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中国近代建筑史概述

中国近代建筑史概述

发布于:2023-12-01 15:29:01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复制转发]
写在前面的话

   

    纵观中国近代建筑史,面领两大问题:1、西方建筑从古典主义向现代主义的过渡正处于胶着状态,设计师需思考现代主义建筑的风格及其可能性,回应建筑风格的时代转型问题。因此,大师们的建筑可以看作20世纪中国建筑界积极参与现代主义转型的中国方案。2、传统中国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如何一方面实现中国建筑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又能承续传统建筑及其美学遗产。解答这两个问题极为不易,但此乃关乎民族建筑能否安身立命之题,又不能不答。

图片

青年梁思成

图片


作为中国古建筑研究与保护的重要先驱者,一代大师梁思成不辞劳苦、行遍大江南北,开创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先河。人们也许已惯于将他那些或真或假的风花雪月引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却难免忘记其竭尽半生为民族建筑所做的贡献。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之个性乃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我们有传统习惯和趣味,这一切表现的总表现曾是我们的建筑。现在我们不必削足就履,将生活来将就欧美的部署,或张冠李戴,颠倒欧美建筑的作用。……到现在为止,中国城市多在无知匠人手中改观。故一向的趋势是不顾历史及艺术的价值,舍去固有风格及固有建筑,成了不中不西乃至滑稽的局面。……能发挥创新都是受过传统熏陶的。即使突然接受一种崭新的形式,根据外来思想的影响,也任然表现本国精神。

图片
图片
刘敦桢:一位建筑学家与江南园林的不解之缘

图片


刘敦桢先生不仅在建筑学界影响深远, 而且对江南园林的研究, 做出了巨大贡献。

图片

图片

图片


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的评价是:“中山陵虽西式成分较重,然实为近代国人设计以古代式样应用于新建筑之嚆矢,适足于象征我民族复兴之始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tumux_29064
    tumux_29064 沙发
    中国近代建筑史可追溯至19世纪末,当时西方建筑风格开始进入中国,并且以列强在中国开设领事馆等公共建筑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建筑师开始吸收和融合了这些风格,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建筑风格。20世纪初期,中国现代建筑开始萌芽,建筑师在尝试融合中西方建筑风格的同时,也在寻求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的建筑风格。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筑师们开始致力于根据社会主义的理念设计和建造公共建筑,如医院、学校、工厂等,并逐渐形成了以功能主义和实用性为核心的建筑风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中国现代建筑在吸收西方建筑成果的同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建筑特色和风格。
    2023-12-01 15:30:01

    回复 举报
    赞同0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0.86 万条内容 · 27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宋代建筑概述

宋代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大转变时期。规模一般比唐朝小,但比唐朝建筑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阁楼 台,主要以殿堂、寺塔和墓室建筑为代表,流行仿木构建筑形式的砖石塔和墓葬,创造了很多华丽精美的作品。装饰上多用彩绘、雕刻及琉璃砖瓦等,建筑构件开始趋向标准化,并有了建筑总结性著作如《木经》、《营造法式》。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