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钢结构工程 \ 钢结构博物馆生成记--周发榜,钢结构博物馆开馆7周年

钢结构博物馆生成记--周发榜,钢结构博物馆开馆7周年

发布于:2024-05-21 17:19:21 来自:建筑结构/钢结构工程 [复制转发]


编者按

钢结构博物馆问世后,“自带光环”

成为深圳市专业博物馆的代表

实现了中建科工建设该馆的初衷

今天是 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

也是 钢结构博物馆开馆7周年

公司公众号特发表一组回忆文章

其中周发榜馆长的文章系首次发表

文 / 周发榜      

不一样的梦想,结出不一样的果实。做钢结构博物馆,是王宏董事长的夙愿。2013年,他把企业带到了钢结构行业首位,这个馆的建设也提到了议事日程。  


接受重托,跨界摸索  

能够助王董圆梦,是我的荣幸。2014年,我多了馆长一职。我发现,公司有史以来最“矮小”(位于地下)的这个项目,难度不亚于我之前负责的大项目,因为,它没有标准,藏品也不知在哪,而中建科工的文化,不允许做事将就。  


除了学习,除了想得更周到一点、更细致一点,别无它途。  


我每到一地,就看各种博物馆,增加感性认识,同时寻找专业博物馆,与馆长交流。我考察学习的第一个专业博物馆,是北京交大校史博物馆,由原建设部总工许溶烈先生推荐并牵线,王董带队。这个馆的展陈面积不大,但策展布展很用心。该馆首任馆长张其坤先生成为我的启蒙老师,该馆也给我树立了一个标准:做博物馆,不求馆舍高大酷炫,但求策展用心用情。  


我不是没想过请教深圳博物馆等综合性大馆,但总觉得和他们差了几级层级。本馆有了雏形后,我才有了底气,请来深圳博物馆的专家给我们把脉。  


初期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拜访考察北、上、广、深的多个展陈设计单位。通过拜访考察,既增长了博物馆展陈知识,又知道了哪些单位可以为我们所用。  


当时的技术部负责人郐国雄(建馆期间改任绿建部负责人),是我最早、也是合作时间最长的搭档。公司得知中建集团董事长易军要来,要我和郐国雄做一个介绍钢结构博物馆的视频。在没有藏品、也不知道博物馆是怎么回事的情况下,我俩仅凭自己对博物馆的理解,和对钢结构博物馆的想象,在3天内弄了一个脚本,又在4天内完成三维动画的制作和反复修改。我还记得,易董已经在来项目的路上,而最后一版视频,也还在路上,最后视频早于易董5分钟送到项目。易董看了后,说不错。  


当时的企业文化部负责人周爱文,是我全天候的搭档。他长期加班,我不忍心再给他压担子,但是,企业文化部是主责部门,所以我不得不请他分担。  


“逆作施工”,建筑先行  

博物馆建设的程序是:拥有一定数量的藏品→策划→根据策划方案量身定做馆舍→布展。钢结构博物馆的实际建设程序是:建馆舍/策展/征集藏品→布展。建馆舍、策展、征集藏品同时进行,属于“逆作法施工”。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  


一,我们要挨着总部大楼建馆,只能在特定的位置、买特定面积的地皮,只能建在地下。也就是说,不管我们对博物馆有什么样的设想,只能在单层4500平方米的地下一层和二层做文章。  


二,博物馆与总部大楼要同步建设,因它们的地下车库相连并共享,而此时,总部大楼已经开工了,所以,馆舍建设不能等。  


三,等有了藏品再策划,来不及,所以,展陈策划和藏品征集要同时进行。  


四,钢结构都是庞然大物,无法入馆。而且,经典钢结构建筑大多“健在”,没法拆卸其局部。我们只能寻找其更换下来的构件、配件,以及相关的物件、图纸、著作等宝贝。所以我认为,可以模糊预留藏品的展示空间,不必等待有了确切的藏品后再策划、建设。  


可能正是因为我当时不太懂博物馆,加上深圳向来敢为人先,公司也向来擅长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我才无所顾忌地以野蛮的方式主持建设了一个博物馆。  


现在来看,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当时,我认为,征集晚清至1949年国内的钢结构藏品相对容易,征集工业革命至二战时期西方的钢结构藏品相对困难,所以,预留展柜时厚此薄彼,哪想到,我们马上就有了埃菲尔铁塔的铆钉。最大的遗憾,是我们这个博物馆没有临时展厅。  




 △埃菲尔铁塔铆钉

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由中建东北院承担。我们确定了下沉式广场和博物馆入口(穹顶)的方案,然后确定了四层地下室的功能和结构。我还记得有一天,总部大楼建设顾问、公司老领导李雪问我:“发榜,你看地下室的柱距定多少合适?”   


时任置业公司总经理于力海带领张帆、唐应红、王少岩、胡晓红、严明、孔祥明等人,为本馆筑巢。本馆土建、机电、穹顶、水景、照明施工单位分别是:中建三局三公司、中建四局安装、中建深圳装饰、深圳夺天工园林、深圳金照明。  


策展布展,唯恐不周  

展陈策划最关键,也最烧脑。展什么,怎么展,没有标准可循。但凡没有标准的事,结果有天壤之别。  


首先要明确本馆的边界和外延。当时公司内外有各种建议,我们最终决定将上游的冶炼和横向的造船关在门外,只说钢结构,只说建筑和桥梁。正是因为有这个原则,对于反映古代炼铁的幻影成像,我一度决定取消,是小伙伴们高呼手下留情,我才决定保留。


公司还有一些同事希望企业馆和行业馆合二为一,即使分开,行业馆也要突出中建钢构的元素。我想,王董的初心是为行业建博物馆,那么,行业馆和企业馆还是分开建设为好。同时,要保证行业馆有公信力。大家能发现,在博物馆里,“中建科工”四个字只在前言中出现过一次。我想,这个博物馆少一点功利目的,中建科工的形象会更高大一些。  


展陈策划的成果用展陈大纲(脚本)表达。起初,我让聪颖好学的小伙子陈阳尝试起草展陈大纲,陈阳很用心。在考察展陈设计施工单位的过程中,我看上了海外装饰公司的设计师李然光,他为了承接某著名钢厂的博物馆展陈工程,啃下了几本大部头,俨然冶金专家、冶金史专家。他不正是我要找的,既能旁通钢结构、又擅长博物馆展陈的专家吗?我决定请他执笔。李然光真的不错,第一稿,就把我们想呈现的内容表达得七七八八,还有展陈手段的建议。


在展陈策划(撰写展陈大纲)的过程中,出于严谨,我冒昧地对个别约定俗成的说法作了调整。例如,钢结构的优势,通常的说法是“轻快好省”,我觉得,四者不在一个层面,“轻”是物理属性,“快、好、省”是应用优势,是物理属性派生的。另外,“韧”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物理属性。现在大家看到的,是“轻韧-快好省”,其中“轻韧”和“快好省”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显示,讲解内容也体现了层次。拟在下次更新时改为“轻韧-快美省”,因为快、省都是好。  


我让周爱文为本馆构思两句话,并撰写前言,明确告诉他:这是给你机会。大家都看到了这两句:坚韧结构庇佑苍生,轻盈线条装扮人间。非常妥帖。可见周大才子并非浪得虚名。只有既懂钢结构、又有才华的人,才能得到这样的佳句。这两句话的背景墙,是表面做成锈蚀效果的钢板墙,我挑了中山纪念堂和布鲁克林大桥的图纸,丝印在上面。这两个工程分别代表了中外作品,也分别代表了建筑和桥梁。


 △钢结构博物馆序厅

经过九易其稿,展陈大纲基本确定,我们用它招展陈方案,上海凡高中标。我们又用施工图招施工单位,深圳艺博堂中标。以上过程几句话就交代了,但实际很漫长,也很受煎熬。  


施工前、施工中,我们又完成了大量的深化设计,对原设计也作了大量的微调。例如,设计师为了美观,设计了等量的横屏和竖屏,但大多数视频都是横式的,所以,面对已经安装就位的屏幕,我还是决定改掉几个。从展陈大纲到最终呈现,可以写一本厚厚的回忆录。  


时任人力资源部总经理的杨书华,在展陈施工招标阶段替我物色到有博物馆从业经验且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张利锋,担任执行馆长,大大减轻了我的压力。  


对深化设计和施工监理,我划分了责任田。  
序厅及互动厅:郐国雄、王贵成;  
历史厅:周爱文、李超;  
钢结构设计:陈振明、隋小东;  
钢结构制造安装:朱邵辉、李龙飞;  
钢结构三防两测:蒋官业、康永平;  
未来厅:李任戈、赵思远、冷翰宇。  
张利锋带着林晓添和曹震负责统筹协调。  

 △钢结构博物馆建设期间召开的碰头会议

众人拾柴,藏品可观  

藏品征集与展陈策划施工同步进行。  


靠谁寻宝?我们把任务分配给五个大区,同时提供藏品索引。我和周爱文、张利锋到每个大区“督办”。五个大区的“政委”姚晓东、朱瑜、温军、刘清泉、张世璞,很重视,把任务交给本单位办公室。葛眺翔、唐高永、周海林、李德敏、孙栋,带领各自的小分队四处寻宝。其中西部大区把责任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各项目,时任大区安监部经理高成子征集到泸定桥铁索,设计院院长郭金池、西安经理部经理段海,分别征集到珍贵史料。  


公司海归博士李任戈尤其威武,他把纽约世贸中心的最后一段残件收归本馆。有了这件藏品,我和团队的腰杆一下子直多了。由陈振明贡献的1922年出版的《国有铁路钢桥规范书》,也很珍贵。


 △ 纽约世贸中心钢构件残骸

以下这些小伙伴值得铭记:华中的许娴、陶蕾、夏利莹,西部的刘艺,北方的刘实、王娟、阳丽红、刘晓玮,华东的曹美娟、须子鸣、周梦兰、李昊、陶萍萍,华南的张开明、朱晓乐……  


开馆之后,各单位征集博物馆藏品成为一项经常性工作。今年5月10日,中建钢构(北方)的党委副书记张红发来好消息:我现在已征集到天津金汤桥的原始构件(距今118年)。  


各方相助,玉成其事  

建馆过程中,时任总经理马义俊和总工程师戴立先对我的帮助和鼓励很大。马总对我所有的请示都秒回,有一次在全司的大会上说,公司有很多微信群,最活跃的是博物馆群。这是我在建馆过程中,得到的最宝贵的精神鼓励。展陈组的大部分成员,来自戴总分管的部门,戴总还亲自替我把关,纽约世贸构件的保护方案,就是他主持制定的。开馆之后的一天,戴总对参观的客人说:“这个馆由我们公司的周总负责策划并建设,周总是因相信而看见。”  


公司各领导、各部门、各单位,以不同的方式对本馆的建设给予了宝贵的支持。  


深圳市舍得在寸土寸金的后海辟出多块文化用地,让本馆有机会生于“豪门”。  


从中建集团到国务院国资委,本馆一路绿灯。  


建馆工作得到了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及其钢结构分会的全力支持,得到了社会各界和许多人士的热心帮衬。  


在拜访陈绍蕃、蔡益燕等钢结构专家时,我领略了民国知识分子的风范;在请教张其坤、蔡惠尧等博物馆专家时,我感受到了文博大家庭的温暖。  


建馆始终依靠中建科工的广大员工。例如,序厅里的那根柱子,是戚霖、宋克两位设计师提供的包装方案。试运营的前夜,法务部的小伙子艾先良协助各项准备,与张利锋通宵达旦。在前期编写展陈大纲、后期审核图文内容时,我时常要为某个说法、某个事实,向身边或千里之外的同事求证。从李龙飞所写的《我与钢结构博物馆》一文看,他也“骚扰”过十几位同事。限于篇幅,这些同事难以一一列示。  


本馆位于地下第二层,展陈施工一直是“暗箱操作”,无人打扰,也不知观众的反应。在收尾阶段的某一天,我接到了公司市场总监蒋礼的电话:“我现在带着韶关的客人在博物馆。我必须马上给你打这个电话!感谢你为我们做了这么好的一个博物馆!”电话那头的蒋总,有点激动。这是我三年多来第一次收获对博物馆工作的肯定。


 

倾情奉献,可爱战友

奉献,是隐藏在钢结构博物馆中的两个大字。本馆不仅免费对公众开放,建设过程也饱含奉献精神、志愿精神。无论是展陈策划团队成员,还是藏品征集团队成员,大家都是利用本来就不多的业余时间工作,且没有一分钱报酬。专职人员的压力也很大,从2013年9月到2016年8月,整整3年内只有一名专职人员(先是陈阳,后是张利锋)。  


而我受王董影响,喜欢吹毛求疵,说好听点,标准有点高。有一天,大伙儿说第一批模型做好了,还行,请我去看看。我来到模型厂, 一眼发现悬索桥的弧形主缆最低处,是一段直线(叠加在桥面上),立即就不乐意了,要求返工。也有一次差点错怪大家。我在审历史厅的上墙文字时,发现金沙江大酒店的英文写的是JINSHA HOTEL,这不是漏了JIANG吗?正要责备同事不认真时,发现照片上显示的酒店英文名,就是JINSHA HOTEL。



 △ 检验模型

要求严,但没有物质激励,团队成员也不归我考核。我反复画这样一个饼:我不能给你们什么,但是请相信,这个馆一定会带给你们荣耀。不知道大家是相信了,还是压根儿不信,全靠觉悟支撑。总之没有怨言。  


李龙飞写的《我与钢结构博物馆》,介绍了朱邵辉带领他呈现钢结构制造安装版块的过程,可以看出,团队成员是多么用心。其它版块也一样。告诉各位,介绍经典工程的视频,畅想未来世界的大片,孩子们爱玩的架桥、爆破等游戏,分别由周爱文团队、李任戈团队、郐国雄团队主导完成,外包单位只是提供技术支持。馆内有座钢桥,钢桥顶面和侧面无法现场涂装面漆,我们为此开了个专题会,最终采纳了蒋官业的方案;透明屏对八大结构形式如何介绍?我们也为此开了个专题会,最后由陈振明定调。为保证英文质量,张利锋延请了同济大学两位专攻工程英语的老教授承担翻译工作,他本人承担了全部英文的审核工作。  


建馆期间,我个人每年的考核结果都靠后。当时,我分管品牌、文化和合规、法务,我分析,不是工作没做好(陆建新一步一步走到全国人民面前,公司的法律案件金额与营收之比低于兄弟单位),而是因为,大多数领导的担子比我重,尤其是扛指标的领导。另外,博物馆没有给我加分,因为大家还没看到它。分析之后,我的选择是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记得2017年年初,时任审计部总经理贺元发几次恳请我和他到武汉,要武汉站项目的尾款(贺是武汉站项目商务负责人),说实话,我作为项目第一责任人,收款责无旁贷,但当时博物馆正在收官,我确实走不开,只能给他出点子:把这件事压给顾同虎。后来顾同虎把钱要回来了。  


开馆之后,张利锋带领贺晓光、孙茜、林晓添、刘敏等人具体负责运营。通过编写专著和科普读物、组织研学活动、举办讲座、举办小型音乐会、举办“小小讲解员”等活动,博物馆的价值得到了彰显和提升。  


中海物业为本馆提供了优质服务。赵小萌、王雪梅、黄璟、蓝玉琴、刘昕彤、谢月、侯诗、梁彦韵、潘施、冀可可、张玉、钟奕敏、何晓峰等美女帅哥,先后担任客服和讲解员,是他们,让博物馆变得生动,我相信,与博物馆的这段缘分,也一定是他们心中的珍藏。  


本馆在征集、典藏、陈列、研究、社会教育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且永远也做不完。  


在最初讨论展陈内容时,考虑过安排《钢结构人物》,由于标准难以把握,放弃了。


但是,我脑海中时常出现的,是罗布林父子和艾米莉、埃菲尔、吕彦直、茅以升、陈绍蕃……鲍广鉴、陆建新、顾磊、陈振明等钢结构大师,以及王宏、吴红涛这样的行业领军者。是他们,托举了钢结构,也是他们,让钢结构博物馆一点也不冰冷。
 


二〇二〇年五月第一稿  
二〇二四年五月第二稿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钢结构工程

返回版块

46.45 万条内容 · 112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影响高强螺栓抗滑移系数的因素,板面处理方法和母材强度级别

1.板面处理方法 抗滑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板面抗滑移系数μ,与板面处理有关。尽管是同一方法的表面处理,试验结果也有较大的误差,例如:同样是喷丸处理,因磨料(丸)的材质、粒径、喷射时间、磨料更换比率等的不同,滑动系数有较大差别,难以用物理常量表示。各种表面处理的滑动系数如表1所示。 (2)母材强度级别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