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城市规划设计 \ 新旧融合:UCS环球创意广场

新旧融合:UCS环球创意广场

发布于:2024-05-15 14:21:15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UCS环球创意广场——通过重新定位,打造一个开放、与城市充分互动的社区活力中心。



 

01

 更新背景 


UCS环球创意广场城市更新项目地处北京望京核心区域,更新范围约5万平方米,占据一栋7层建筑的地上1-3层以及地下两层,更新前为大型超市沃尔玛租用。受到早期整体规划的影响,该区域一度经历集中型商业的供应高峰。随着望京区域整体规划格局、产业环境和人口结构的不断发展,区域内大量同质化的集中型商业亟需升级转型,以适应社区对于更具人文特色、更加开放、更具创新性的办公项目的需求。


▲改造前 



02

 设计挑战 


整栋建筑地上共七层,分属两个业主,其中1-3层为本项目的更新范围,4-7层为另一个产权归属。如何在不改变部分建筑立面,在不影响顶部四层租户正常办公的同时,打造统一的建筑语言,将新的设计与现状结合是设计之初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另外,现有建筑楼板进深过大,大卖场特征的竖向交通外置,也使得建筑缺乏自然光源。


▲部分立面不可改造

▲改造前平面

▲改造后平面 



03

 设计策略 


设计之初,设计团队认真的思考并探索未来社区的生活模式,创造性的选择“LINK链接”作为UCS的更新主题。链接,代表新与旧的链接、历史与现在的链接、现在与未来的链接、以及人文和周边共生的链接。设计团队力求通过对项目内部空间的重构、商务与配套服务功能重组,将办公、休闲、文化、商业有机的整合在同一建筑空间中,将UCS环球创意广场打造成为集“Link Work, Link Play, Link Life”于一体的未来商务社区。


▲设计策略分析 



04

 空间营造 


设计上创新性的运用“Townhouse联排”理念,将大面积的楼板平面进行切分,营造灵活的租赁空间的同时,为租户提供独立的办公入口大堂以及位于主要大街的独立地址。建筑上部的四层空间不能参与改造,为保证下部三层内部进深较深空间的采光,经过反复设计研究,设计团队对内部结构进行开洞,通过人工采光为这些大进深空间提供“感光第三空间”,增加了不同楼层之间的连通性,并且营造了有助于身心健康的空间环境,为入驻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营造舒适的氛围以激发创意。



▲人工采光天井

▲独立办公大堂 



05

 立面语言 


立面设计强调新旧融合,在不干扰现有租户使用的同时,最大程度营造统一的建筑语言。设计团队利用外挂幕墙方式,在原立面比较封闭的核心筒部位,采用肌理丰富的立面语言以及暖色调金属幕墙,营造舒适的近人尺度。依据外立面设计语言逻辑,玻璃幕墙和实体墙的体块分区规律,在石材缝隙内设置灯带,向内照亮内层实体墙,增强夜间肌理效果。

 

▲立面分析

▲幕墙细部处理 



06

 社区激活 


UCS环球创意广场城市更新项目通过打开城市交互界面,成功的将内向堡垒型集中型商业业态,转变成为开放的、与城市充分互动的社区活力中心。更新后的商业业态不仅可以满足本物业的配套需求,更承担起了周边办公、居住人群的商业服务配套功能,为周边社区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激活了片区的商业氛围。室外景观布局着手于梳理建筑空间入口与城市交通的关系,延续建筑提出的“Link链接”理念,将项目与城市整合、连接,开放的室外广场,为周边人群提供休憩、活动场所空间,起到导引并融入人流的作用。


▲分析图

▲开放的室外景观广场 



07

 前后对比 



  • lijiawei411
    lijiawei411 沙发

    UCS环球创意广场城市更新项目地处北京望京核心区域,更新范围约5万平方米,占据一栋7层建筑的地上1-3层以及地下两层,更新前为大型超市沃尔玛租用。受到早期整体规划的影响,该区域一度经历集中型商业的供应高峰。随着望京区域整体规划格局、产业环境和人口结构的不断发展,区域内大量同质化的集中型商业亟需升级转型,以适应社区对于更具人文特色、更加开放、更具创新性的办公项目的需求。

    2024-05-27 16:31:27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15.38 万条内容 · 24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从基础设施到都市生活——高密度城市地区既有铁路用地综合开发解读

轨道交通设施特别是区域性铁路运输系统,在为城市提供高效便捷联系服务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穿越城市核心地区,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对城市空间造成严重的线性割裂。受自身单一的服务对象与功能限制,铁路用地除站点之外的设施空间与城市其他空间互动极少,是道路交通和人流的孤岛,其线性空间不可避免地阻碍着相邻地区间的交通、功能联系,破坏片区整体的景观空间序列。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轨道交通设施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备受关注,但理论研究与实践主要关注客流量汇聚的站点周边开发现象,如站城一体化开发与公交导向开发。为满足高密度发展城市地区不断增长的人口与经济发展需求,20世纪八九十年代,占据着城市大量土地资源的铁路轨道及其配套设施用地上空“空间资源”的“获取”与复合使用开始得到关注。目前相关的实践与研究主要着眼新建城市轨道系统,如香港、北京、深圳等地新建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实践,重点关注该类项目的上盖开发技术问题[和土地价值的捕获机制,对于占据着更大规模土地资源的既有区域性铁路用地的实践与研究仍较少。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