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电气工程 \ 供配电技术 \ 降损节电器与电容补偿器的区别

降损节电器与电容补偿器的区别

发布于:2008-04-17 22:28:17 来自:电气工程/供配电技术 [复制转发]
在应用现场中,系统降损节电器能够有效改善功率因数,根据这一性能,部分客户将这一产品与传统电容补偿混淆,为了让代理商更清楚地了解系统串联节电器,这里我们做出对比说


明。

系统降损节电器融合当代动态瞬变浪涌抑制及电磁谐波抵消技术,采用自适应大动态范围纳米高容量器件,可以有效降低瞬变造成的电动机等动力设备的温升,减少内部电磁涡流,提升设备运行效率,减少线路损耗,改善功率因数,减少电表过计量,保护设备免受瞬变浪涌侵害,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维护费用。因此,它是一种先进的综合性的系统节能环保保护设备,综合效益非常显著。

而电容补偿属于传统单一技术,仅能改善功率因数,降低部分线路损耗,可提高系统容量,但节能效果非常有限。这类设备功能单一,缺乏综合节能手段,对浪涌、瞬变及高次谐波没有抑制滤除能力,自适应能力差,在谐波含量大的应用场所,电容容易过压过热而损坏。目前,这种技术正逐步被系统降损类综合系统节能设备淘汰。
  • co1428980573363
    系统降损节电器融合当代动态瞬变浪涌抑制及电磁谐波抵消技术,采用自适应大动态范围纳米高容量器件,可以有效降低瞬变造成的电动机等动力设备的温升,减少内部电磁涡流,提升设备运行效率,减少线路损耗,改善功率因数,减少电表过计量,保护设备免受瞬变浪涌侵害,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维护费用。因此,它是一种先进的综合性的系统节能环保保护设备,综合效益非常显著。

    而电容补偿属于传统单一技术,仅能改善功率因数,降低部分线路损耗,可提高系统容量,但节能效果非常有限。这类设备功能单一,缺乏综合节能手段,对浪涌、瞬变及高次谐波没有抑制滤除能力,自适应能力差,在谐波含量大的应用场所,电容容易过压过热而损坏。目前,这种技术正逐步被系统降损类综合系统节能设备淘汰。


    减损节电器融合当今瞬态浪涌抑制,及电磁谐波抵消技术,采用纳米高容量器件,可以有效降低动力设备温升,减少内部电磁涡流,提升设备运行效率,减少线路损耗,改善功率因数,是先进的节能设备,综合效益非常显著。
    而电容补偿器属于传统单一技术,仅能改善功率因数,提供系统容量,但是节能效果不明显
    2015-11-26 12:22:26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供配电技术

返回版块

97.87 万条内容 · 209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降低线损率的技术措施

线损率是供电量与售电量之差同供电量之比的百分数,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可采取以下措施降低线损率: 确定负荷中心的最佳位置,减少或避免超供电半径供电的现象。农网线路供 电半径的一般要求是:400伏线路不大于0.5千米,10千伏线路不大于15千米,35千伏线路不大于40千米,110千伏线路不大于150千米。 提高负荷功率因数,尽量使无功就地平衡。电力系统向负荷供电的电压是随着线路输送的有功和无功功率变化而变化的,当线路输送一定数量的有功功率和始端电压不变时,如输送的无功功率越多,线路的电压损失就越大,线损率就越高;当功率因数提高以后,负荷向系统吸取的无功功率就要减少,线路的电压损失也相应减少,线损率就会降低。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