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况
2
历史形成与演变
19世纪末期,沿杨树浦路相继建成官督商办上海机器造纸局(1882年建造,中国最早的工业化造纸厂)、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杨树浦水厂(1883年李鸿章亲自开闸放水,远东第一座现代化水厂)、官督商办上海机器织布局(1890年建成投产,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工厂,洋务运动时期典型企业,1893年重建为华盛机器织布总厂)等。
▲ 当时远东最大自来水厂与里弄
20世纪初期,在这里陆续投运的有杨树浦发电厂(1913年建成工部局电气处“江边电站”,1923年成为远东最大火力发电厂)、上海制皂厂(1923年创建的英商利华中国肥皂有限公司上海公司,远东最大制皂企业)、杨树浦煤气厂(1934年建成投产的英商上海煤气公司杨树浦工场,中国最早煤气供热工厂)。
▲ 杨树浦发电厂
▲ 老消火栓
此外,还有1921年美商慎昌洋行创建的杨树浦工场(后为上海锅炉厂、上海电站辅机厂),1922年建成的日商裕丰纱厂(后为上海国棉十七厂),1934年英商怡和洋行在杨树浦定海路创建的怡和啤酒厂等等。至1930年代,沿杨树浦路一带已聚集300余家各类工厂,除外商企业外,民族资本工业亦具一定规模,如中华造船机器厂、德大和厚生纱厂、永安第一棉纺织厂、中国毛绒厂、三友实业社、中华第一针织棉纺厂、正泰橡胶厂等,其中尤以轻纺工业最具规模,杨树浦路成为名噪一时的“上海工业第一路”。
▲ 上海最大、最密集的石库门片区之一
3
工人住区与多元建筑
19世纪末至1930年代,伴随租界扩张和杨树浦滨江地区大量劳动密集型工厂的建立,房地产商开始在杨树浦路北侧兴建里弄房屋,开展买卖与租赁业务,并逐步向北发展,在杨树浦路至周家嘴路间,即今平凉路街道、大桥街道、定海路街道一带建造了大量劳工宿舍,这些住宅以旧式石库门和广式里弄为主,开间小、进深浅、层高低、建筑间距狭窄。而同时期的洋行和大厂则建造了少量造型别致的新式里弄、花园洋房和摩登的多层公寓,室内安设壁炉采暖,并加装独立卫浴设备,供管理层和高级职员居住。于是,沿着杨树浦路形成“南厂、北居”的产业功能分区特征,其中还混杂分布着各类公共建筑、商业和市政服务设施,生动地反映出近当代上海工业发展进程所特有的生产生活空间特质。
▲ 细节丰富的现代公建
4
保护价值与现存状况
沿着长5.5 km的杨树浦路自西向东,百年港口、百年市政、百年工业滨江而兴,这里既有殖民统治的掠夺痕迹,又有中国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的梦想,更有数万同胞几代人生活的社区聚落。在杨树浦“南厂北居”的鲜明城市空间结构中,既有简洁优美、造型独特的工业建筑,又有年代久远、设计精良的大型市政设施,代表了当时国际上公共建筑设计建造的极高水平。
▲ “南厂北居”的城市空间
在成片集中的百年工人住区中,既有贫苦劳工的自建私房,也有外商大厂的工房宿舍,既有管理层居住的联排别墅、董事长大班的花园洋房,也有解放后公家和个人共同出资的公助房和新中国成立早期的工人新村,建筑风格与类型多样,统一协调又不乏细节变化,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和生动多元的海派市井生活。
然而,在上海市政府公布的12片中心城区历史文化风貌区中,并未涉及杨树浦地段的近代工业与里弄住宅,实为缺憾!
如今大杨浦启动旧改已逾15年,新一轮开发建设的大潮势如破竹,百年积淀的城市肌理在整片推进旧改的大决战中,或荡然无存,或孑然孤立于废墟危墙下……延续“生活秀带”的成功,实现区域历史文化的妥善传承和复兴发展,是亟待攻克的难题。
▲ 榆林路里弄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15.37 万条内容 · 246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