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景观规划设计 \ 点绿成金的碳寻者 | 重庆碳金国际中心

点绿成金的碳寻者 | 重庆碳金国际中心

发布于:2024-05-24 11:50:24 来自:园林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重庆南岸区碳金国际中心总建筑面积接近23.17万平方米,是一个集多元主题商业、高标准酒店、超高层地标写字楼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其核心设计理念是在赋予项目鲜明识别性的同时,在立体空间上将空中商业环廊上引入绿色中庭,汇聚各路人流,形成循环绿芯。通过开放空间、通透界面等手段打造内外交融的公共氛围; 围绕绿芯,布置绿色主题的公共配套,传达绿色理念,鼓励绿色生活。
建筑效果图
塔楼内部垂直绿线南北贯通的连续通高空间
01
项目解读
本项目在具备区域位置优势的同时,也面临来自现状周边基础态势和自身地块条件的限制。用地西北侧被十里长江住区环绕,东南侧紧临雷士大厦、中讯大厦、能源大厦等,其中雷士大厦等地块处于建设停滞状态 ;经实地踏勘,现状用地已部分开挖,沿江面被 80m 高住宅遮挡,处于沿江第二排的位置,靠江不看江。
项目东、西两侧临市政道路,整体呈“L 型 " 城市界面 ;同时周边被住宅、学校、办公用地包裹。   因此,在项目规模有限以及外部资源不明显,需要挖局场地本身价值的条件下,如何结合上位规划定位及绿色建筑发展思路将其打造成为中国碳金融示范区,撬动西南绿色金融发展的城市商务商业地标,成为了本次景观设计的一个关键命题。
项目现状及交通分析
02
设计思考
对于本项目而言,需执行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 50-052-2020,并达到三星级绿色建筑强制性要求。结合场地消防、竖向、覆土厚度、空间尺度等限制性条件,整体景观的空间形态可发挥的空间并不多。
竖向分析
面对场地边界内外的复杂高差,对于与城市市政道路边界如何兼顾交通组织的同时更多的以城市街景的形象感、昭示性的角度去匹配“金融先行示范段”的综合性商务气质?
消防分析
空间尺度分析
结合消防硬化场地、局部屋顶及地下室空间覆土不够的情况下,如何满足现行三星级绿色建筑强制性要求?
03
设计策略
  空间而言,碳金国际中心结合场地不同高程的多空间形态,通过分层处理空间的方式,打造立体多元的景观空间,依托于场所功能需求打造多重景观形态形成不同业态下的多样化超链接。
空间层次的划分
空间层次打造策略
04
设计推演
  项目识别性而言,以“汇聚”为关键词,创造“汇人气,聚财气”的具有城市金融商务气质和国际视野的低碳总部办公基地。
结合“绿色地标,绿色循环”的建筑理念输出景观设计理念
结合“绿色循环”的建筑布局形式,提取设计语汇
从外至内的空间划分
碳金国际中心从绿色立体空间从发,为自身以及周边项目提供了明亮宽敞且多样化的视线通廊及市政界面,同时也创造出入口广场空间、生态绿谷的内部庭院空间和连接立体公共开放空间的流动路径。从项目周边到项目下沉广场,分级打造。既考虑了项目边界高差与市政空间无缝贴合,维持了街道的延续性,又结合场所内部属性将屋顶花园与下沉广场整体考虑,凸显形态的同时又与环境相容。
05
设计亮点
林荫金街——昭示性门户
结合周边现状与城市边界融合,形成城市街区的综合品质提升,强化周界的形象感。
契合当下引流的出行决策,口碑、网红流量、新奇社交成为一个综合项目必要考虑的因素,利用城市打卡地标、公共艺术引流导视呈现具有文化体验的巨大“流量场”。
综合考虑全面提升市政道路铺装、行道树、照明的整体城市街区品质
结合地形创造不同的行走体验,结合地面水景、梯步设置多样的休闲体验方式
带状铺装强化“流量场”的引导性,主题艺术装置的植入增加场所的趣味体验感
林荫金街——一级形象广场
该广场位于项目东侧,即是链接两栋超高层塔楼的开口,也是链接下沉广场的主要出入口位置,整体以形象水景、造型黑松创造前区空间的领域感。
东入口结合精致的形成轻奢礼仪空间
东入口广场林下空间效果--呈现具有商务气质的户外轻办公场景
林荫金街——二级形象广场
该广场位于项目南侧,紧临市政十字路口,既要满足市政交叉口最大化视觉界面的需求,同时需要解决内凹场地的形象界面。在设计中将铺装沿建筑方向延伸,强化整体横向界面的扩充感,对内外高差的处理利用水杉林纯林与草本地被消解大量硬质铺装、高差带来的僵硬感,营造松弛感的同时,利用植物成林的界面创造记忆。
南侧入口空间场以林下休闲,呈现具有商务气质的户外轻办公场景
碳金林谷——回归自然
以弹子石江岸石滩元素,结合高差打造碳金林谷,创造场景叙事性。
  中心下沉广场
下沉空间将景观与负一层商业紧密相连,创造出喧嚣城市的幽静环境,同时以景观的方式创造性的形成户外休息场所辐射更多的商业空间。
漂浮绿洲——屋顶花园
建筑塔楼通过框架双筒体系,一分为二,拉出空中开放共享空间,形成垂直绿线; 垂直绿线构建了风与光的通廊,利于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营造出生态健康办公环境。
建筑绿色循环构建
在建筑不同标高处的错动中创造出“漂浮绿洲”的屋顶退台花园。
屋顶花园设计概念
将自然景观从地面延续至空中,拉近了室内办公空间与室外自然环境的距离,消减了建筑体量对建筑周边外部空间的压迫感,增强了与城市的互动。
06
结语
碳金国际中心的整体设计在透彻分析理解周边环境、地块条件和设计任务的基础上,结合多专业的支持合作,以“汇聚”传达出开放、融合、温暖、安全的景观美学特征,旨在提升城市品质,表达友好城市空间。

碳寻绿色金融:点绿成金的碳寻者
世界因绿色而美好
绿色
是山般葱茏
是水般澄澈
是林般翠郁
是田般丰盈
是湖般潋滟
绿色是生命共同体
绿色也是碳金中心的鲜明底色

项目名称 碳金国际中心
业主单位 重庆市南岸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总监 张惟杰
设计单位 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 邹俊、邹光陶、蔡茜、曾翔春、靳阳、钟云健、张惟杰、彭璐、刘路、刘燕萍
获  奖 第十四届园冶杯市政景观奖银奖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25.17 万条内容 · 26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荣玥芳:大城市边缘区的乡村如何提升韧性?

  2024绿色低碳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大会近日在南京举办。在大会的“乡村振兴与和美乡村建设论坛”上,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荣玥芳教授的《大城市边缘区乡村社会-生态系统韧性提升对策探讨》报告提出,城市与乡村是共同发展,互为支撑的有机体,提升大城市边缘区乡村的社会—生态系统韧性,是当前空间规划领域应关注的重要议题。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其团队在北京北臧村镇巴园子村、青龙湖镇水峪村等开展了一系列乡村规划设计实践。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