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工程造价 \ 造价筹划 \ 奇葩的工程项目审计,只会审减从不审增,法律也没这种明文规定吧?

奇葩的工程项目审计,只会审减从不审增,法律也没这种明文规定吧?

发布于:2024-06-06 09:51:06 来自:工程造价/造价筹划 [复制转发]

如果有人问,干工程那么多年,令你最头痛的一件事是什么?

我想十个人有九个都会说,干工程令自己最头痛的一件事当然是回款了,钱垫了活也干完了,但是款收不回来,你说头痛不头痛。

其实,除了回款,还有一件令工程人极为头痛的事就是审计,现在的项目审计,几乎所有的项目只会被审减,从不会被审增。

虽然没有哪条法律有明文规定工程项目审计只能审减不能审增,但似乎又像是早就已经被定义好了,成为了工程行业里心照不宣的事。

一项工程,少则能给你审减10%,多则能审减20%、30%,如果是财政类项目,还会进行二轮审计,审减金额可能会更多。

看着审定报告上那一连串的数字,对审计人员来说,可能仅是个数字而已,而对干工程的人来说,那可是一笔笔钱啊,谁会不心痛呢。

有人说,现在的工程项目就没有100%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来完成的,施工时偷工减料或者合同存在瑕疵,人家能找到漏洞肯定只能给你审减,怎么可能给你审增。

如果一个项目,从招投标阶段开始到项目竣工验收完成,全都符合要求,别人挑不出毛病,你就可以跟审计硬刚,否则自己手脚都不干净,你还有什么理由讨价还价?

现实情况是,有些活就算你做了,审计还是会审减,比如你要完成A这项活,必须要做B和C两项活,审计时人家只认A,而B和C会直接忽略将它扣除掉。

这都算好的,毕竟人家认了,其实,还有一种审计方式令人更为恶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词叫“淘宝价审计”?

什么是 “淘宝价审计” ,就是工程上用的材料不管你是通过何种方式购买,最后以淘宝最低价给你审定。

曾经做过一个项目,工程用材料品牌全部由甲方指定,公司认样认价从市场采购,完工后,审计方从淘宝询价,按淘宝最低价给你审定了。

公司找到审计沟通,对方的理由是,同样一种材料,网上只要一块钱,为什么你花了两块钱,所以只能按一块钱给你审定。

多次交谈无果后,公司找到业主方,最后由业主方领导出面才将审减金额找补回来,否则这个项目公司裤衩子都得赔掉。

类似的事就经历过太多了。

上有政策,下就会有对策,面对项目只会审减的情况,有人想出了一招,那就是报高工程量,有些隐蔽的地方多报一些工程量不就行了吗。

这是妥妥的把审计当傻子,到最后你会发现自己才是傻子,一旦被查出来又提供不了相应的证据,轻则被驳回,重则涉嫌合同诈骗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曾经某公司为了能少审一点,虚报了一些工程量,审计核定后认为出入比较大,经过核实认定虚报了工程量,最后给公司扣上了一顶虚报工程量套取国家建设资金的大帽子。

把公司相关负责人吓得不清,说项目上疏忽了搞错了工程量,赶紧找到甲方负责人让甲方帮忙协助解决,这个帽子可背不起。

最后,项目相关负责人连夜写报告找证据证明是由于疏忽导致上报工程量出错,紧接着就是更加频繁的检查整改。

真是千招万招尽是昏招。

如今的工程项目,每到审计必定审减,而最为讽刺的是,有些项目的审计居然是先审定审减额,再去审计项目,不知审减额到底是从何而来。

现在的项目审计,已经成为每个工程人的一个心病,每到审计阶段心都在滴血,看着数字前面的“-”,减掉的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有人实在看不惯,自己做的项目非得审掉一笔钱,选择与审计硬刚,最后的结果就是吃亏的还是你自己,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停掉你的回款。

你要问,这个事该怎么办呢,又该如何解决呢?

老话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其实,审计并不是菜刀,干工程的也不是鱼肉,只不过行业游戏规则已经形成了,你只能遵守。

所以,还能怎么解决,只能祈求审计人员体谅一下工程人的不容易,能少审减就少审减一点吧。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造价筹划

返回版块

3098 条内容 · 12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案例 | 是标书错误还是“故意的陷阱”?这个哑巴亏招投标人要避雷!

常常听同行朋友说 只要遇到招投标,造价人就会精神紧张,经常也会因时间短任务重带来一些低级的错误。   商务部门投招标的时候因标书限制时间,总是要加班加点去按要求完成。   很多人就忽视了核对清单表格上的计量单位,而用常规的套项或者补充市场价抓紧组价,完成投标资料,难免会出现错误的价格来。   那么造价人员实际当中会碰到哪些常规组价失误导致中标后的单项目亏损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