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利时事 \ 今天,水与香港有什么关系?

今天,水与香港有什么关系?

发布于:2023-12-11 11:15:11 来自:水利工程/水利时事 [复制转发]

“月光光,照香港,山塘无水,地无粮;阿姐担水去,阿妈上佛堂,唔知(不知道)几时没水荒。”这一首曾经街闻巷知的歌谣,记录了20世纪70年代以前香港人对于“水荒”最真切的记忆。


香港,三面环海,由于缺乏天然湖泊和河流,水资源尤其匮乏。自从1841年开埠以来,曾有几个时期因为天旱闹“水荒”,限时限日供水的日子,对于港人而言,无疑是一段痛苦而难过的岁月。在经历了山塘储水、拉闸限水、开源节流等时期,尤其是兴建了东江—深圳供水工程,引入广东省的供水后,今日的香港供水稳定、用水充足,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渔港小岛,发展成为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工业、金融贸易中心,成为一颗璀璨夺目的“东方之珠”。


水是城市最宝贵的资源,是城市赖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可以说,香港的繁荣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香港供水史。回顾香港走过的这一段岁月,对于今天我们如何更好地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有着深刻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山塘集雨靠天喝水              

         


1841年开埠后,香港就吸引了大批移民前来谋生。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保证饮用水的稳定供应,成为当务之急。1860年,港英政府正式开工兴建了第一个水库(香港人称为“水塘”)——薄扶林水塘,容量仅9000立方米,1871年进行扩容改造,容量增至26.1万立方米。由于水塘容量有限,为满足当时人口的需要,港英政府又继续修建水塘,例如大潭水塘、黄泥涌水塘、九龙水塘等,还扩建了大潭水利工程。


薄扶林水塘


港英政府积极修建水库储存雨水,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应付了干旱季节的社会急需。然而,这改变不了被动的供水实质。面对香港越来越稠密的人口,靠天喝水非长远之策。更何况,天有不测之风云。几次大旱,便使得香港人陷入了极度的水荒之中,一筹莫展。


翻开香港的供水历史,三次大的水荒,1894-1896年的世纪瘟疫、1929年的大旱、1963-1964年的大旱,对香港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打击。十八世纪末期,不少华人因瘟疫、缺水而离港回穗,香港的商业贸易陷入困顿之境;而面对二十世纪60年代的大旱,港人已无法像前人一般背井离乡,只能过上限日限时“捉襟见肘”的缺水日子。


根据香港水务署的资料显示,60年代初,香港耗水量增长迅速,仅1962年4月-9月的用水总量就比1961年同期增长63%。一方面是用水量的急剧增加,另一方面是降雨量的骤然减少,矛盾顿时激化。


1962年5月至次年4月,全港降雨量只有1439毫米,较之年平均的2200毫米减少了761毫米。到了1963年3月底,各水塘的总存水量只到总库容的一半,水资源严重匮乏。虽然当时政府已经采取了非常严厉的限制用水措施,但由于天无半点雨滴,1963年6月1日水塘的总存量降至总库容的1.7%。此时,政府不得不实施4天供水1次,每次供水4小时的制水措施。该措施一直持续到1964年5月27日台风“维奥娜”到来之时,时间长达整整一年。


在这一年里,根据香港九龙工会联合会估计,全港有19个行业因为水荒而减产停工,20万工人收入减少。耗水较多的行业,如饮食、洗衣、理发、饮料制造等,几乎无法继续运转。在渔农业方面,受天旱影响,整个新界的农田几乎全部枯死,牲畜因渴死的不计其数。


1963年香港大旱期间,每四天供水一次,图为市民排队候水的情形


水荒不仅使香港的农工商业经营环境变得恶劣,还是疾病滋生的主因,更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甚至引发了社会的不稳定。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显示,一栋四层高的住宅楼,由于水压原因,各楼层只能轮流利用供水时间,每楼层平均4天只获1小时供水。若每层楼有6家住户,每户只有10分钟储水时间,平均每人获供水时间可能只有1到3分钟。每人4天里只获得1到3分钟的供水,用水的紧张状况可想而知。在点水必争的压力下,邻里间的争执增多,小则斗破血流,大因争执坐牢,陪上性命。


这些不忍回睹的岁月,令港人尤为刻骨铭心。如何解决全港人民缺水之苦,成为港英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也牵动了一水之隔大陆同胞的心。




             

             
东江之水越山来              


在1963至1964年的大旱时期,为了最低限度地保障民众之需,港英政府征得广东省政府同意,用油轮到珠江汲取淡水。在饮用水最短缺之时,每天曾有10艘油轮往返运载珠江淡水。为了获取更多的水源,改变传统依赖雨水的供水模式,港人把目光投向了祖国母亲,积极地同大陆同胞商讨解决饮水难的对策。


虽然当时大陆也正处于3年困难时期,但血脉相连的深情让大陆同胞无法坐视不管。周恩来总理拍板兴建东江—深圳供水工程,不仅历史性地改变了香港的供水模式,也充分体现祖国母亲对香港儿女的深切关怀。


东江—深圳供水工程


1963年12月8日,周总理出访非洲,途经广州。在听取了广东省关于兴建“东深供水”工程方案的汇报后,当即做出批示:“供水工程由我们国家举办,应当列入国家计划,作为援外专项项目,因为香港95%以上是自己的同胞”。并批准由中央拨出专款3584万元兴建。


1964年2月20日,“东深供水”工程正式动工。该工程主要是将东江的水引入香港。东江是珠江流域第三大水系,发源于江西寻乌县,全长520千米,源头称寻乌江与定南水汇合后称为东江,源头至龙川县合河坝为东江上游,从合河坝至博罗县观音阁,是东江中游;观音阁以下为东江下游。由于该工程需要将原本由南向北流入东江的支流——石马河改造成一条人工运河,河水由下游抽回上游,逆流而上,因而工程相当艰巨。


经过1万多人11个月的昼夜大会战,工程于1965年1月胜利竣工,同年3月1日正式对港供水。从此,清冽的东江水带着祖国母亲的深情厚意,北起东莞市桥头镇,经八级电力提水,先入雁田水库,再翻山越岭,入深圳水库,通过两条输水管道,最终到达香港,滋润着港岛每个儿女的心田。东江供水共流经83公里,主要建设包括6座拦河闸坝和八级抽水站。该工程的投入使用,正式宣告香港缺水历史的结束。


40多年来,“东深供水”工程为香港供水近百亿立方米,年供水量占香港总用水量的70%以上。根据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工程还先后进行了四次扩建改造,总投资超过70亿元。目前,经过改造的“东深供水”工程年供水能力由最初的0.682亿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24.23亿立方米,对香港供水每年可达11亿立方米。现在每年对港供水达8亿多立方米,是690多万香港同胞的“生命之源”。


香港的供水从严重匮乏到有余,“东深供水”工程做出了重大的不可磨灭的作用。低廉的淡水、充足的供应量,对于香港工业的突飞猛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大力推动了香港都市化进程。今天,香港已经成为国际商业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东深供水”工程,就没有香港今天的繁荣安定。



             

             
海水冲厕独树一帜              


在积极寻求外来帮助的同时,香港人更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千方百计地开发各种系统、挖掘各种潜能,开发水资源、充分利用水资源,以应对窘迫的用水现实。海水冲厕,就是港人在开源节流上令世人啧啧称奇的一个例子。


一个现代城市时刻保持整洁、干净的卫生环境,不仅是市民的生活之需,更是文明、发达的象征。在饮用水尚且匮乏的时期,要供应充足的冲厕水来保障城市的卫生环境,对于香港政府而言,显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然而,精打细算的港人把眼睛瞄准了港岛周围那汪洋的海水——海水也是水,既然不能饮用,用来冲厕总还可以吧,如此一来,不仅节约淡水资源,也有效地解决了问题,一举两得!


于是,1965年,在经过几次辗转周折,多方论证、实验之后,轰轰烈烈的海水冲厕被写成了条例,以法律的形式在香港正式推广实施。为了加大海水冲厕的力度,香港水务设施条例还规定:凡有海水供应的地方,必须用海水冲厕,未经批准用淡水冲厕属违法行为。


香港的海水冲厕,是一套完全独立的供水网络,主要由供水站(泵房)、配水管、调蓄水池等组成。目前,整个海水供应网络有37个抽水站、42个配水池及约1050千米长的海水管道。


靠近海边的泵站在抽取海水之后,先是进行必要的处理,包括用隔网过滤杂质、投加氯气消毒等,再通过供水主管和配水管向用户输水,有一部海水还会被送往调蓄水池,以应付不备之需。去过香港的人会留意到,香港的住户大厦外一般都有两种水管,一为淡水管道,一为海水管道,独立运行,不会混淆。由于海水供应系统与淡水供应系统完全分开独立,因此40多年来,在使用的过程中,未发现任何污水系统或污水处理方面的问题。



目前,现在香港地区己有70%的厕所利用海水冲厕,平均每天使用的海水量多达58.1万立方米,节省淡水效果十分明显。全港海水用水量年年稳定上升,平均每年敷设新海水竹道约为25千米。


香港最初采用海水冲厕,原因在于缺乏淡水资源,使用海水可降低淡水需求量。在“东深供水”工程落成,淡水资源相对充足后,香港进一步扩大海水冲厕供应,则是以成本效益为原则。相对淡水和经过处理污水而言,海水资源丰富,使用成本相当廉价。海水供应系统充分利用紧靠海滨的优势就地取水,显著节约了水处理和输送的电能费用。当然并非所有地区都相同,以香港西贡市镇为例,由于海水供应系统管线较长,总成本经分析后较淡水供应为高,因此采用海水冲厕并不划算。这也正是香港仍有些区域没有选择海水冲厕的原因。


总的来说,海水冲厕系统由于其环保、低廉的特点,是香港市政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几十年来,这套系统不断地加以改进、研发,目前仍处于全世界领先地位。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尤其值得全世界的沿海城市学习和借鉴。



             

             
开源节流写供水新篇              


当前,虽然供水充足,但为确保可持续发展,香港政府推行全面的水资源管理,以善用、保护及管理水循环内的水资源和研究开发新水源。这些措施包括保护及管理水资源、开拓新的水资源、鼓励节约用水和再造水的使用。


香港已建造各大小水库17座,总库容为5.86亿立方米,调蓄了本地雨水和东江来水,增加本地原水供应能力。为了保护水源的洁净,香港制定了严格的集水区保护措施。集水区既内地统称的“集雨区”,也叫水源地,分为直接集水区,指雨水可自然流入到指定点的区域;和间接集水区,指借助外力或工程措施将雨水引入指定点的汇流区域。


目前,香港直接和间接集水区达全港总面积的30%。香港政府通过制定专门法规、在集水区广植树木、定期抽样化验、提高市民的保护意识等手段,有效地保护集水区。集水区每年可为全港解决2.9亿立方米的优质饮用水,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不可估量。


海水淡化则是开拓新的水资源的有力举措之一。早在1959年,香港人就开始致力于海水淡化工程。尤其是在1963年天旱以后,曾经是开拓新水源的一线曙光。但海水淡化在初步取得成果后,无可奈何被迫终结,主要受制于偏高的燃油价格。2003年5月,香港水务署开始进行“香港开发海水淡化设施试验计划研究”,以探讨在香港使用反渗透技术进行海水淡化的技术及财务可行性。2004年,采用逆渗透技术的海水淡化实验厂开始运作。可以预见,在香港政府持之以恒的努力下,以及港人自强不息的奋斗下,不久的将来,港人将突破海水淡化的瓶颈,使其真正造福于民。


香港政府对于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可谓不遗余力。推行大规模更换及修复老化水管计划,以减少管网的渗漏,也是香港政府尤为关心的一项事宜。据了解,香港政府正在实施一项计划,将有步骤地更换和改造全港3000千米的供水管网,从而有效地控制管网的渗透损失。该工程分4个阶段进行,估计总耗资157亿港元,将于2015年完成。据悉,2015年,香港政府还将对剩余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和改造,并采用最先进的水管测漏和减漏技术,包括持续水压监测及水压管理,以减少供水及配水系统的渗漏。


香港能迅速地从渔港转型为亚太地区贸易转运站,再发展成为今日的国际金融中心,实与自来水供应系统的建立、成长和扩张息息相关。从1860年香港殖民政府修建的第一个水塘“薄扶林水塘”到1963年周恩来总理亲自下令建造的“东深供水”工程,整整一百多年间,香港的供水之历史成就了一部挥挥洒洒的港人奋斗拼搏史,也是大陆同胞与香港胞骨肉情深、情系一水的真实写照。



“小河弯弯向东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香港,这颗璀璨的东方之珠,在祖国母亲的滋润下,必将散发出越发迷人的魅力,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 天地不言
    天地不言 沙发

    美丽富饶的香港,这颗璀璨的东方之珠,在祖国母亲的滋润下,必将散发出越发迷人的魅力,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2023-12-12 12:01:12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利时事

返回版块

3667 条内容 · 5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埃及 真的很缺水吗?

埃及国土面积约为1亿hm2,只有400万hm2可耕作土地。考虑到其他多种的耕作方式,埃及每年可耕作土地面积接近357万hm2。尽管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加快,从事农业人口仍然占到埃及总人口的50%,农业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产值的30%,80%用于出口创汇。然而,埃及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增加粮食生产以满足未来每年2.3%人口增长的粮食的需求。 1952年埃及大约只有2000万的人口,现在已达到6500多万,预计到2025年人口将超过9000万。从1930年起埃及人均耕地面积开始下降,要保持现在的人均耕地面积,每年就必须开垦新的土地。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