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工程造价 \ 造价筹划 \ 转包:招投标制度的头号破坏者,比串标危害更大

转包:招投标制度的头号破坏者,比串标危害更大

发布于:2024-06-03 13:21:03 来自:工程造价/造价筹划 [复制转发]

     

      当下,招投标监管机构对于围标串标的打击力度逐步增大,查处手段也逐渐多样化。然而,比起围标串标,我认为转包行为才是招投标制度的最大破坏者。

     我在《  招投标的本质  》这篇文章中,曾提到过知乎上一篇帖子的一句话“招标存在的本质不是公开竞争,而是问甲方:你调研了没有?给我们公开一个文件看看。别瞎搞啊小子,小心花了钱办不成事”,我觉得这句话非常准确的揭示了招投标的部分意义。无论如何,招标人公开出来的招标文件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因此经过招投标选出来的中标单位,即使不是最好,起码也能说得过去,不至于太差。

     然而,转包却完美地绕过了这一限制,彻底让招投标制度形同虚设。无论招出来的中标单位有多强都没用,因为最后干活的不是他。中标单位把项目层层转包,最后在实施交付的团队,跟当初招标文件要求的相差十万八千里可能都不止。更搞笑的是,某一地区的某一类项目,无论谁中标,最后干活的始终是那几个人。

     长此以往,大的公司就把精力都用在跑市场、跑人脉、招投标上来,无需在提高质量上花费太多心思。当社会的主要生产力量,没有把精力放在提高生产水平上的时候,生产力的倒退就必然发生。

     不仅如此,转包还会让GDP虚假繁荣,1000万的投资,最后产生1个亿的GDP也不是不可能。虚假的数字会让决策者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所以我认为转包的危害更大,因为它动了招投标制度的根本,让招投标彻底沦为了形式,变得毫无意义。而串标虽然在一定程度破坏了公平性,但是还能保证中标单位是符合招标要求的。

     说实话,我觉得真正的采购,在招标公告发布之前的市场调研就已经基本完成了,最后的招投标流程更像是一场验收,一场公开检验采购人之前调研成果的验收。所以,串标的危害,其实没那么大。

     与其花费这么大力气查处串标,还不如把精力放在查处转包与违法分包,不然有一天市场上的大公司都不去交付、社会的精英都去研究怎么投标、怎么跑市场的时候,我们就只能用第二等甚至是第三等的人才和资源去钻研技术,差距要越来越大呀!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造价筹划

返回版块

3113 条内容 · 12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关于EPC合同模式下材料设备采购的探讨

引言 EPC模式下合同的一大特点是:由中标后的EPC工程承包商按照所签订的EPC合同,完成项目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工作,并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工期、安全、资金等全面负责。该合同一般采用固定总价,合同额相对锁定,对超出合同总价的费用一般由EPC承包商自行承担。 也正是EPC合同模式在资源配置、综合效益、实务性等方面的优势,近年来该模式已成为国际大型项目所广泛采用的模式之一。该模式目前主要适用在投资规模大、 专业技术条件复杂、建设周期长,管理难度大的工业项目建设中。如:石油化工、水利水电、冶金、高铁地铁等大型工程建设领域。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