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蓄积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在近日举行的“2024(第二十二届)水业战略论坛”上,素以“中国水安全专家”驰名的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给出了自己的解读——在 “创新引领 智绘未来”主题演讲中,粤海水务副总工程师赵焱代表公司发出“粤海声音”: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高效蓄积新质生产力也必将成为新时代水务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蓄积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在近日举行的“2024(第二十二届)水业战略论坛”上,素以“中国水安全专家”驰名的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给出了自己的解读——在 “创新引领 智绘未来”主题演讲中,粤海水务副总工程师赵焱代表公司发出“粤海声音”: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高效蓄积新质生产力也必将成为新时代水务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赵焱
随着两会后“新质生产力”成为经济界的热议话题,水务行业也面临着从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转变。结合粤海水务高质量发展实践,赵焱认为,新质生产力不仅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还需要加强资源配置,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水务人的核心要务是兴水利民。水务企业需要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发展智慧新业态,蓄积先进生产力。同时,坚持绿色发展底色,注重绿色能源的使用和服务的升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粤海水务作为广东省的国有企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服务大局、把握机遇、顺势而进。目前粤海水务已经形成了立足广东、面向全国的开放式发展格局,业务涵盖原水、自来水、污水处理、水环境综合治理、清洁能源、科技服务等多个领域,在全国17个省级行政区投资运营水务项目110个,服务全国1亿人口,水处理体量规模接近5900万吨/天,业务规模、营收利润均位居行业前列。
新时代背景下,粤海水务聚焦新质生产力,结合高质量发展实践,提炼出四个“行动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不仅代表了粤海水务过去的成就,也指明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粤海水务始终将安全置于首位,这体现在水量和水质两方面。
在水量安全上 ,粤海水务在“五纵五横”水网主骨架中,承担起了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东深供水工程和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后续优化工程“四横”的建管重任,每年原水供应能力超70亿吨的体量,为港深莞、粤东、粤西等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用水保障。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
在水质安全上 ,作为集团化管控企业,粤海水务运用智慧水务技术,建立全面水质保障体系,实时监控水质状况。同时,集合集团内的高端人才资源,成立专业检测团队,不断提升差异化水质检测能力。目前,粤海水务在水气声渣固废这些方面,检测能力已超1000项,并在保障自身水质安全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业务,为整个行业提供水质保障服务。
在创新维度,粤海水务尤为重视管理创新。 公司明确了“做优存量、做大增量”的总体思路,并结合下属公司实际情况,构建了明确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旨在激发人员内在动能,防止盲目扩张,确保效益与规模均衡发展。
具体实践中,粤海水务强化“一把手工程”,实行严格的任期与契约化管理,推动管理层级能上能下,普通员工能进能出,建立起精简高效的组织架构。通过深入推行“三精”(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经营精益化)管理,改革措施得以细化落实。
过去三年的改革成效显著:经营规模从2020年末的3583万吨/日提高到2023年末大约5900万吨/日;业务版图也在不断扩大,从14个省区扩张到17个省区,服务人口超过1亿人;资产规模整体翻了一番,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有显著增长。通过管理创新有效激活了发展动力,形成了企业有发展、经营有成果、员工有收获的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
粤海水务高度重视业态创新 ,着力在传统水务基础上挖掘科技研发、环境检测、智慧水务等高附加值领域,旨在既满足自身建设发展,又将相关业务服务产品化并向外输出,为整个行业提供服务。目前,公司已在产业链上成功构建以核心业务为主导,向创新、智慧、环境检测等领域有效延伸的多元化服务体系,能够为行业客户提供一体化与专业化的解决方案。
粤海水务在管理创新和业态创新的基础上,扎实推动技术创新 ,以水务自身生产需求及行业共性问题为指引,聚焦原水预警与水质保障、管网漏损控制与管理、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智慧水务等关键环节的技术难题,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关键产品、材料及工艺等研究,通过成果示范应用,有效帮助水司实现优化改造、降本增效。
例如,针对原水运营中藻类超标问题,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发出水库除藻无人船,实际应用效果良好。为满足部分用户对更高水质的需求,研发了小型优质饮用水设备、巡检机器人等。这些设备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紧密对接实际生产与客户需求,实现技术到产品的转化,为绿色低碳水务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智慧水务建设因各家基础和理解不同而有所差异,传统水务行业在这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粤海水务制定了以“1+4+N”为主的数字化转型规划,旨在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并打造行业领先的智慧水务解决方案。
在此过程中,粤海水务以打造智慧生态圈为目标,已建立智慧水务平台——深圳市科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该平台发展迅速,其成果也在香港、宁夏等多个地区进行了应用,效果显著。
在软件产品方面,粤海水务针对原水、自来水、污水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开发了原水智能调度系统;结合自来水水厂节能降耗的需求开发了精准曝气、智能投药等工艺智能控制系统,并在粤海内部的水司以及外部的自来水厂、污水厂进行了应用;针对用户和政府关心的水质安全保障,开发了水质预警管理系统以及水体异味快速识别系统等,提升水质监控预警能力,保障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全过程水质安全。
南沙黄阁水厂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打造“智慧水厂”
在智慧管网方面,粤海水务研发国内首款漏损闭环处理的专业漏损管理系统,解决水务企业分区物理漏损管理难题;建立供水管网交互式动态建模系统,实时评估管网运行状态,快速定位爆管位置。以上软件系统已在内部几十家水司应用,每年节约水资源大约4700多万吨,相关成果也进一步向行业内推广应用,在香港、银川等地也取得了显著效果。
智慧客服系统则提高了水务服务标准,实现线上业务办理,优化营商环境。不仅如此,通过提供工程、生产、管网、客服多位一体的“智慧水务”产品与服务,粤海水务开启探索无人水厂运行模式,实现原水、净水、污水全流程数字管控。
粤海水务在软件开发之外,还研发了配套硬件产品。围绕水务生产建设需要,研发边缘计算网关、智能RTU、二供智能控制柜、智慧工地生命体征监测产品等高附加值设备,形成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构筑粤海智慧水务核心竞争力。以广州南沙黄阁水厂工程为例,项目实现了从源头到龙头的智慧水务一体化示范应用,成功打造了“取-制-输-用”全流程数字化运管能力。
生态是做任何一项工程都要首先考虑的一个关键词,以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为例,在整个项目阶段,粤海水务秉持生态建设理念,实现了少占地、少拆迁、少扰民目标,使长距离输水工程成为生态工程。
近年来,粤海水务贯彻落实发展绿色新能源的重要部署,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探索开拓清洁能源产业,积极打造“低碳水务”绿色发展新模式,目前已在分散式光伏发电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年均发电量超过4400万千瓦时。
鉴往知来、与时俱进,这是粤海水务始终坚持的发展理念。赵焱表示,站在过去看过去,可以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未来发展的动能与动力。在新时代背景下,以未来视角审视当下,粤海水务明确以绿色发展为核心战略,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持续提升服务品质,与业界共同推动行业进步,积极贡献“粤海水务力量”。
主题发言环节结束后,赵焱还代表粤海水务接受了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湖南大学兼职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客座教授、沈阳工业大学客座教授薛涛的互动访谈。针对“在高质量发展大方向下,如何理解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智绘’是否是未来重要的抓手之一?”的提问,赵焱表示,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下,企业的新质生产力主要包含两方面内涵:一是强化顶层设计,优化资源配置,集中优势的资源和力量进行科研创新的突破以及产业链的升级,为先进生产力的形成蓄积力量;二是坚守绿色发展的底色,将安全、生态理念贯穿于发展全过程,大力研发绿色生态技术,推广相关设备应用。“智绘”被视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之一,它超越了传统水厂数字化转型的范畴,强调以人为本,深度融入人的智力与智能。一方面要从顶层增加人的心治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增加创新过程中的智力投入,以此来实现和带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38 万条内容 · 1445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财政部:将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纳入专项债支持范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4月22日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国库司司长李先忠、预 算司司长王建凡出席发布会,介绍2024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并答记者问。会上,王建凡表示, 2024年,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不断优化调整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将更多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领域纳入专项债券投向领域,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新思维、新思路,具有启发作用,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