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与城市共生
医院作为治疗疾病的空间载体,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如同生物机体内的异物,这种 天然的异化深深植根于社会 。
医院建筑能在多大程度上介入并参与城市公共生活,尤其当医院与城市这两个复杂系统的边界互相侵入、发生重叠时,这一交叠的“模糊地带”是否存在新的空间可能性?
本文分享的四个项目, 通过“ 共享、渗透、网络、枢纽 ”的空间操作策略,重新建立医院与城市的共生关系。
01
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改扩建
设计手法 —— 共享:叠合时空
设计利用新楼和老楼之间的“缝隙”发挥对公共空间的想象,立体“T形”公共系统成为城市与医院的连接纽带。
▲立体“T形”公共系统
项目在 垂直与水平空间维度上将城市街道与医院广场有机整合 ,形成一个彼此连续的整体。
垂直方向上,色彩斑驳、层层后退的方盒子在形态上类似于魔方, 方块堆叠带来的跌落感强化主入口的空间暗示 。
块状跌落的 态势 在水平方向上延展为“ 漂浮的构筑物 ”,散落在具有阶梯高差的院前广场与城市街道上。
结合医院8h/24h〔门诊(医技)/住院〕的运营模式,在紧张用地中实现 白天“医院门诊广场” 与夜晚 “城市公共广场” 两种状态的切换。
白天,伞状构筑物创造出斑驳的阴凉,人们经由入口广场进入或离开医院。
▲白天的医院广场
夜晚,伞状构筑物的灯光亮起,人们经由城市空中天桥或街道漫游至此,驻足感受材料、光影、空间共同带来的丰富视觉体验。
▲夜晚的城市客厅
时间与空间的互补性在项目中被充分放大,“共享”的概念从空间维度拓展到时间维度,这恰恰契合高密度现代城市的空间特征。
新的公共空间载体使医院外部空间不再仅仅服务于医疗功能,而是 有可能成为一系列具有差异性活动事件的空间框架 。
02
设计手法—— 渗透:织补互融
基地南侧面向高密度的城市环境,北侧背靠公园和茜坑水库。周边的住宅区已然隔断城市与山体公园的生态联系。
设计者将妇幼保健院和公共卫生中心放到一起统筹设计,
重构都市与自然的公共关系
。
妇幼保健院和公共卫生中心分别以一大一小两片叶子的形状落于场地上。
中间50m宽的绿带是景观与交通的复合载体,具有
双向渗透
功能:
地面是自然向都市生态延伸的公园;地下是城市向医院交通过渡的接驳岛。
为了使绿带地面之下的落客接驳区获得尽可能多的自然采光,“光墙”与“光井”成为公园设计的重要装置元素。
这些装置高度遵循儿童的身体尺度与行为,攀爬、滑行、探寻、躲藏……儿童与自然、儿童与伙伴的种种互动都可以在此发生。
中央绿带以一种“
人工的自然
”的渗透方式模糊了医院与城市之间的物理隔阂,使医院重新成为公共城市空间的一部分。
03
设计手法—— 网络:内外同构
设计构思具有明晰的功能主义特征,主次街的组织方式及模块化的功能布局使医院的
空间
结构简洁而清晰
。
中央28m宽的医疗主街两侧布置门诊和医技空间,通过与主街垂直的两条次街连接起住院区和后勤区。
项目因
避让候鸟飞行路线而限高30m
,导致一期建筑铺展开来的体量几乎占满街区。
设计在延续原有网络化的逻辑基础上将具有城市街区特征的空间结构
“内化”
进医院,即主街继续延展医疗资源,为次街赋予并强化商业属性。
港大医院内部的城市性特质与外部的城市公共空间形成良好的互馈:
网络化的医疗街区满足超大规模医院多中心的功能诉求;多节点的街道与城市形成若干“接口”,实现医院与城市
高效率的物理交换
。
患者、医护、访客穿梭其间,仪式化的治疗场景与世俗化的生活场景横纵交织,共同构成微缩城市的生动图景。
真正打破医院与城市之间无形的围墙,医院不仅是治疗身体的空间,更是
以日常的方式疗愈心灵
的场所。
04
设计手法—— 枢纽:流通复合
方案探索了一种
复合化的设计策略
,创造性地将地铁站厅、出租车落客接驳、下穿市政路、医院门诊入口大厅、商业服务配套集成设计。
新的城市客厅比起传统医院入口门厅具有多重的解读意义:
它是医院与城市交通便捷的
转换节点
,同时服务于病患与市民;
主入口巨大的雨棚在形式上脱离于医院主体建筑,在城市与医院之间创造出
“过渡空间”
;
下沉庭院作为空间暗示,为广场上的步行者创造一种
向地下商业空间探寻的指引感
;
门诊大厅的落地玻璃仿佛橱窗一般将医院内部人流的动态变化展露给城市街道,驻足于入口,
很难辨别这里是医院或是商场
。
依托于复合化交通枢纽带来的巨大人流量,医院与城市之间的公共属性被激活放大。
这里不再是一个让人到达之后想要快速离开的地方,而是一个愿意在此惬意等候或停留的目的地。
结语
医院的范式正在发生转变,医院建筑的内涵和外延也将被重新定义。
可以预见的是,在这场巨大的变革过程中,病患会拥有更加平等的权利,新的医患关系将会使未来医院更加世俗化。
医院建筑的公共性将带来极大的潜力,使得医院本身深度融入城市公共生活, 以一种开放的姿态与城市共生 。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