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结构设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设计周期反而越来越短,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找到最优的结构方案,一直困扰着广大结构设计师。PKPM-AID能够自动将结构模型调整至指定目标,是否就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一困扰呢?因此本文以某钢结构工程为例,探索PKPM-AID在结构方案比选中的价值。
一、工程概况
”
本工程为钢框架结构教学楼,位于辽宁盘锦市。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物共地上5层,总高度19.5m,建筑典型柱网为9.6mx8m、9.6mx7.2m,布置单次梁。
二、结构方案
”
建筑轴网已定,结构提出两种方案:方案a为四排柱的结构方案,柱距7.2m;方案b为三排柱的结构方案,柱距为10.6m。
用PKPM分别建立两方案结构初设模型,进行截面优选,对比用钢量。
图1. 盘锦市某教学楼建筑标准层平面图
|
|
方案a 四排柱结构模型示意图 |
方案b 三排柱结构模型示意图 |
图2. 盘锦市某教学楼钢框架结构模型
三、优选目标
”
① 调整超限,通过AID截面优选功能,消除a、b两方案初设超限构件。
a、b方案模型平面布置及初设应力比结果如图3所示:b方案抽柱后,梁跨偏大,中柱受力变大,存在较多梁柱应力比超限,需通过加大截面来解决。
同时应建筑净高要求,中间走廊处y向梁高不得超过700mm。
|
|
|
|
方案a 四排柱方案 |
方案b 三排柱方案 |
图3. a、b方案典型柱跨平面布置及计算结果
② 优化构件应力比,减少用钢量,使两方案达到较优状态进行比选。
从图3可以看出:a方案,梁构件应力比普遍偏小均存在大量优化空间;b方案y向主梁、边梁及小跨次梁也有一定优化空间。两方案初设模型框架柱截面均已取到最小400*400*16*16,除超限外无需调整。
用截面优选功能调整构件截面,使应力比控制在相近范围内,对比两方案用钢量。
四、优化思路
”
a方案典型柱跨主次梁应力比均偏小,为控制净高,主梁备选截面高设为500~700mm,另外建筑提出梁宽尽量与墙同厚方便做隐藏处理,因此主梁备选截面宽控制为200mm;次梁备选截面高为400/500mm,梁宽也同为200mm。在此基础上通过控制腹板翼缘厚来添加截面,且均满足宽厚比、高厚比要求。
b方案y向主梁、边梁及小跨次梁应力比偏小,为满足建筑要求,主次梁备选截面的范围与a方案相同,钢柱箱型备选截面为400*400和500*500。
两方案构件指标约束条件设置如下:
|
|
图4. 构件约束条件设置
五、比选结果
”
优化后b方案构件超限全部调整完成,a方案全楼用钢量降低12%,两方案全楼钢构件应力比统计结果相近,结构整体指标仍满足规范要求。
① 构件超限全部消除:b方案原存在的100+超限构件均调整至满足承载力要求。
|
|
|
|
构件超限调整过程 |
调整前后梁应力比对比 |
图5. b方案超限构件调整
② 截面优选后两方案整体指标均满足要求,调整前后对比如下:
|
|
a方案调整前指标 |
b方案调整前指标 |
|
|
a方案调整后指标 |
b方案调整后指标 |
图6. 两方案调整前后整体指标对比
③ 两方案全楼钢构件应力比统计结果相似且贴近优化约束0.95,对比用钢量,即可完成方案优选:
|
|
|
|
a方案优选前后梁应力比统计 |
b方案优选前后梁应力比统计 |
图7. 两方案模型优化前后梁构件应力比统计对比
|
|
a方案用钢量523.32t |
b方案用钢量为551.62t |
图8. 两方案优化后用钢量对比
经济性方面,a方案用钢量为523.32t,b方案为551.62t,a方案更省用钢量;
净高控制方面,横穿走廊的y向主梁,a方案高度为500mm,b方案为700mm,a方案也更为合理,能有效避免管线导致的梁腹板开洞等处理。
因此最终确定采取方案a即四排柱的结构方案。
六、总结
”
1. PKPM-AID仅需几分钟消除全部超限构件,方便快捷,效率很高;
2. 利用PKPM-AID软件可以在调整超限同时找到最省的截面;
3. 使用PKPM-AID软件可以快速将各方案模型调至最优,对比用钢量,协助设计师选出最佳方案。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钢结构工程
返回版块46.46 万条内容 · 1135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谈谈H型钢柱弱轴抗弯钢框架的设计来源:从钢结构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余姚钢结构坍塌事故的新闻和分析,教训惨痛,需要大家警惕。 实际上近两年类似事故发生过几次,网上的事故分析原因多种多样--单跨框架、梁柱节点刚度有问题、弱轴疑似无框架梁等等。但实际上,出问题的这些结构有一个典型特征——钢结构纯框架,H型钢柱且弱轴抗弯。有必要谈谈这种结构形式设计可能会存在的问题。 (图片来自“土木吧”) 1)结构体系是否可行? 从结构体系而言,这是钢框架,没毛病。而且不采用箱型(矩管)柱,一般都是出于构造简单,施工便利的原因。如果非得说体系有问题,可能就是抗规3.5.3的这条概念设计问题(条文说明举例说明横向抗侧力构件(如墙体)很多而纵向很少的情况)。但实际上程度不好把握,并不能因此彻底否定这种结构形式。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这个帖子很不错,建议上传分享附件资料,支持鼓励一下!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