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桥梁工程 \ 桥梁美学的学科探索

桥梁美学的学科探索

发布于:2024-01-03 11:31:03 来自:道路桥梁/桥梁工程 [复制转发]
 

港珠澳大桥-九洲航道桥


桥梁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领域正式被提出,始于1936年德国弗里茨·莱昂哈特(Fritz leonhardt)等出版的《桥梁造型》,为当时在德国开始兴建的高速公路的许多桥梁设计提供帮助。直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莱昂哈特等人的努力和推动下,传统桥梁美学才迎来了发展的辉煌时期。


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世界范围内城市化建设高潮的兴起,城市对桥梁造型艺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建筑师积极参与桥梁方案的创作,将建筑美学思想、建筑艺术创作带到了桥梁工程领域,融入了桥梁作品之中,给桥梁美学带来了新气象、新风貌。在新形势下,需要面向社会、城市和交通建设实践,捕捉桥梁美学新动向,剖析其来龙去脉,建立桥梁美学理论体系,构筑当代桥梁美学主流思潮和特征,指导桥梁美学实践健康发展。


区别于一般美学,桥梁美学属于应用美学,它既有一般美学的共性,也有其鲜明的个性。明确共性,可以不偏离美学学科的基本属性;抓住个性,可以不偏离桥梁工程技术特性,履行好桥梁美学的任务,实现其理论价值。


与一般美学的共性


从研究的侧重面看,桥梁美学的研究对象需要涵盖三方面。第一,桥梁的艺术问题,或结构艺术、桥梁造型等等,如德国卡尔·舍希特勒和弗里茨·莱昂哈特《桥梁造型》,美国戴维·P·比林顿《塔和桥——结构工程的新艺术》,日本伊藤学(刘健新和壮翻译)《桥梁造型》等。第二,从哲学高度研究桥梁美学,如唐寰澄《桥梁美的哲学》提出桥梁美学的东西方哲学基础和范畴等。严格讲,哲学基础不能说是桥梁美学直接的哲学研究。第三,桥梁审美,如徐风云、陈德荣《桥梁审美原理》,盛洪飞《桥梁建筑美学》中提出桥梁建筑审美的内容和特点等。


从研究体系形态看,根据其所确定的逻辑起点或线索不同,桥梁美学主要有三种体系形态。第一,以桥梁美或艺术哲学探讨作为桥梁美学的逻辑起点,如唐寰澄《桥梁美的哲学》,建筑美学较多呈现这一体系。还有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思潮》中新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等流派的哲学思潮理论论辩。第二,以人类审美经验作为桥梁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是莱昂哈特《桥梁建筑艺术与造型》(Bridge Aesthetics and Design),在阐述了一般美学基础之后,详细叙述了拱桥、梁桥、斜拉桥、悬索桥和桁架桥等美学设计准则,以及人行桥、立体交叉桥、高架道路、大跨度桥梁、大跨度拱桥和刚构桥、斜拉桥、悬索桥等,大量具体的桥梁个案辨析哪些设计是美的,哪些设计得不美。第三,以人们对桥梁的审美关系、审美规律作为研究的线索,这些关系和规律来自人们对美的桥梁的思考总结,以及借鉴建筑学专业的审美规律、美学要则。


无论以何作为桥梁美学研究内容的主体,无论以何作为桥梁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大部分研究都结合审美经验,提出一些桥梁美学基础、法则(原则),再落到具体桥型结构、工程案例的美学辨析。


桥梁美学鲜明的特殊性


特殊之一,桥梁美学几乎完全是桥梁结构的美学。一座桥梁的所有结构构成了桥梁造型,包括结构的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结构的长短、直曲等形态,构件的材料、截面的尺寸和形状等,这些技术上组成桥梁结构的全部要素直接构成桥梁造型——桥梁美学所关注的对象。


特殊之二,桥梁美学是力学之美。它诠释了桥梁结构及其形式的来源和存在的意义。上述桥梁结构的所有要素都是保证结构安全的受力所需,许多时候缺一不可,甚至不可修改构件截面尺寸。


来之于特殊力学行为的桥梁结构,有其特殊的结构体系、结构类型、构件形式和结构布置方式,区别于同属于土木工程的房屋结构,这些专业知识许多是近现代桥梁技术发展,特别是近代以来桥梁工程理论与实践积累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不断继承和发展。


鉴于上述两个特殊之处,似乎桥梁美学完全由桥梁结构主导,桥梁美学完全由桥梁结构的存在而被动存在。其实不然,这两项特殊性并不绝对,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针对不同工程条件、不同跨径、不同桥型等,也会发生变化,也存在相对性。这取决于桥梁美学与技术两者之间学科发展的强弱对比关系。一般情况,美学弱、技术弱时,两者表现为无所需、无所求;美学强、技术强时,两者表现为美学思想与技术思想强烈,灵感不断,创意不断,桥梁结构有求必应,应付自如,能出好作品及原创作品;美学强,技术弱时,桥梁结构自身难保,无暇顾及;美学弱,技术强时,桥梁结构成为脱缰野马,不受美学需求约束而呈疯长之势。


这一方面的关系及变化,回顾我国桥梁美学、桥梁技术的发展过程,便可一目了然。解放初期,我国桥梁技术相对落后,很少关注美学问题,城市化程度也较低,一般情况下建成一些简单结构的中小跨径梁桥已属不易。五六十年代举全国之力建成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并精心设计了体现时代风貌、地方风格的桥头堡建筑。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90年代后,桥梁技术快速进步,并开始重视桥梁美学。那时候的桥梁美学大多是建筑师配合桥梁工程师做一些结构的“美学处理”:防止“肥梁胖柱”,对结构尺寸提出一些局部的调整建议,对构件的截面提出一些设置倒角等美化处理。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桥梁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类桥型结构的跨江跨海大桥建设方兴未艾,桥梁美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类大跨径、地标性桥梁不断建成,呈现出桥梁美学弱、桥梁技术强的态势。由于桥梁美学理论研究滞后,桥梁工程师桥梁美学素养欠缺等各种原因,其中也出现了为人们所诟病的不美的桥梁,奇奇怪怪的桥梁和丑的桥梁。


 

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


就当前而言,面向迅速发展的桥梁工程科学技术,加强桥梁美学理论研究,提高美学理论层级,极大地提高桥梁工程师的美学水准,使我国的桥梁建设迈向更高美学水准,更大的创新能力。


桥梁美学涉及区间范围


就桥梁美学涉及的桥梁科技与美学艺术之间的区间范围看,如果说桥梁科技是桥梁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硬核”,那么,桥梁美学理论是桥梁工程建设人文属性的“发动机”。实现桥梁科技强、美学强的强强互动,使这一独特的文科工科结合的领域,呈现文科工科直接作用、互相促进的局面,需要抓住桥梁美学学科的本质属性,不断拓展桥梁美学研究的领域,不断加强美学理论的纽带作用,推动桥梁美学理论和实践发展。


桥梁美学研究涉及的领域,应该是在桥梁的科学技术与美学艺术两者之间及其它们自身的全部区域。


技术方面,涵盖桥梁结构全领域,无论大、中、小跨径桥梁,无论城市桥梁,还是公路、铁路桥梁,无论人行桥,还是各类高架桥、立交桥,以及跨海大桥,都是桥梁美学需要涉及的区域。我们建造的每一座桥梁都应该是美的。关于这方面,常有一些片面的观点,比如美学设计适合于中小跨径桥梁,对于大跨径桥梁来说,主要是结构设计;比如景观桥梁需要进行造型设计,不是每一座桥梁都需要设计成景观桥梁等,这些把桥梁美学片面化、景观造型极端化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在桥梁美学艺术方面,也应该涵盖桥梁美的哲学理论、造型艺术、审美关系等多个层面的发展和创新,以适应交通建设、城市建设对桥梁美学的新要求、高标准。


 

新首钢大桥


许多时候因为美学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因而觉得美学理论仅仅是实践的总结,仅仅是一些空洞的说辞,丧失了指导实践的理论价值,面对特定的工程缺乏美学思想的策略和对策。发挥桥梁美学理论在桥梁科学技术与美学艺术之间的强大纽带作用,通过这根“纽带”,发挥桥梁美学理论对桥梁工程建设的驱动作用,这是一种文科对工科的“软”作用,也是大作用。从而改变以往桥梁科学技术与美学艺术之间的“弱联系”,常常被认为桥梁美学似乎是可有可无、没有什么作用的局面。


桥梁美学任务


桥梁美学属人文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在这一领域对桥梁美学理论研究、桥梁工程建设、桥梁科技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认为学习了桥梁美学就能设计好方案,就能使得我们项目中标,这种对桥梁美学带有强烈的实用主义、功利性要求是不可取的,也是错误的。因此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桥梁美学可有可无,这种观点同样也是错误的。为此,有必要明确桥梁美学的任务,防止任何夸大和贬低其作用的倾向。


 

南沙大桥


1.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美学艺术人文素养

桥梁美学研究的是关于桥梁结构技术美的哲学、艺术社会学和审美心理学,其多学科融合交叉的研究内容决定了它对完善工程技术人员美学艺术人文综合素养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桥梁美学有助于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美学艺术人文素养,不仅仅表现为桥梁美学使我们懂得这些人文哲学美学知识,丰富拓展我们工科学生的知识领域;不仅仅表现为使我们书写更具思想性、更具哲理性、优美流畅的文章;不仅仅表现为工科学生由此便可以涉猎这些人文学科的领地,比如阅读美学哲学书籍,欣赏美术书法各类艺术作品。


更为重要、更深层次的是,审美活动对人的改变是深刻的,是具有稳固性和延续性的,它是靠对人的“陶冶”,而不是靠一种外在的规范和限制来达到改造的目的。工程技术人员担负着改造建设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的重任,美学引导人类建设美好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我们自己,不断向善、向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享受美好的生活。这两者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使人们进入工作生活的佳境,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


 

沌口长江公路大桥


2.指导桥梁审美实践

审美是人类基本实践活动之一,它渗透在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中。所以,不管具有什么专业背景,从事什么工作,在各自的工作、生活实践中形成和积累了一些朴素、零碎的美学观点,似乎都能进行桥梁审美活动。由于桥梁美学的特殊性和专业性,这样自由、散漫的桥梁审美,往往会产生不得要领,甚至带偏审美实践的结果。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一些不同程度的桥梁美学专业知识的科普活动,提高人们的审美理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这种桥梁美学科普活动,有助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欣赏美的桥梁。另外,一座优美的桥梁不仅直接与设计工程师相关,还与参与工程建设的政府主管、建设管理部门等所有人员,甚至全社会民众都有关系。他们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桥梁方案决策、方案评选、打分投票等评价过程,这种桥梁审美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不同程度地对桥梁的最终方案构成影响,因此,这种桥梁审美活动需要桥梁美学的专业指导。


实现桥梁美学指导审美实践,需要加强和普及美学专业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除了面向社会的科普活动外,高校内面向桥梁和相关专业,以及其他专业学生作为选修课程的学习,管理部门、建设单位以及设计院等机构举办桥梁美学专业讲座、培训等活动,都是行之有效的工作。特别是设计人员对桥梁方案进行汇报介绍,简明、精彩地阐述美学思想、设计理念、构思过程等方案创作成果,实际上也是潜在地指导、引导审美实践活动。当然,这个汇报的专业水准、被大家接受程度,是决定这类指导审美实践的关键。


3.为创作实践奠定美学理论基础

桥梁美学作为人文学科,关于桥梁美的理论研究,不能直接用来进行创作实践。莱昂哈特在《桥梁建筑艺术与造型》中也指出,不要以为学习了桥梁美学法则就能设计优美的桥梁。以往我们不少人就有这方面的误区,为了将来工作中可以设计美桥而学习桥梁美学,结果发现并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因而产生了另一个误区,认为桥梁美学没有用。


 

东莞滨海湾大桥


实践是理论的应用,不同一般科学和工程理论的应用,理论直接用于计算推演,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结果。要使桥梁美学理论能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还需要两项专业技能,一项是桥梁工程的专业基础,一项是建筑创作的专业技能,缺一不可。


桥梁工程与建筑创作两项专业技能中,建筑创作是连接桥梁工程和桥梁美学之间的桥梁,是从桥梁工程达到桥梁美学的必由之路;桥梁工程是经过建筑创作到达桥梁美学的核心和关键,缺乏桥梁工程(桥梁技术)支撑的桥梁美学不是真正有价值的桥梁美学。这就解释了许多掌握了桥梁专业的工程师始终不能到达桥梁美学的彼岸,许多有志于从事桥梁工程建筑创作的建筑师常常词不达意、不着边际的原因。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桥梁工程

返回版块

19.41 万条内容 · 62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2023 遇到的桥

蚌埠淮河铁路大桥       蚌埠淮河铁路大桥1909年12月动工兴建,1911年落成,是当时淮河上第一座也是仅有的一座铁路大桥,“千里淮河第一桥”的美名由此得来。正是因为有了这座桥,津浦铁路得以贯穿中国南北,而蚌埠,这个淮河岸边荒凉古老的渔村古渡,也一跃成为上世纪二十年代之后江淮地区红极一时的政治、文化、商贸和军事中心。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