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抗震工程的发展,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渐趋成熟,抗震设计的主要目标从保证结构的地震安全逐步发展到控制地震损失和保障功能可恢复性。无论针对何种目标,从系统层次明确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机制与破坏模式,对实现整体结构的抗震性态目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工程价值。使建筑结构能够具有“稳定、有序、渐进、可控”的损伤机制与破坏模式,成为抗震工程领域亟待突破的关键科学难题,引发了行业学者的广泛关注。咱们今天来砌体结构抗震鉴定的相关内容。
一、A、B类砌体建筑抗震鉴定的依据
依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抗震鉴定分为两级。
第一级鉴定应以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为主进行综合评价,
第二级鉴定应以抗震验算为主结合构造影响进行综合评价。
A类砌体房屋:
当第一级鉴定不满足时,除有明确规定的情况外,应采用计入构造影响的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法进行二级鉴定。
B类砌体房屋:应同时进行抗震措施鉴定与抗震承载力鉴定。
当B类砌体房屋层高相当且规则均匀时,也可按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方法进行鉴定。
依据《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
A、B类砌体建筑均可按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方法或抗震承载力验算方法进行抗震鉴定。
二、砌体建筑抗震鉴定计算方法
(1)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法
依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多层砌体房屋采用综合抗震能力指数的方法进行第二级鉴定时,应根据房屋不符合第一级鉴定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楼层平均抗震能力指数方法、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方法和墙段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方法。
楼层平均抗震能力指数、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和墙段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应按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分别计算。当最弱楼层平均抗震能力指数、最弱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最弱墙段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大于等于1.0 时,可评定为满足抗震鉴定要求;当小于1.0 时,应对房屋采取加固或其他相应措施。
三种能力指数做为鉴定结果的各自前提条件:
当结构体系、整体性连接和易引起倒塌的部位符合第一级鉴定要求,但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均超过或其中一项超过第一级鉴定限值的房屋,可采用楼层平均抗震能力指数。
当结构体系、楼屋盖整体性连接、圈梁布置和构造及易引起局部倒塌的结构构件不符合第一级鉴定要求的房屋,可采用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
当横墙间距超过刚性体系规定的最大值、有明显扭转效应和易引起局部倒塌的结构构件不符合第一级鉴定要求的房屋,当最弱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小于 1.0 时,可采用墙段综合抗震能力指数。
(2)抗震承载力验算
依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与《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
抗震承载力验算表达式:
可由表5.2.14-1各项系数的乘积确定。
当砖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为M0.4时,尚应乘以0.9;丙类设防的房屋当有构造柱或芯柱时,尚可根据满足本标准第5.3节相关规定的程度乘以1.0~1.2的系数;乙类设防的房屋,当构造柱或芯柱不符合规定时,尚应乘以0.8~0.95的系数。
局部影响系数Ψ2取值:
可由表5.2.14-2各项系数中的最小值确定。
②砌体抗震受剪承载力R如何计算
软件对于A、B类砌体建筑,其抗震承载力计算公式按鉴定标准执行:
软件对于C类砌体建筑,按现行砌体规范计算抗震承载力:
从以上公式中对比,可以看出A、B类砌体结构与C类砌体结构抗震承载力验算的不同:
①砌体的抗剪强度、构造柱混凝土抗拉强度与钢筋抗拉强度:A、B类按鉴定标准附录a执行,C类按现行砌体规范执行。
②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按各自的表格取值不同。
③确定墙体约束修正系数时,构造柱间距的规定不同。
④钢筋参与工作系数取值不同,鉴定标准是固定值0.15,现行规范按表格取值。
⑤层间墙体竖向截面的总水平纵向钢筋的配筋率,现行规范有要求,鉴定标准没有要求。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砖混结构
返回版块10.1 万条内容 · 420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