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工程造价 \ 造价筹划 \ 年底将至,摆在工程企业面前的几道难关怎么过?

年底将至,摆在工程企业面前的几道难关怎么过?

发布于:2024-01-06 11:22:06 来自:工程造价/造价筹划 [复制转发]

又到了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对工程行业而言,下半年,尤其是最后的几个月,都是每年最忙碌的时间,忙着赶进度、忙着回款、忙着分配……总之,很多事情都在年底进行,而今年,对于大多数的工程企业而言,都是非常困难且焦虑的一年,年底的忙碌更是多了几分。以往,也许只是忙碌一些,今年不仅仅是忙碌,可能说是“难关”更为合适。     


第一道“难关”——回款关。  


每年年底都是各家企业的回款“高峰期”。一般来说,对工程行业来讲,上半年回款都会比下半年少,而年底是最后的冲刺阶段,回款的多少,对员工年底的奖金而言至关重要,其中尤其是设计企业。设计企业员工传统分配方式下,平时预发奖金,年底集中结算,年底的好坏决定了一年的成败。  


今年,很多企业虽然合同额有所增加,甚至有些有了显著的增长,但是回款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企业,全年都难,到了年底更难。合同额、营业收入有的时候“光鲜亮丽”,但是维持企业生存的“生命线”的就是现金流,回款的好坏决定了企业能否生存下去。而除了生存,也对员工年底的奖金有着极大的影响,对团队的士气、来年的干劲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产生连带的持续性影响。  


第二道“难关”——分配关。  


员工的分配,往往是企业最难处理的一件事情,也是最为敏感的事情。工程企业也是如此,年底的分配往往是一年最重要的一次,分配能不能做好,以往企业都在尽量向着“多劳多得、优劳多得”的方向改进,但是力度或大或小,在年景好的时候,往往都没有那么重视。  


而今年,与往年又有所不同。对于很多民营企业而言,生存问题是摆在眼前的问题,有些企业甚至是在不断亏损,如何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维持团队,是近在眼前的问题了。对于很多国有企业而言,日子还没有那么难过,还有“家底”,还有“存粮”,但是也在这几年之下消耗了不少,以往可以左右弥补一下,今年在行业形势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如果不做改变,还是“一碗水端平”,那么来年可能“这碗水”就不那么好端了。  


第三道“难关”——资质关。  


今年十月份的时候,住建部就对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延续有关事项发出了通知,对于有效期到年底届满的,就要按照资质管理规定进行有效期延续,而不是和疫情期间那样直接延续了,这件事情打了很多企业一个措手不及。在疫情期间,很多企业已经习惯性对企业资质自然延续变成了一种“常态化”,对于自身资质在人员、业绩方面是否还满足,很多时候没能够做得很到位。这一问题突出在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这两年的流动性增加,具备注册证书和优良业绩的员工依然是市场上的“香饽饽”,很多企业为此“突击引进人才”,一度造成了市场上注册人员的水涨船高。  


根据笔者的了解,由于资质改革的具体标准一直悬而未决,很多企业原本都是等待新的资质标准出台后再进行相关的工作。而随着住建部通知的发出,很多企业都“动了起来”,都开始自我检查工作,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注册人员和业绩两大问题。注册人员主要是由于人员流动增加而产生的,尤其是在一些非主要专业的人员上。


业绩问题主要反映在部分要求上面比较严格,比如水利设计行业甲级资质的延续申报中,就要求每个人都需要有一项中型以上的水库业绩,即使对于很多省院而言,可能在某些地区也是比较难以达到的,“凑业绩”成为一项繁重的工作。一旦资质延续出现问题,对于企业往后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这三道“难关”,是已经切实摆在面前的了,也是必须去面对的了。笔者认为, 这三道“难关”,不仅是摆在面前的问题,也是今后工程行业运营中所必须注重的问题,至少在中短期内是这样子的。  


一是注重现金流管理。 “现金为王”是目前行业主流的看法,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比拼的不仅是“底蕴”,也是“耐力”,持续的“耐力”核心来源于企业优良的现金流,现金流的管理,笔者认为不仅仅是财务上的,更加是业务上的,财务上的现金流管理只是现金流管理的后端,要根本上做好现金流管理,那就要管好前端,在业务端就做好,也就是要有优质客户、优质项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后续回款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这对市场经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做好分配激励。 “大锅饭”可能不至于,但是很多时候的“平均主义”可能长远来看不仅不能够团结员工,还会造成士气下降,年轻员工难以被调动起来,企业随之陷入“死循环”。笔者看来,就如12月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对经济发展的看法之一,对于我们内部的分配激励,也可以考虑“先立后破”,让愿意努力,愿意在艰难时期作出突破的员工给予更高、更好的激励;让观望,甚至是“躺平”的员工看到后,对于整个团队也许就有了不一样的发展。  


三是加强资质建设。 从短中期来看,企业资质还将会持续,也将依然会是企业的一个行业进入门槛,而随着今年住建部相关文件的印发,可以发现资质政策短期内可能存在收紧或是维持现有标准的趋势。


笔者认为,这与行业目前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在“淘汰赛”阶段,如果叠加资质标准的大幅降低,可能会对整个行业带来负面的影响,后续的安全问题、质量问题更是“红线”的存在,反而会引发更大规模的行业混乱。而如果维持或是稍有降低,可能会加速行业的“洗牌”,对一些有实力的企业而言,有了更多生存下去的空间,也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加正面的效果。因此,对于“有想法”的企业,可以加快资质布局,对于企业短中期来看,都会有着明显的帮助。  


当然,在此以外,各家企业都有自家“难念的经”,都有着经营的困难,问题总是在那里的,与其一味抱怨,不如负重前行,做好自己。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造价筹划

返回版块

2833 条内容 · 11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社会投资人 EPC”、“F EPC”、“EPC F” 三种模式的本质区别

目前以社会投资人能够参与项目投资建设的模式基本上包括“F+EPC”、“EPC+F”、“社会投资人+EPC”,这几种模式其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下面对其他几种模式进行以下分析: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