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如何向低年级介绍概念型建筑学

如何向低年级介绍概念型建筑学

发布于:2023-12-01 15:31:01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复制转发]

2021112011:00-13:00,和同事、助教一起,带领二年级本科生到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参观《约翰·海杜克:海上假面舞(John Hejduk: Shanghai Masque)》展览。


看展之前,一直在不断思考,面对这样一个融合了多学科(偏人文)知识、个人化思辨色彩较为浓厚的建筑学类型,该用怎样的方法才能向低年级工科本科生有效传递(1。最后决定,对展览里涉及哲学、文学、语言学、隐喻、个人直觉等有些抽象深奥、可以多解的部分,不做过多展开,主要还是围绕物理(physical)与形态(form)操作可传授(teachable)的学习与设计方法两条主线进行介绍


图片

图1  

《兰开斯特/汉诺威假面舞:教堂、墓地、法院、监狱》,1980-1982年,2021由东南大学嘉木研学社制作


在展馆入口,我向学生大致介绍了海杜克做了25年校长的私立纽约库帕联盟建筑学院(Coop Union)与我们这样的公立工科大学在体制、生源、师资、教学上的诸多不同,希望学生通过展,能在整体上感知到一种与我们正在学习的以培养职业建筑师为目标实践型(practical)建筑学非常不一样的概念型(conceptual建筑学中的一种——纸上建筑Paper Architecture,并借此拓展,认识到建筑学其实存在着丰富类型,从而在今后能以较为开放的视野学习。等他们在专业上进一步成熟后,就可在多样化了解、理解建筑学的基础上,自主做出或专项精研、或多项穿梭的专业方向选择。我认为,该展对中国建筑初学者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此——拓展国内单一唯一职业化实践型建筑学视野参见:Hejduk, John主编 库帕联盟——建筑师的教育 [M] .林尹星等译.  台北:圣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


在展厅入口装置书市(Book Market,我让学生用随身携带的激光测距仪和卷尺测量尺寸,用手触摸材质,用眼关注色彩,交流空间体验,对装置的隐喻不多做讨论。这其实就我们此次看展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观察、体验展陈本身的空间设计2


图片

图2  展览入口


集中讲解的第部分,是从展陈设计出发结合学生正在做的空间设计作业,进行类比analogical分析。建筑界人士策展的这个展陈有着强烈“创造空间意识,采用了很多基本的空间设计方法(Space Design Method),加上分隔墙由没有材质和建造表现属性的石膏板构成,让空间设计手段愈加清晰可辨(3)。这和学生们正在做的,功能要求不复杂、借助抽象材料模型、主要考虑/”关系的有些纯粹的空间设计,有着颇多相似之处,较易借鉴共鸣。针对该展陈在空间上的设计特点特别强调了空间序列、空间穿插、视野控制(框景、对景),以及尺度控制与体验的关系等几个方面(4567我们领着同学们走到几个典型位置,拿激光测距仪卷尺,多角度测量,追问彼此体验感受。最让我惊讶的,是展厅层高才7米多,我还以为要接近9米了(后来PSA设计师章明老师告诉我,层高是9米,下面有个发光天棚吊顶,再减去布展的地面抬高,差不多7米多)。


图片

图3  《空间设计的方法》,笔者总结绘制


图片

图4  

空间划分——靠颜色与地面材质,以及展品类型(模型与图纸),对相邻两个黑白空间做清晰划分。空间穿插——靠地面色彩做穿插提示。

尺度——门洞3米高,隔断800厚,在两个相邻黑白空间之间,产生出一个过度空间。


图片

图5

空间层叠———自图前向后,由“横向”的紫色、黑色、白色三层空间叠加。两个800厚白色门洞,由于相对尺度突出,也以“纵向”方式,参与到空间层叠,最终形成五层空间叠加的横、纵交错效果。


图片


图片

图6

空间穿插与框景——通高缝隙实现纵向框景;两个渐次远去的展品,形成框景中的对景;地面纵向绿带与远处横向展开的绿墙及绿色展台,将远处空间拉向画面近处横向黑色空间实现穿插;缝隙厚度(800)与宽度(1000)的比例,增添出一个被穿插纵向空间,最终,绿色地面串联起绿白(横向)、白(纵向)、黑(横向)三个空间。


图片

图7

14:00-16:00,转场参观《巴黎建筑——城市进程的见证(1948-2020)》,布展也颇具空间设计意识。我们仍从布展与内容两方面引导学生。与前展800厚隔板相比,这里只有200厚,因而框景时没有形成额外空间。不同框景洞口大小差异、对位错位、角度变换,构成了丰富的看与被看体验。


集中讲解的第二部分,是展览内容。正如前面所说,我们主要从目前学生能理解的角度,围绕物理与形态操作方法可传授”两条主线,对展览内容进行有侧重的分析。我们指点着挂在墙上的原图,详细分析了海杜克基于九宫格(Nine Square Problem——这也是学生当下空间设计作业的基础框架——的一系列小住宅手绘图纸。对需要很多知识储备才能理解的设计理念不多做解释,而是特别强调设计深度与绘图表达之间的关系,并引出我们的教学观点——设计的深,才能表达的深,这里我们说海杜克画的好,其实绝大部分含义是指他设计的好!海杜克仅靠一支笔,就把一个住宅,既概念性、又建造性地塑造出来!我内心里不断赞叹,画(设计)的真好呀,我自己一个人面对一张图估计能看上两个小时。


从设计与绘图两方面,围绕平面布局、结构体系、轴测中各种建造与构造细部交接、家具、铺地、设色、打点、线型等很多专题精细分析的同时,我们不断提醒学生,对理论课上曾讲过的,海杜克1985年出版的《美杜莎的面具》一书中关于九宫格的说法,要结合今天的参观和自己的空间设计作业,做一个回顾与反思。


九宫格作为一种教学工具,用来向新生介绍建筑学。通过九宫格练习,学生开始发现和理解建筑的一些基本要素:网格,框架,柱,梁,板,中心,外围,区域,边界,线,面,体,延伸,收缩,张力,断裂,等等。学生开始探寻平面、立面、剖面和细部的含义。他学习如何画图,并开始理解二维制图、轴测投影,以及三维(模型)形态之间的关系。学生借助平面图、轴测图研究和绘制他的方案,借助模型探讨三维的含意。最终,学生对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立起自己的理解,有关建造的观念,也顺理成章出现。译自:John Hejduck. Mask of Meduso [M]New York : 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Inc. 1985129.


The Nine Square Problem is used as a pedagogical tool in the introduction of architecture to new students. Working within the problem the student begins to discover and understand the elements of architecture. Grid, frame, post, beam, panel, center, periphery, field, edge, line, plane, volume, extension, compression, tension, shear, etc. The student begins to probe the meaning of plan, elevation, section and details. He learns to draw. He begins to comprehe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wo dimensional drawings, axonometric projections, and three dimensional (model) form. The student studies and draws his scheme in plan and in axonometric, and searches out the three-dimensional implications in the model.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elements is revealed, an idea of fabrication emerges.891011121314


图片

图8

《德克萨斯住宅1号:平面图》,1954-1963,石墨、彩色铅笔,绘制于半透明纸上,80x84cm。


图片


图9

《德克萨斯住宅1号:平面图》局部


图片

图10

《德克萨斯住宅1号:底层平面图》,1954-1963,石墨、彩色铅笔,绘制于半透明纸上,80x84cm


图片

图11

《德克萨斯住宅1号:轴测图》,1954-1963,石墨绘制于半透明纸上,73.6x78.8cm。


图片

图12

《德克萨斯住宅1号:轴测图》局部


图片

图13

《菱形美术馆C:轴测图》,1963-1967,墨水绘制于半透明纸上,92x120cm。


图片

图14

《菱形美术馆C:轴测图》局部


在集中讲解的最后部分,我们聚焦在海杜克墙宅(Wall House)系列。主要原因是功能易理解,尺度好把握,还有就是可以看到《墙宅2号》的建成实物,能够比较直观地帮助学生在实践型与概念型(纸上建筑)之间,进行沟通式认识。


展览对《墙宅3号》解说,指出海杜克意在表达过去、现在和未来”。操作层面对此进行了阐释,告诉学生,不必特别纠结设计者说的“词语含义”,比如“什么样的空间才算是未来空间”,而要跳脱出来,从方法层面进行提炼理解——其实就是借助讲故事telling a Story)的方法,控制出三种不同的空间(氛围)。这一方法,和学生空间设计作业也非常类似。在作业设置中,我们除了用九宫格做基础框架,还传授给学生用叙事法(Narrative做工具控制设计,并提醒学生,从使用者角度讲,重要的不是去准确理解设计者的叙事内容,而是要能感受到叙事所产生的空间氛围、流线引导、事件发生,包括产生出属于使用者自己的叙事新演绎。因此,对于《墙宅3号》,使用者也完全可以用诸如“天堂、人间、地狱等不同的三组词汇去描述自己在其中感受到的三种不同氛围,“对大部分人来说,他们知道建筑中包含意义就够了,这样他们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任何层面上与建筑师进行交流。”(引自:[]布莱恩·劳森著,范文兵、范文莉译.设计思维——建筑设计过程解析.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170.


另外,墙宅系列还有个特别值得我们关注、学习地方如何将二维画作图形转化为三维空间。这一角度的灵感,来源于诸多立体主义画作及柯布西耶建筑作品的形态提炼。以我之见,中间那堵墙,仍保留了一些“二维状态,较好地解决了转换中的一些困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从建造逻辑看,这堵强必然应该是剪力墙悬挑支撑两侧房子151617


图片

图15

《1号墙宅》,1968年,墨水绘制于半透明纸上,93x93cm。


图片

图16

《2号墙宅》,1973年设计,海杜克去世一年后的2001年,在荷兰Groningen建成。


图片

图片

图17

《3号墙宅》,1974年设计,2021由东南大学嘉木研学社制作


看完此展,我们转场西岸美术馆接着参观《巴黎建筑——城市进程的见证(1948-2020该展属于实践型建筑学,与海杜克展相比,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在众多实际案例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设计。但在广泛追问之下后我发现,即使是熟悉的实践型建筑学,也只有在充分的历史、知识与案例分析基础上,才能达到更精准、更深刻、更专业、非标签、非形式主义的理解与学习。


这之后,我走进了试图呈现20世纪现当代艺术发展的蓬皮杜中心大展《万物的声音》,迎面看到了影响海杜克,尤其是他的墙宅系列的诸多灵感来源,包括立体主义的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纯粹主义的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18)。就在那一刻,约翰·海杜克(John Hejduk1929-2000)这个看上去没有太多建成物的纸上建筑思考,其背后厚重而深刻的艺术、社会、历史语境,活生生扑面而来。

spacer.gif

图18

《静物》,布面油画,柯布西耶,1922

“这副静物画中的元素参考了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的精确性:瓶颈采用了工业烟囱的形状,圆形让人联想到远洋轮船的通风口,而凹槽玻璃让人想起了古代的柱子。”(摘自展览说明)


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tumux_29905
    tumux_29905 沙发
    向低年级介绍概念型建筑学可以从认识建筑的基本功能开始入手,比如住宅、商场、学校等建筑的不同功能及其设计理念。概念型建筑学注重建筑设计与理念的高度统一,探索建筑语言和美学表达的多元化,强调建筑的文化、历史和环境背景。可以通过图片、模型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并感受到建筑设计中的概念,如形态、材料、结构等,培养孩子们的建筑审美和对建筑文化的兴趣。同时,可以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概念型建筑,如比利时的ATOMIUM、中国的鸟巢等,让孩子们感受到建筑设计的创新和魅力。最后,可以通过一些手工制作或模拟设计的活动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建筑设计的过程和实践。
    2023-12-01 15:40:01

    回复 举报
    赞同0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0.81 万条内容 · 27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国近代建筑史概述

写在前面的话         纵观中国近代建筑史,面领两大问题:1、西方建筑从古典主义向现代主义的过渡正处于胶着状态,设计师需思考现代主义建筑的风格及其可能性,回应建筑风格的时代转型问题。因此,大师们的建筑可以看作20世纪中国建筑界积极参与现代主义转型的中国方案。2、传统中国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如何一方面实现中国建筑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又能承续传统建筑及其美学遗产。解答这两个问题极为不易,但此乃关乎民族建筑能否安身立命之题,又不能不答。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