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神秘的千年古建:一年只见几面

神秘的千年古建:一年只见几面

发布于:2024-05-13 16:00:13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华夏历史悠久,流传给后人无数文化财富,其中在建筑上的造诣更是令世界惊叹。各朝各代的建筑虽有些许不同,但基本根据建筑建造技艺传承发展,且有一个显著的特征:依地理环境建造,建筑在建造上与自然统一。有的建筑历经千年,周围环境千年间变化,依然屹立不倒,甚至和现代的自然景观形成了奇特的景象。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原星子县)紫阳堤南二里鄱阳湖中心,有一 落星墩 ,又名落星石,亦称德星山,于宋代开始在其上修建建筑,明代加建亭台楼阁,但不少建筑历经沧桑还是消失了,如今只剩一座牌坊、一间禅院、一个观景台以及一座古塔。     但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并不是全年可见,它们常年浸泡在湖水之中,只有在枯水期,湖水退去,才能见到这些古建筑。     所以也成为了神秘的古建筑,一年中只有湖水退去,才能看到湖中心屹立的千年古建。


落星墩(图源水印来自九江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官网,仅用于学习交流)          

落星墩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城南三里的鄱阳湖的湖中,它是一座小小石岛,高若数丈,纵横周回大约百余步,总面积不过1800平方米。高程21.8米。汛期四面环水,枯水季可步行至其上。


形如星斗乍看像是浮在水面,传为坠星所化,宋人 蒋之奇 有“今日湖中石,当年天上星”的诗句形容。郦道元在《 水经注 》中载:“落星石,周回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日有星坠此以名焉”,星子县便因此而得名。      


五代时,落星墩被封为 宝石山 ,宋初曾在其上建亭院,历代都加以维修,明代又加建亭台楼阁,如浮玉楼、玉京轩、岗漪轩、清晖阁等。湖中景色十分秀丽自在,十分符合田园诗人陶渊明当年“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的归田情景。      


王安石、黄庭坚、朱熹游此皆有题咏,王安石诗中所形容的“万里长江一酒杯”更是千古传名。


传说五代有位皇帝老儿,赐封它为“宝石山”,并捐建“福星龙安院”于石上。


落星墩(图源百科,仅用于学习交流)


落星墩屹立千年,无论周围环境怎么变化,洪水来临,它都未被摧毁,有研究说明本身是沉积岩构成的岛身,以及石头砌起的围墙,有抵御风浪侵蚀的作用,所以才造就了千年不倒的落星墩。小岛每年随着鄱阳湖水位的涨跌,半隐入湖水之中或暴露于退水后的湖滩之上,远看像湖水中的盆景,是鄱阳湖区著名的地质奇观和旅游景点。


受鄱阳湖水系和长江洪水双重影响,高水位时间长。每年4~6月,湖水位随鄱阳湖水系洪水入湖而上涨,7~9月因长江洪水顶托或倒灌而维持高水位,10月才稳定退水。水位年变幅大,最大达9.59~14.85米,最小为3.54~9.59米。鄱阳湖各站多年平均水位11.36~13.39米,最高水位20.55~20.71米,最低水位3.99~10.25米,多年最高最低水位差10.34~16.69米。有77.8%的年份最高水位发生在6、7月份,79.3%的年份最低水位发生在12月和1月。所以落星墩的出现要在水位低的枯水期。目前,鄱阳湖水位持续上涨,鄱阳湖已正式进入丰水期,落星墩又一次四周被湖水的环绕,形成四面环水的独特景观。未来可能又将浸入湖水之中。


在湖中的落星墩(图源百科,仅用于学习交流)      


如今落星墩岛上仅有一座牌坊、一间禅院、一个观景台以及一座古塔。和之前记载的历代修建建筑不同,宋初建亭院,明代加建亭台楼阁,浮玉楼、玉京轩、岗漪轩、清晖阁,这些建筑历尽沧桑残存无已。如今留下的建筑,长期浸泡在湖水中,颇有些破败感,不见昔日繁华,也不见文人骚客中的美景,但坚挺伫立在湖中心的古建筑,历经沧桑感仿佛又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它让人们知道,曾经在这片湖面上,历史留下了它的痕迹。


每年的十一月带来年的四、五月份是鄱阳湖的枯水期,湖水会渐渐地褪去,一直到烟波浩荡的湖水,变成一片壮阔美丽的草原,落星墩才会露出它的真面容,枯水期可以上岛,走上岛中,可见禅院大门落锁,但通过窗户间隙依稀可见曾经的生活痕迹。禅院两侧有阶梯可通往位于禅院中间的平台,在此远眺可见远处鄱阳湖的主要航道船来船往,近处草原绿洲茫茫一片,不时还有候鸟飞过。七级宝塔是落星墩上的最高建筑,内部有楼梯可达塔顶,但塔内楼梯狭窄,仅可供一人通过,登至塔顶依稀可见已经蒙灰的禅文印刻在墙上。


落星墩古建筑(图源百科,仅用于学习交流)      


这座古建像是被人遗忘的神秘历史角落,周围的湖水仿佛是巨大的幕布,在特定的时间的拉开帷幕,等待那些追寻历史的人上岛探究一番,之后又会谢幕,等待下一年的帷幕拉开。历史变迁在大自然规律中上演着它的历史剧,一塔、一庙、一阁、一亭这些古建筑便是这场历史舞台剧的主角。等着追寻历史痕迹的观众们前去观赏这个神秘的历史剧,对望的五老峰和周围的鄱阳湖美景,似乎天然的融合成为了这场历史剧的布景。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2 万条内容 · 15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远虑”

图片 | 来自网络         原创整理 | TOP创新区研究院,FTA建筑设计事务所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