当和本地的产业密切结合。 纽约打造消费场景并不只是挣当下「卖货的钱」,而是依托消费需求牵引城市产业升级,创造城市就业岗位,挣未来「经济预期的钱」。 这也正是大多数城市发力促进消费时,并未能体会到的深层意义。
▍消费助力传统产业升级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中原有的以制造业为主的传统产业往往会随着地价的升高而被迫外迁,于是该区域的产业基础和产业文化记忆也随着产业的迁出而消散。
▼
服装区区位示意
曼哈顿中城的服装区位于第五大道和第九大道之间,面积不到1平方英里,以服装产业的聚集而得名。
▼
百老汇的演出创造大量服装需求
(来源:网络开放平台)
以近十年来看,服装区靠近百老汇、林肯中心等时尚潮流的发布地,承接了大量的时装需求。服装区最大的优势就是靠近客户,方便与客户随时沟通。
▼
百老汇众多的演出需求促进相关服务业发展
正因为可以紧密对接百老汇、纽约时装周上的高端客户,服装区在应对高房租和人力成本的挑战下,可以主动淘汰低端成衣制造,只留下以生产高端品牌和奢侈品牌服装为主的部分企业。
▼
服装业的产业链条
在2014年,纽约市规划部门曾计划将服装产业疏解到布鲁克林的日落公园社区,并且给予低租金、工人技能培训等多项优惠。
▼
布鲁克林展望公园内的婚纱服饰活动
例如「徒步之旅」可以跟随导览人员,听听纽约服装业的历史,探寻街区内有特色的小店;「购物之旅」可以通过提前预约,在服装区内进行一场私人订制的服装和配饰的「大采购」;
▍文化消费孵化科技创新
消费要挣到「预期的钱」,必定要和高科技产生联系。因为在科技时代下,「只有高科技才有高利润」。 区域以发展文化起步,营造大众有向往的生活和消费氛围,也可以孕育出新的产业机会。
▼
科技产业三角区的区位示意
DUMBO区是科技产业三角区的核心,它被称为「数字产业区」「硅滩」「布鲁克林的麦迪逊大道」等。
▼
充满艺术+生活气息的Dumbo区
随后到来的创新经济时代,DUMBO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低价又艺术化的空间, 针对从曼哈顿溢出的初创企业推出了低租金的政策,并联合纽约市经济发展组织、纽约大学、POLY理工学院等机构,搭建出针对科技企业的孵化生态链,成功吸引科技初创企业来此聚集。
▼
Dumbo区的办公空间
▍产城深度融合支撑文化消费
传统的文化消费随着时代发展,也离不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产城深度融合的支撑才能保持活力。
▼
百老汇及周边的区位关系示意
(百老汇剧院:500+个座位,共41家;
外百老汇剧院:100-499个座位,约85家;
外外百老汇剧院:99座以下,约300余家)
它的 成功离不开文化演艺产业与城市中的高端产业协同发展 ——百老汇片区南侧紧邻的硅巷片区是纽约科技创新高地,这里聚集着一大批文化科技企业,能够为舞台剧提供灯光、道具等全方位科技支持,进一步强化了舞台剧的演出效果。
▼
为文化演艺产业培育人才的美国音乐戏剧学院
(来源:网络开放平台)
▼
百老汇与硅巷、华尔街及学院的位置关系
文化演艺消费挣得不只是门票的钱,而是城市产业发展的钱。文化演艺失去与城市的联系,正是很多剧场入不敷出、难以持续的问题所在。
2. 「 中心」——非商业空间变身「活力新硅巷」
「中心」是对城市能级的描述,意味着要素向内集聚的能力和状态。 一座城市如果能够成为「消费的中心城市」,前提必然得是一座「中心城市」。
▼
纽约俯瞰
▍以夜经济为亮点的工业区消费活力塑造
提到工业区的消费活力,往往会想到纽约的网红打卡地切尔西市场。作为知名饼干品牌奥利奥的工厂,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过数次升级改造,历经食品工厂-食材市场-美食广场-生活休闲中心的功能演变,成为纽约夜经济的一张名片。
▼
切尔西市场区位示意
由于切尔西市场的强生活氛围和社交属性,吸引了多家科技企业入驻。
▼
切尔西市场
(来源:网络开放平台)
然而在工业区塑造消费活力,未必需要改变土地性质,退二进三。在保留工业用途的前提下,依然可以激发消费。
纽约作为世界大都市,夜经济需求本就十分旺盛,据《纽约夜经济(2018-2021年)发展报告》:2019年纽约夜经济相关行业创造了约30万个工作岗位、近35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税收贡献近7亿美元。 纽约的夜间生活已经从餐馆酒吧、商场、剧院等传统的商业消费空间向工业区等非消费空间扩展。
面对旺盛的消费需求,规划没有因为土地和建筑的用途与原有规定不符而简单一限了之,反而利用政策上的弹性调整积极引导和激发消费需求,创造了全新的消费场景。
例如一些商业化程度比较低或公益性的演出难以承担商业空间的租金成本,而工业区廉价租金和开阔空间为这类演艺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
纽约地铁站举办的夜间文化活动
(来源:网络开放平台)
▍以功能混合为导向的历史街区消费场景活化
历史建筑利用的严格规定以及用地性质划分的限制性因素,往往制约着历史街区的商业化利用。 纽约的soho/noho历史街区在更新发展过程中很好地解决了历史建筑、用地性质、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
▼
soho/noho街区位置示意
根据60年代的分区规划,街区被规划为工业用地,不允许新建住宅,并且要同相邻的居住区和商业区之间设置隔离带。
▼
soho/noho街区风貌
(来源:网络开放平台)
最终纽约市政府决定主动为之,在2021年公布的《soho/noho街区规划》中,确认了soho/noho街区的「混合用途区」的定位,用地性质调整为工业/居住混合用地,并划定了历史风貌核、发展廊道、机遇区3个层次,适用不同的控制性条例。
规划首先在用地混合上,全面支持建筑设置底层商业,沿街界面尽量开放,塑造具有高度开放性的街区。
▼
soho/noho街区更新后的建筑底层商业
(来源:网络开放平台)
▼
soho/noho街区俯瞰
soho/noho街区以功能混合为导向的场景活化,创造了纽约历史街区有序商业化的典范——它不仅保留下来140多处画廊、博物馆等文化艺术机构,还成为年销售额排名纽约第二、全美第十的商业街区。
▍以公园商业为理念的公园系统消费场景创新
公园绿地系统作为城市公益性空间,难与消费产生直接关联。 除了满足游园基本需要的小餐饮、小商铺,公园里很难开展大规模的商业消费活动。
▼
高线公园区位示意
高线公园位于曼哈顿西区,总长约2.4公里,跨越22个街区,自2009年6月一期向公众开放,年接待游客超过400万人次。它不仅是纽约最具人气的城市休闲公园之一,也是纽约内城区域复兴的标志和催化剂——公园沿线的画廊、餐厅和零售业的繁荣,吸引了大量优质地产项目在沿线开发。
▼
高线公园
应当说, 公园商业的理念尽管不曾明确提出,但其实是高线公园得以存在的先决条件。 因为,原有的货运高架铁路高出城市街道平面约9米,无论是拆除还是维护都要花费数千万美元的大量资金。
▼
负责高线公园日常维护的高线之友
「高线之友」首先通过邀请高品质的景观设计,以及一年四季不间断地拍摄高线公园风景的影像宣传,让大众看到了在水泥森林中难得的既保留下历史印记又使得植物可以自由生长的「空中绿洲」,激发了市民对于城市的情感共鸣。
▼
高线公园
高线公园以公园商业的理念进行运营,不仅打造了一处能够代表纽约文化和生活品质的城市公园,更重要的是基本实现了「自我造血」,不再需要政府不断「输血」,这对于城市政府节省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3. 「 国际」——全球辐射能力助力「消费中心」能级提升
对于「国际」的解读绝不能片面理解为国际旅客有多少、国际品牌有多少等直接关系终端消费的参考指标,因为「国际的中心」支撑「国际的消费」,城市够不够「国际」,更重要的是调动全球资源和资本的能力。
▼
国际中心——纽约
(来源:图虫创意)
▍综合交通保障客货流
首先在硬件设施方面, 统一高效的管理是保障国际客货流高效运转的重要因素。
肯尼迪机场和纽瓦克机场是纽约最主要的两大国际机场,肯尼迪机场的国际旅客吞吐量约占50%,纽瓦克机场的国际旅客吞吐量约占30%,二者的航线覆盖全球各主要国家及地区,但二者在航点布局上各有侧重,很好实现了分工。
▼
肯尼迪机场
(来源:网络开放平台)
而拉瓜迪亚机场主要服务于美国本土和周边3个国家,国际旅客量占比不到10%。斯图尔特机场运量较小,仅有几十万的规模,主打美国本土和欧洲的廉价航空。
同时,由于纽新港务局总管交通基础设施,机场的城际交通高度发达。
▼
纽瓦克机场及其交通结构
(来源:网络开放平台)
纽约以纽新港务局管理的四座主要机场为核心,在2023年的航空客流量达到1.44亿人次,创下年度历史新高。以航空枢纽为例所展现出来的高效的运转能力,是纽约国际领先的城市能级的重要保障。
▍自贸政策鼓励制造业回归
在软性政策方面,同为 纽新港务局所管辖的纽约港在制度创新方面作出了表率,为吸引制造业企业作出积极贡献。 纽约港的自贸园区早在1979年即被美国国会批准成立,其 关税政策是促进贸易往来和国际投资的重要因素,尤其值得自贸港区借鉴。
▼
纽约港布局示意
纽新港务局在关税方面一共提出了13条优惠政策,相互配合,例如 「推迟缴纳进口关税」政策,无论是原料还是成品,进入自贸园区时都不需要缴纳关税,待通关时再支付。
▼
纽约港
其他的关税优惠政策还包括:在自贸园区内设厂的企业出口无须缴纳关税;产品出口如遇退货,也无须为退回的货物支付关税;货物在不同的自贸区中流转,同样免关税;自贸区的货物库存、商品和设备展示,也都不需要缴纳关税等等。
03
结语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主题在「消费」,但落脚点在「城市」,本质是回答如何提升城市能级的问题。
▼
产业创新巩固了纽约国际消费中心的地位
(来源:网络开放平台)
从产业发展的视角理解「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于中国有志于此的诸多城市都具备很好的借鉴意义。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15.37 万条内容 · 24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石楠:为治理现代化搞好城市规划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大家一直在思考,城市规划在当前面临很多挑战。过去若干年来,城市规划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增长和发展,或者说是为了可持续发展。今天, 怎样具体做好规划, 需要更加超脱一点的思考和判断。 1 治理现代化的内涵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定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