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刊登于《当代建筑》 2024年第1期 p74-83
博古其坐落于天山山脉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间的一条狭长地带,被形容为小镇,实际上是一个全新规划的区域,靠近库尔勒市。这里年降水量不足20 mm,远不及沿海地区一场降雨的降水量。尽管如此,由于其北侧是天山,地下的雪融水十分丰富。从卫星地图上可见,人类活动的边界清晰,绿色的边缘与外部黄色的戈壁相隔分明。这片土地给人最深刻的感受莫过于人类克服自然的力量。初次到达基地,远处群山下可见的几栋建成住宅,没有一丝城市的气息,只有眼前黄色的尘土和零星的绿树。由于当地长期使用地下水,水蒸发量大,土地渗出大量碱,脆弱的生态平衡成为其最为显著的特点。
华山中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著名的教育机构,校方已多次针对未来学校的建设进行了讨论。严峻的自然条件和校方对先进教育思想——混龄教育理念 [1] 的认可,成为这个项目引人入胜的两个出发点。博古其校区用地宽裕,地势平坦,没有太多的限制,但这往往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1 自然与人类
毫无疑问,自然力量处于支配地位,但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就会发生改变。人类的活动是改变自然的最大力量。只要人类撤离,该地区的自然便会缓慢地恢复原貌,越脆弱的环境就越容易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一件十分微妙的事情。水是博古其最宝贵的资源,尽管目前其地下水资源丰富,但地球上的水生态危机已经发生多次,很难保证当地不是处在另一次危机中。在如此严峻的自然条件下,设计采用了一种纯粹的方式来划分自然和人工环境。整个边界的设计既是对脆弱环境客观存在的警示,又是出于维护整个系统的功利考虑。整个学校由两个简单的方环(一大,一小)对角套叠构成,大环用于教学,小环用于住宿。方环内既是从自然中切割出的“局部自然”,又是人类精心改造后的“自然”。整个建筑呈现出强烈的防御性,即一种保护内部、抵御自然力量的态势。我们将这一构思命名为“方城”,宛如从戈壁黄沙中切出的教育之城。它在外部与自然形成一种平衡,同时在内部创造了一个由人工打造的自然氛围空间。空旷是西部地区场地的显著特征,4层高的“方城”横向延伸达140 m,使建筑与无边无际的大地产生了一些联系。
2 教育与未来
未来教育的核心是什么?这是教育建筑首先要回答的问题。约翰·杜威在《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中明确提出:教育就是生活,其中以学生为中心是关键。 [2] 学生在学校内有70%以上的时间是在以行政班为中心的空间内活动的,因此教学单元的创新直接决定了学生的空间评指。这个项目也是班级组概念首次在新疆地区使用的案例:南侧由3个教室组成,北侧由楼梯、卫生间、教师办公室和公共客厅构成。在这个教学单元内,南侧的3个教室具有多种组合方式,教室与中央公共客厅之间也可通行,为未来教学提供多种可能性。卫生间的设置并未完全按照规范数量配比,因为该学校允许教学单元内的学生在任意时间使用卫生间,避免了课间学生集中上厕所带来的拥堵。这个单元最大的特点是3个班级并不是同年级的,而是以混龄的方式布置,创造了一个模拟社会的环境。整个学校的教学区采取教学单元串联的方式,形成大方环的南、北两个体量,大方环东侧是学习中心和餐厅,其西侧是文体中心。南、北两个体量的底层空间在靠文体中心一侧分别开放一个单元,形成进入大楼的灰空间,同时连接了内院。大方环形成的内院尺寸为80 m×100 m,非常宽阔。学习中心是以一个4层高的中庭为核心的共享空间,包含实验楼、专业教室等,是学生拓展课程的基地,东侧底层是食堂。学习中心靠内院一侧的教室采用双面廊的设计方式,一方面获得了与中庭和内院沟通的机会,另一方面丰富了校内的路径,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交通路线选择。文体中心由南侧的艺术中心和北侧的体育馆构成,二者之间被隔断,形成内院通向体育场的通道,方便学生出操。艺术中心一层包括600座的礼堂、黑盒剧场和门厅,上部是学校的行政办公楼。大、小方环的角部交接处是学校的图书馆和兵团文化展览馆,也是整个学校的精神核心。整个学校的功能布置清晰明了,在自然力量的压迫下设计团队从内部视角切入进行设计,是一次非常有趣的尝试。
多样的交通路径
廊下空间
3 情趣与精神
学校是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它承载了太多学生的记忆。许许多多的集体记忆可以转化为校园文化,而这些集体记忆都是需要富有情趣和精神的空间去容纳的,这也是建筑师设计学校时必须赋予的人文要素。 [3]
1)日落拱门。建筑西侧被打开的空间通过7个巨大的连续拱门形成完整的内院界面。这些超大型构件既是对地域文化的回应,又突显了“城”的概念。巨型的尺度和新疆地区广袤的地势形成了气质上的关联。同时,西侧的位置也让拱门形成了一个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场景——日落拱门。建筑师在东侧内院走廊设计了一个特定的观察点,学生可以通过不同季节同一时间的观察,获得太阳从哪个拱门落下的信息。这个巨构成为学生观察、研究天象的场所,而不再仅具有形式意义。
日落拱门
2)学习中心。学习中心的内部核心是中庭,顶部是均质的锯齿形天窗,北向的天窗让整个空间明亮而祥和。中庭中间是一座通向二层的大楼梯和突出的挑台。整个空间呈现出开放、交融的姿态,纵向的共享中庭是一个多功能大厅,不仅联系了南、北教学楼,还与行政班建立了紧密关系,让这个空间为未来教学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学习中心的中庭
3)图书馆。作为学校的精神中心,图书馆位于教学方环 和宿舍方环的交会点,是整个学校的交通核心。图书馆是一个5层高的圆形中庭,中庭外围区域是书架,顶部洒落的光线使中庭十分明亮。这是一个开放的图书馆,学生可以在行走中随时取阅图书。中庭的垂直高度让人不会过于关注光线的来源,但是抬头就能看到层层走廊凸显的圆形天空,这种体验强化了书籍与精神世界的联系。建筑师相信多年后,这个空间一定会成为学生们记忆最深刻的地方。
开放的图书馆
4)百树园。由于气候干燥,树在铁门关是宝贵的自然财富。因此,建筑师在这个近9 000 m2的庭院中设计了100棵树,“百树园”也因此而得名。庭院内形成了高差近3 m的微地形,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庭院在西北角形成了一个户外演艺广场。尽管受造价限制,树木的数量和大小远远没有达到建筑师的设计要求,但多年以后大树参天的景象还是值得期待的。
中央庭院
5)屋顶剧场。整个大方环在空间上并非完全封闭,而是在西侧二层以上被打开,形成屋顶广场。屋顶广场充分利用一层礼堂内部的高度变化,形成一个露天剧场。体育馆的南墙正好成为广场北侧的背景,当体育场内举办活动时,这个屋顶广场就成了理想的观看场所。夜幕降临,学生们站在这巨大的屋顶剧场上,可以演奏乐器、进行辩论、观赏露天电影,以及仰望星空,体验令人回味无穷的校园生活。
体育馆室内
6)西部与建造。由于设计团队有一些在西部地区建造的经验,知道当地与沿海地区的建造技术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在精细化表达方面。铁门关不仅缺少匠人,而且许多建筑材料都需要从远方运输过来,因此这里的建筑大多存在粗糙且缺乏细节的问题。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设计团队把粗糙和精细的对比作为设计的主要部分:建筑大部分采用非常粗狂的直线条处理方式,面层采用最简单的涂料,也没有追求墙面的平直,让建筑的主体表现出一种粗野的力量感。然而,在一层重要的区域和面向体育场开放的立面则使用真砖砌筑的方式,与主体建筑形成对比。砖具有极强的容错性,在表现出整体性的同时,保留了工匠技艺的痕迹,使建筑呈现出强烈的手工感,为粗犷的建筑增添了一份温暖。
4 小结
建筑投入使用已经一年多,独特的教育空间模式让华山中学博古其校区成为当地的“明星”。建筑师坚信学校空间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而学校设计的创新立足点一定是以人为主体的。 ■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 育[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9.
[2] 杜威.学校与社会· 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 亚历山大,伊希卡娃,西尔沃斯坦.建筑模式语言:城镇· 建筑· 构 造[M].王听度,周序鸣,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项目概况
建设地点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铁门关市博古其镇
设计单位 | 中锐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施工图设计) | 新疆城乡建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用地面积 | 90 911.73 m2
建筑面积 | 14 969 m2
设计时间 | 2020年9月
建成时间 | 2021年9月
结构形式 | 框架结构
建筑层数 | 4层
0人已收藏
1人已打赏
免费3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21.03 万条内容 · 286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和不错的中学设计。学校设计色彩明快,教育空间很独特,感谢分享,学习了。
回复 举报
这个帖子很不错,建议上传分享附件资料,支持鼓励一下!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