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5-24 09:51:24
来自:工程造价/造价筹划
[复制转发]
在建筑工程领域,工程结算过程中常会有一个话题备受关注与热议,那就是“审减不审增”。 审减不审增 作为审价或者审计行业的潜规则,虽然没有法律依据,但很大程度上竟然也成了约定俗成。一般理由是甲乙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乙方对自己的账本最清楚,如果少报漏报,那就视为对该部分权利的放弃。
“审减不审增”是指审计方在工程结算审计过程中, 只关注减少工程造价的部分,而不关注增加工程造价的部分 , 通常不接受施工方提出的增补结算的做法。如果更通俗一点讲,就是在施工方已上报送的工程结算中,对遗漏的工程造价,比如遗漏的设计变更、签证等,且这些遗漏的工程造价未报送建设方,作为审计方只审核工程结算中多出的部分(审减),而对遗漏的工程造价却不给予调增(不审增)。
作为第三方,审计单位的收入往往与审减额度挂钩,导致其更倾向于“审减”,而非主动“审增”,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施工方对工程细节了如指掌,而审计方依赖施工方提供的资料,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审计方对“审增”持谨慎态度。
施工方在编制结算时,常有高估量的习惯,以确保利润空间,审计方的审减心理预期与此不谋而合,进一步加剧了“审减不审增”。
在工程审计过程中,出现了“审减不审增”做法,到底是否合理?答案取决于合同约定。
如果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工程结算审计采用“审减不审增”的做法,并且双方当事人都认可这种约定,那么这种“审减不审增”做法就是合理的。
如果施工合同上没有“审减不审增”的约束条款,作为审计机构应该按照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审计准则,对该增的就增、该减的就减。因为工程造价审计的目的是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若只关注减少工程造价的部分,而会忽略增加工程造价的部分,就会导致审计结果不准确或不公正。
◆1、加强沟通与透明度: 审计方发现漏项时,应通知施工方补充申报,通过正式渠道解决,增强透明度。
◆2、合同明确约定: 在合同中明确审计原则,减少灰色地带,确保双方权益。
◆3、法律途径 :面对争议,协商无果时,合理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4、提升专业能力 :施工方加强成本管理与造价编报能力,审计方提升审计公正性与专业性,共同促进工程结算的公平高效。
在进行工程造价审计时,审计人员应该遵循全面、客观、公正、独立的原则,根据施工合同的相关约定,对施工方报送的工程结算进行全面的审计,其中包括了增加和减少的部分。同时,施工单位的造价人员也应加强业务技能的提升,实事求是地配合审计单位完成工程的结算审计,当审计过程中出现出入时,应本着积极协商的姿态,消除分歧,使工程结算审计工作得以顺利进展。
遇到了一点小问题
内容不能包含下列词语
返回修改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