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深圳之眼”建造手札 × 中铁二局装修工程: 解密“费马螺线”流光溢彩的舞步

“深圳之眼”建造手札 × 中铁二局装修工程: 解密“费马螺线”流光溢彩的舞步

发布于:2024-05-30 23:06:30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复制转发]

   
 
▲流光溢彩的舞步  

 
2022年10月,岗厦北枢纽“深圳之眼”开通试运营,当清晨第一缕阳光顺着中心天井倾泻而下,地下空间与天空互文,在列车飞驰与人群抬首的瞬间。城市,在这名为欣赏的集体驻足里,积攒起属于自身的人情浓度。  

 
假若穿梭、换乘、擦肩而过不可避免地成为当代交通关键词。那么如何在“快体验”中塑建感官与心灵的缔结?装修施工过程中又有哪些故事?我们也许,能在岗厦北犹如阳光发散一般的天花线条与玻璃隧道中列车疾驰而过的身影里,找到些许答案...  

 

 
01.
 
超级枢纽  
岗厦北“深圳之眼”
 

 
岗厦北枢纽位于福田中心区,是深南大道与彩田路,城市东西与南北发展轴交汇点。作为深圳首个一次性建成的“五线合站”高效换乘枢纽,建成后将实现轨道交通2、10、11、14号线+1号线之间的客流换乘。其中站厅层作为共享空间旅客疏导意义重大。  

 
     
▲项目结构图 ? 中铁二局装修公司  
 
▲新闻联播报道  

 
提问中铁二局集团装饰装修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优化历时两年,而站厅层实际装修施工时间仅7个月,公建项目的设计优化为何如此重要?为还原天花“费马螺线”的数学美感,施工的重难点在哪?中庭轨行区防火玻璃系统是国内首次运用,有哪些技术经验可以分享?"      

     

     

     
02.      
身体作为媒介
     
参照、记忆、整合和优化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曾说:在许多方面,从事哲学和从事建筑研究一样,实际上更是从事自身的研究,即从事自我诠释,从事如何看待事物……  
   
若以游览者的个人视角走进这个美丽建筑,将首先途经下沉广场与夹层环廊。下沉广场作为建筑与地表的衔接,其绿化一直为各方重点关注,原计划采用足量回填土塑造斜坡景观,后在施工方——中铁二局装修公司的建议下改为更经济、安全的斜坡+立式分级绿化,规避滑坡风险同时,保障了原设计温和融入环境的诉求。此类优化还发生在户外连廊、附属建筑甚至路面石板厚度的讨论中。  

 
 
▲下沉广场之一  

 
“公建项目的施工更关注平衡,需要充分理解设计出发点而不止是设计形式,对成本和运维代价也要尤其敏感。施工不只是还原,更是命题创作。”——中铁二局装修公司  

 
 
▲夹层环廊 ? BLACKSTATION  
 
▲夹层环廊 ? BLACKSTATION  

 
“命题创作”还体现在夹层环廊与大厅衔接处、玻璃两侧天花的留缝细节。施工方为了避免物理阻断对天花的影响,刻意在环廊玻璃层内外保留6cm缝隙,并用直线条沿环廊框出。人脑会补足视觉上的微小空缺,达成原设计对优美曲度的极限追求。  

 

 
03.
 
环眺
 
独属“费马螺线”的数学美感  
 

 
走入岗厦北枢纽站厅层,目光受天空感召向上,纵横交错的天花造型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无数线条共同指向、有序靠拢收缩,最终抵达一扇直径9米的巨大圆形天窗。它犹如中心透视里视觉的灭点,引领观众经由透视空间步入深邃诗意的精神世界。  

 
 
▲站厅层 ? BLACKSTATION  
 
▲换乘区 ? BLACKSTATION  
 
▲站厅层 ? ShenzhenLOOK-Kail  
 
▲站厅层 ? BLACKSTATION  

 
“费马螺线”沿着建筑空间向外延伸,展现出无限宽广的图景。其类似雏菊、松果,其臂在每个旋转周期均以几何级数递增外扩的生长趋势,使得空间充满蓬勃生机。  

 
     
▲费马螺线  

 
如此复杂曲线要在整幅天花层流畅荡漾开来,施工难度不言而喻。总结下来有三:一是跨度大,“费马螺线”线条实际由无数曲、直方通规律拼接而成,再微小的偏差经过叠加,影响都是巨大的,更何况这是一个48×51.2米超大跨度空间;二是空间高,采光天窗到站台最高19米,吊顶距地15米,高空作业对工人的技术和心理都是考验;三是对圆难,这要求横竖纵轴线,多个方向精准定位,定时定点复核。  

 
 
▲换乘区 ? ShenzhenLOOK-Kail
 
 
▲换乘区 ? ShenzhenLOOK-Kail  
 
▲换乘区 ? ShenzhenLOOK-Kail  

 
为此施工方在深化阶段,即把转换层与主龙骨合并、优化为一。并与设计方密切沟通,在保证受力富余的情况下,主龙骨做半隐式排列(以天眼为中心向外沿射线布置),尽量隐于表面造型之下,副龙骨则沿线条交汇处有规律设置。为达到最佳隐蔽效果,甚至组织色彩专家“会诊”,最后确认灰色最有利于主龙骨的“消隐”。  

 
 
▲主龙骨放线 ? 中铁二局装修公司  
 
▲主龙骨放线 ? 中铁二局装修公司  
 
▲主龙骨放线 ? 中铁二局装修公司  

 
优化后龙骨对表面造型的影响明显降低,原设计中的天棚张拉网得以取消,一方面是对投资造价的节约,另一方面减少了未来设备检修的困难。  
   
另一个重大优化则针对天花面层——独创米字件连接单元,将原设计切割角度的问题转移到米字件自身加工过程中,成功把整个曲面拼接转化成了直拼,大大降低了现场拼装难度。  
   
最终用65种、约1.2万个米字定制组件,还原了“费马螺线”的独特数学美感。此科研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米字件结构 ? 中铁二局装修公司  
 
▲天花模型图 ? 中铁二局装修公司  
 
▲天花造型 ? BLACKSTATION
 

 
除以上科研筹备,本项目在落地施工中,亦是智能化建造的典范。从定位放线起便灵活使用三维扫描机器人、BIM建模、全站仪与人工复核等方式控制射线定位,更是创新性地把整圆拆分为8等份扇形,分别控制、提高效率、限制误差、确保对圆。  
   
值得一提的还有天花在降顶处的处理,远远望去犹如平静海面上的一条浅浪,“费马螺线”此刻犹如贴附在建筑表面的二层皮肤,或是一张由曲直方通编织的无骨缎料。  

 
 
▲天花造型 ? BLACKSTATION  
 
▲天花造型 ? BLACKSTATION  

 
而在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上,中央天眼直上部分,用铝板模拟出的方通拼接效果足以说明一切,1000多块菱形版面有序排列本就不易,施工方更用铝板做出与方通高度相同的翻边效果,保持了视觉连贯。  

 
 
▲天眼衔接 ? ShenzhenLOOK-Kail  
 
▲天眼衔接 ? BLACKSTATION  
 
▲施工过程 ? 中铁二局装修公司  

 
天窗则选择在绿化带内就地划区加工,夜间几小时内集中吊配到位的方式,把对地面主干道交通的影响几乎降为零。  

 
 
▲施工过程 ? 中铁二局装修公司  
 
▲施工过程 ? 中铁二局装修公司  
 
▲流光溢彩的舞步  

 

 
04.  
瞩望  
流经你我的城市活力  
 

 
头顶的惊喜说完,现在来说说脚下。也许你此刻已站在玻璃隧道的上方,俯瞰列车进出站全过程,猜想人群将去向何方。玻璃隧道的全称为轨行区防火玻璃系统,此次为国内轨道交通首次运用,它使得轨行区犹如一个动态艺术装置,得以被人群欣赏、感受。  

 
 
▲轨行区防火玻璃系统  ? ShenzhenLOOK-Kail  
 
▲轨行区防火玻璃系统  ? BLACKSTATION  

 
在建造方面,抗风压、抗震动、耐疲劳是对此系统的刚性要求。一般而言,地铁在行驶过程中会带来强大的风压,而14号线上行与下行对穿、中间以A类3小时防火玻璃隔开的设计方式,使得上下行列车交汇时,拱形区内犹如两个抽打方向完全相反的打气筒, 这无疑对建造提出了要求。而车站一旦投入使用,便是数年、每日数趟来回过车,抗震动、耐疲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轨行区示意 ? 中铁二局装修公司  
 
▲轨行区防火玻璃系统  ? ShenzhenLOOK-Kail  

 
在此部分的深化设计中,中铁二局装修公司充分发挥了自身调动、整合资源的能力,先后与3家防火玻璃领域知名企业就构造形式、节点进行了多次论证,结合众长,最后以远超安全保险值的标准完成了对此透明系统的开发。  

 
 
▲轨行区防火玻璃系统  ? ShenzhenLOOK-Kail  

 
为了验证理论成果的绝对有效性,又联合北京中科院下属实验室进行了1:1还原实验。甚至模拟验证内外玻璃破碎情况下,列车通行的安全性。  

 
 
▲施工过程 ? 中铁二局装修公司  
 
▲施工过程 ? 中铁二局装修公司  

 
现场基础钢结构涂料亦采用3小时防火涂料,在与玻璃系统龙骨的对接中,智能化建造方法再次发挥作用,精工细造、高效有序作为关键词,被无数双施工人的手,写在了项目的各方各面。  

 

 
05.
 
回首
 
建成是建筑的开始  

 
建筑是一个“过程”,当一个公共项目作品投入使用,走近大众视野时,人们受到明亮的、宽阔的、美的视觉经验感召,会节制自己的行为,朝着更有益于社会融洽的方向发展。历史河流中诸多优美空间的打造,除了是对时代价值的致敬,还因为文明的惯性,确实能够通过建造行为加以引导。  

 
 
▲流光溢彩的舞步  

 
而施工方对于设计意图的了解以及建造过程中关于后续运营的关怀,往往决定着设计优化的深度,也决定着建筑后续的成长是否顺利,本项目对于“模数化”和“装配式”的重视,“能用3种绝不用4种,未来才更好维保更换”,这大概是建造者对建筑、空间成长性最质朴的诠释。  

  • 加倍努力
    加倍努力 沙发

    学习了“深圳之眼”建造手札 × 中铁二局装修工程案例: 解密“费马螺线”流光溢彩的舞步,多谢了。

    2024-06-01 08:59:01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1.01 万条内容 · 27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都市圈中的空间解放,北京朝阳区东大桥办公楼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贸中心建成开始运营,以往冷清、残旧的建外、大北窑地带一下子集中了60%以上的外商驻京机构。此后,从中国大饭店到国贸商城,从建外SOHO白楼到万达广场,一座座地标建筑如雨后春笋。国贸,成为北京对外开放的第一站,也成为高频次举办国际国内重大会议及大型商务活动的首选。在经过了30年的发展,CBD在不断东扩建设,但城市的公共性在钢筋水泥的包裹下也在逐步流失。在各式各样高楼林立的城市核心区,一栋小楼,如何拥有自己的记忆点和独特的价值。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