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资料库 \ 水利科学史之潘季驯“束水攻沙”和“蓄清刷黄”的理论贡献

水利科学史之潘季驯“束水攻沙”和“蓄清刷黄”的理论贡献

发布于:2023-12-21 09:52:21 来自: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资料库 [复制转发]


      从南宋建炎二年(1128)开始,黄河一改东北入渤海的基本格局,转向东南入黄海,开始了长达700年之久的夺淮入海的新局面。在这一过程的前300年里,金、元等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对黄河基本上是放任自流,少有大规模整治。明代前期治黄方略中,下游多河道分流的主张占上风,其基本认识从徐有贞的泄水试验中可以看出。明代黄河有时从山东张秋一带穿过京杭大运河入海,切断了南北运输大动脉。景泰年间朝廷派徐有贞(1407~1472)主持治理黄河和运河,徐有贞主张在黄河下游开分水河道,多道分流入海,朝廷久议不决,于是派人当面询问徐有贞主张分水的原因。“使者至,徐出示二壶,一窍、五窍者各一。注而泻之,则五窍者先涸。使归而议决。”①徐有贞的泄水试验证明了多支泄水可以显著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代表了当时主张分流的基本思想。但是,分流主张针对的主要是黄河的洪水,只解决了下游河道行洪能力不足的矛盾,却忽略了黄河多沙是问题的症结。而分流的结果是各支流量减少,水流挟沙能力降低,进一步加剧了淤积的趋势。由于明代前期实行分流治黄,结果从弘治初年下游同时分流3支,到80年后的嘉靖末年,下游已离析为13支,基本无所谓正式河道。分流治黄已走入穷途末路,不得不反过来重新正视泥沙问题,并在河流泥沙运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所建树。
    ①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二》卷25。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8。王安石说:“诸陂泽沟渠清水皆入汴,即沙行而不积。自建都以来,漕运不可一日不通,专恃(黄)河水灌汴。诸水不得复入汴,此所以积沙渐高也。”
    ③《宋史?河渠志》卷93。
    ④《宋史?河渠志》卷9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4记载,这项工程开始于嘉祜元年(1056年)。
    ⑤  宋?王应麟:《玉海》卷22载,“汴河自泗州至南京(今河南商丘)道直流驶,不须复治,自南京以上至汴口,水散漫,故多浅。请自南京都门三百里修狭河木岸,扼束水势。从之。凡用木楗,竹索三百八十四万二百,役工百八十六万四千,为岸三万一千四百步,治平三年成。人便之”。司马光《涑水纪闻》卷9也记有此事。
    ⑥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02载:元丰三年(1080)二月丙午,“都大提举导洛通汴宋用臣言:洛水入汴至淮,河道甚有阔处,水行散漫,故多浅涩。乞计功料修狭,从之。后,用臣上狭河六百里,为二十一万六千步。诏给坊场钱二十余万缗,仍伐并河林木以足梢桩之费。五年十月毕工。”


    明代嘉靖中期的著名河官刘天和(1479~1545)在他所写的《问水集》一书中,对容易引起多沙河流淤积的几种河道和水流情况有清晰的说明:“河水至浊。下流束隘停阻则淤;中道水散流缓则淤;河流委曲则淤;伏秋暴涨骤退则淤。”并认为这是黄河河道往返摆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伏秋暴涨骤退则淤”说的是严重的河道淤积,发生在洪峰消退的过程中。近代水文测验证实了刘天和的这一观察。康熙年间河道总督靳辅(1632~1692)也指出:“河决于上,必淤于下,”决口下游的淤积,与洪峰后部加重淤积的原理也相一致。刘天和还在仪器和军械方面有多项发明。明代人评价说:“刘天和……治水防边功能尤著。在河道曾手制乘沙量水等器,在陕西尝造单轮车及防火器、三眼枪等。后人皆遵用之。”②乘沙量水等器已经失传,从字义理解,或许是测量水流和含沙量的仪器。



   

(一)万恭“以河治河”思想的提出


   



    中国古代对于泥沙运动规律的认识在明代后期达到了高峰。其理论贡献主要在于“束水攻沙”和“蓄清刷黄”方针的提出。隆庆六年至万历二年(1572~1574)任总理河道的万恭(1515~1592)负责黄河和运河的治理。当年曾有人针对黄河善淤善决的特性,又提出人力疏浚治黄的方案。即在黄河上排列数百艘大船。船工使用五齿耙、杏叶杓疏浚河底,其结果自然是“上疏则下积,此深则彼淤,奈何以人力胜黄河哉?”③人力疏浚治黄无效,那么,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呢?


    当时山东虞城县(今河南商丘市东北)的一位秀才向万恭建议说:“以人治河,不若以河治河也。”这确是振聋发聩的设想。这位秀才解释说:“夫河性急,借其性而役其力,则可浅可深,治在吾掌耳。法曰:如欲深北,则南其堤,而北自深;如欲深南,则北其堤,而南自深;如欲深中,则南北堤两束之,冲中坚焉,而中自深。此借其性而役其力也,功当万之于人。”他并且设想,用堤防束水攻沙可以使河床刷深。河床变深,水行地中,则自然可以任堤防废毁而弃置不用了。万恭十分赞赏这位秀才的高见,并归纳出结论性的认识:
夫水专则急,分则缓;河急则通,缓则淤。……今治河者,第幸其合,势急如奔马。从而顺其势堤防之,约束之,范我驰驱,以入于海,淤安可得停?淤不得停,则河深。河深则永不溢,亦不舍其下而趋其高,河乃不决。④
   ①  明?李东阳:明经世文编者按,卷54,宿州符离桥月河记。
    ②《行水金鉴》卷25引《明世宗实录》。
    ③  明?万恭:《治水筌蹄》,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年,第50页。
    ④  明?万恭:《治水筌蹄》,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年,第53页。



    提高水流速度可以加大挟沙力,这是早已解决了的问题。进一步的要求是找到如何提高流速的方法,张戎的意见是禁止中游引水灌溉,使黄河水量集中下泄。在这里,万恭和虞城秀才的办法是利用堤防作为手段。某段河床某个部位淤浅了,则可以在对应部位筑堤,挑动主溜冲向淤积地段,则淤积可除。其实质是利用堤防为手段,通过改变河流的局部流态来达到冲刷淤积的目的。这个“以河治河”的办法使治河理论水平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治河工程实践上自然也比人力疏浚效果好。不过,万恭主持治黄、治运工作前后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他所说的以堤防约束河水,达到冲刷河床淤积的目的,还只局限于某个河段和局部河床。直到潘季驯的时代,才进一步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实施方案。



   

(二)潘季驯的治黄方略及其理论贡献


   



    潘季驯(1521~1595)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治河专家之一。曾四次担任总理河道一职,主持治理黄河、淮河和运河,前后历时27年。在河流泥沙运动理论方面,他继承了万恭创造性的发展,进一步提出了“束水攻沙”和“蓄清刷黄”的治河理论体系,并设计了一整套堤防系统,努力把他的理论在黄河上付诸实现,期望由此一举根治黄河。


    首先,潘季驯继承万恭的治河思想,并概括为“借水攻沙,以水治水”。
    针对明代前期治河以分水为主的思想,他阐述了河水不仅不应分流,而且应尽量将支流汇入,以提高冲刷河床淤积的能量。他说:
    盖筑塞似为阻水,而不知力不专则沙不刷,阻之者乃所以疏之也;合流似为益水,而不知力不宏则沙不涤,益之者乃所以杀之也。旁溢,则水散而浅;返正,则水束而深。水行沙面,则见其高;水行河底,则见其卑。此既治之后与未治之先,光景大相悬绝也。每岁修防不失,即此便为永图。借水攻沙,以水治水。①
阻与疏、益与杀、深与浅、高与卑本来是对立的概念,但在“河不两行”、“筑堤束水,以水攻沙”②的条件下实现了统一。由相反转而相成。潘季驯治河精辟地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他对自己的治河方略充满了信心,将“束水攻沙”生动地比喻为“以水刷沙,如汤沃雪”,好像把一锅开水浇在雪地上一样,黄河泥沙问题将迎刃而解。



    第二,潘季驯在“束水攻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蓄清刷黄”。
    当年黄河南下在清口(在今淮阴市西)汇合淮河入东海,清口以上是洪泽湖。淮河洪水在此汇入黄河,必将增大黄河洪水量,因而增加防洪的困难。这是不利的一面。但与此同时,潘季驯还注意到黄淮相会还有其有利的方面,即淮河水清,挟沙力强,汇入浊河后将提高冲刷河床的能力。因此,潘季驯在洪泽湖东南筑高家堰,意图是蓄积淮河清水,再东入黄河,实现“蓄清刷黄”的战略构思。乾隆十三年(1748)河道总督高斌对潘季驯的理论贡献有精到的概括:
    如先生之筑堤障水,逼淮注黄,以清刷浊,沙随水去。此理之不易者也。③
    《明史?潘季驯传》对潘氏的主要贡献也作了“当藉淮之清,以刷河之浊,筑高堰束淮入清口,以敌河之强”的归纳。清代著名学者方苞(1668~1749)更高度评价潘季驯的这一治河措施:“《考工记》云:‘善沟者,水漱之。’明嘉靖中,潘公季驯以治河显名,论者以比禹功。其实不过引山东骆马诸湖之水入黄河东北岸,以荡其沙;引洪泽湖之水自清口入黄河西南岸,以荡其沙,用是黄运安流百有余年。”①
   ①  明?潘季驯:《河防一览》卷8,河工告成疏。
    ②  明?潘季驯:《河防一览》卷2,河议辩惑。
    ③清?高斌:《重刻河防一览序》。
    潘季驯本人则认为:“盖借水攻水,以河治河,黄淮并注,水涤沙行,无复壅滞。非特不相为扼,而且交相为用。”②对他治黄主张的核心内容作了清晰的说明。



    第三,实现“束水攻沙”和“蓄清刷黄”的关键措施是筑堤。
    在潘季驯四任总理河道期间,对堤防在治黄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逐渐由单一缕堤束水,到遥、缕双重堤防,最终达到设计了一整套由遥堤、缕堤、格堤、月堤以及遥堤上的减水坝共同组成的堤防体系。缕堤和遥堤是最主要的,其中缕堤是靠近河道主槽的第一道防线。依据河床断面、流速和水流挟沙力之间的关系,意在束窄河槽,加大流速,冲刷淤积。缕堤之外相距二三里的地方另有一道与缕堤平行的遥堤。遥堤主要起到洪水越过缕堤之后,不使其泛滥的目的。如果洪水再大,则允许从遥堤上的减水坝上溢流。可见缕堤主要解决流速与冲沙之间的矛盾,而遥堤主要解决河床容蓄能力与洪水量之间的矛盾。只要堤防稳固了,河水归槽刷沙,黄河河床逐步加深,防洪问题便迎刃而解③。

    第四,从缕堤“束水攻沙”至遥堤“束水归槽”的进步。
    遥、缕双重堤防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却遇到始料不及的困难。由于“缕堤逼近河滨,束水太急。每遇伏秋,辄被冲决”④。这是困难之一。第二,缕堤临近河槽,与遥堤之间是宽阔的滩地。而黄河滩地“外河(滩唇)高于内地(遥堤堤根),积雨盈溢,两水夹攻,(缕堤)势自难守”⑤,缕堤受主溜和滩地积水两面夹攻,安全无法保证。于是,万历六年(1578)六月,在三任总理河道之初,潘季驯即明确指出,在某些堤段如“自古城至清河,亦应创筑遥堤一道。不必再议缕堤,徒糜财力”⑥。“今双沟一带,已议弃缕守遥矣”⑦。及至潘季驯临近退休的前一年(万历十九年,1592),他将黄河修防今后应继续完成的重点工作归纳为五项,其中第一项就是在肯定遥堤的同时,明确指出:既然缕堤难于修守,倒不如“却将一带缕堤相度地势开款(空),放水内灌,……水进则沙随而入,沙淤则地随而高,二三年间(滩)地高于河,即有涨漫之水,岂能乘高攻实乎?缕堤有无不足较矣”①。

    ①清?方苞:《与鄂少保论治河疏》,方苞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674页。
    ②  明?潘季驯:《河防一览》卷8,河工告成疏,水利珍本丛书本。
    ③  明?潘季驯:《河防一览》卷10,《申明修守事宜》中说:“故,堤固,则水不泛滥,而自然归槽,归槽,则水不上溢,而自然下刷。沙之所以涤,渠之所以深,河之所以导而入海,皆相因而至矣。
    ④  同②
    ⑤  明?潘季驯:《总理河漕奏疏?条议河防未尽事宜疏》卷6。
    ⑥明?潘季驯:《河防一览?两河经略疏》,卷7,第174页。
    ⑦  明?潘季驯:《河防一览.河防险要》,卷3,第87页。



    纵然放弃缕堤,潘季驯认为依靠遥堤仍旧可以实现“束水攻沙”。万历十六年(1588)在他第四次任总理河道之初,就强调指出:
    治河之法,别无奇谋秘计,全在束水归槽。……束水之法,别无奇谋秘计,惟在坚筑堤防。……故堤固则水不泛滥,而自然归槽;归槽则水不上溢,而自然下刷。沙之所以涤,渠之所以深,河之所以导而入海,皆相因而至矣。②

    这里所说的实现“束水归槽”作用的堤防,并不是潘氏二任总理河道时所提出的“以束河流”的缕堤。他在后一篇文章中作了进一步注解:
    堤能束水归槽,水从下刷,则河深可容。故河上有岸,岸上始有堤。平时水不及岸,堤若赘旒(装饰、点缀)。伏秋暴涨,始有逾岸而及堤址者,水落复归于槽。非谓堤外即水。③



 

   显然,潘季驯这里所说的束水堤防是遥堤而不是缕堤,只不过遥堤的作用不是“束水攻沙”,而是“束水归槽”后对河床的冲刷。可见潘氏对遥堤功能的理解,除了防止洪水泛滥外,还有约束河水归槽以冲刷河床。这后一点功用的强调,与其弃缕守遥的观念直接相关。况且,河水出槽后将淤积滩地,“假令尽削缕堤,伏秋黄水出岸,淤留岸高,积之数年,水虽涨不能出岸矣”④,河防自然益加巩固。事实上,在潘季驯治河后期,他已经认为,纵然放弃缕堤,并不妨碍其实现“束水攻沙”的治河思想。因此,在万历七年(1579)冬,当潘季驯完成了上自徐州、下至淮阴600里长的黄河两岸遥堤之后,兴奋异常地说:遥堤“蜿蜒绵亘,始如长山夹峙,而河流于其中,即使异常泛涨,缕堤不支而溢至遥堤,势力浅缓,容蓄宽舒,必复归槽,不能溃出。……固不能保缕堤之无虞,而能保其至遥即止”⑤。《河防一览?全河图说》的多处注释,对“束水归槽”的实质也有清楚的说明。参见图2-21。

    第五,淤滩固堤是这一时期针对高含沙河流特点以河治河的又一贡献。
    最早提出这一建议的还是上文提到的那位虞城秀才。其办法是:坚筑堤防,当洪水盛涨,允许它漫过堤防。而当洪水退去时,漫堤之水所挟泥沙必然在堤背沉淀,从而达到巩固堤防的目的。当年万恭曾在徐州至邳州(今江苏邳县南)的黄河上试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⑥。
    淤滩固堤也被潘季驯引入他的双重堤防体系,并加以发展。潘季驯原在遥堤和缕堤之间设置横向的格堤,本意是防止洪水漫过缕堤后,沿遥堤和缕堤间的滩地漫流冲刷。实际应用中则发现格堤非但有如上的好处,而且被格堤拦截的洪水,其中的泥沙淤高了滩面,对堤防有保护作用。在他治河的后期,又进一步提出了淤滩固堤。即在缕堤适当地点开口,引洪水
    ①  明?潘季驯:《总理河漕奏疏.条议河防未尽事宜疏》卷6。
    ②  明?潘季驯:《河防一览?申明修守事宜疏》,卷10,第276页。
    ③  明?潘季驯:《河防一览?恭诵纶音疏》,卷10,第298页。
    ④  明?潘季驯;《河防一览.河议辩惑》,卷2,第62页。
    ⑤  明?潘季驯:《河防一览?河工告成疏》,卷8,第210页。
    ⑥  明?万恭:《治水筌蹄》,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年,第50页。

   

    入遥、缕之间的滩区,沙随水入,几年后,滩区淤高,一般大水不再能够上滩,实际上,高滩代替了缕堤束水的作用,这时缕堤自然可以放弃。潘季驯总结说:“与其以人培堤,孰若用河自培之为易哉。”①也就是说,泥沙淤积主槽,抬高河床,是有害的;而将泥沙引入遥、缕二堤之间的滩地淤积,则将巩固堤防,变害为利。这是潘氏辩证治河的又一范例②(如图2—22)。

   

    清代的放淤固堤则主要在大堤(相当潘氏的遥堤)和依傍大堤的月堤之间进行。为了保证放淤的安全,放淤时先在下游开顺清沟,引含沙量较小的水将大堤与月堤间充满,再在上游开引黄沟,引入含沙量高的浑水。由于其中先行充水,迎溜开引黄沟既不会出险,又提高淤滩的效果。当年除黄河以外,在永定河和南运河上也普遍推行淤滩固堤,收到显著的效果③。


   

(三)近代黄河模型试验与验证


   

    “束水攻沙”、“蓄清刷黄”和“淤滩固堤”在理论上的贡献为近代治河专家所称道,所阐明的水流挟沙力概念,与河流动力学原理相一致。



    铜瓦厢决口后,先后有几位西方水利专家来华考察黄河并提出治理意见。其中光绪十七年(1891)荷兰人单百克(P.G.Vanschhermbeck)认为,针对黄河多沙,应采用双重堤防,即在河流两侧各修筑相距1.5~4千米的两道大堤,并在滨河的第一道堤(缕堤)上建减水坝。洪水期间高含沙水流漫坝进入两堤之间,“年复一年,淤地日高,而达于洪水位。……由是我人将获得一新堤,其顶宽为1.5~4千米”。④和300年前潘季驯的认识如出一辙。德国著名河工专家、河工模型试验创始人恩格斯教授(Hubert Engels,1854~1945)主张,黄河治理应固定中水河槽,他先后于1932和1934年两次进行黄河下游动床模型试验。在试验之后说:“潘氏认为分清遥堤之用为防溃,而缕堤之用为束水,为治导河流之一种方法,此点实非常合理”,验证了350年前潘季驯的治黄理论的正确性。可见,以潘季驯治黄为代表的我国16世纪的河流泥沙运动力学的理论成就,位居当时世界前列。不过,潘氏的理论还只限于定性的认识,缺乏定量的分析。在复杂的黄河防洪斗争中,他所设计的治黄堤防体系发挥了有益的作用,并为后人所遵循。但由于理论上的缺陷和工程技术水平的限制,其治黄实践并未如他所设想的那样有效。
    ①  明?潘季驯:《总理河漕奏疏.条议未尽河防事宜疏》卷6。
    ②郭涛,潘季驯,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年,第39页。
    ③姚汉源,河工史上的固堤放淤,水利学报,1984年,第12期。
    ④沈怡,黄河问题讨论集,第24页。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水利工程资料库

返回版块

1.29 万条内容 · 18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水利科学史之北宋年间河流泥沙运动理论的进展

    黄河在唐代比较安静,较少决溢记载。但这一相对稳定的河槽经数百年淤积,至北宋中期河道滩地已比相邻地面高出一丈有余,被形容为“架水行空,最为危事”①。因此从五代开始至北宋的220年间,黄河有89次决口记载,平均每2.5年就有一次决口。由于受政治派别斗争的干扰,当年的一些治黄措施违反科学规律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不过,也有某些治黄方略包含有泥沙动力学的科学认识。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