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BIM技术 \ BIM专业软件 \ 第三方的BIM应用管理

第三方的BIM应用管理

发布于:2023-10-31 11:21:31 来自:BIM技术/BIM专业软件 [复制转发]


     

第1节:建立以业主为主导多方推荐的BIM机制

BIM 作为一种有利于建筑工程信息化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技术,其在未来建筑行业中将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建立以业主为主导多方推荐的 BIM 机制,能更快地促进 BIM 技术在建筑行业生态圈中更好地应用与发展。
业主方通过 BIM 技术的管理手段使第三方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合理有效地整合各参与方的力量共同推进 BIM 技术在项目建设管理中的应用。由业主方牵头,针对各参与方在项目建设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从各方对 BIM 技术的不同需求出发,使各参与方基于 BM 技术建立统一的目标及合作共享平台,可以使用统一的BIM 软件组合进行数据信息的传递、共享,建立起更为紧密的伙伴关系,建立一种信息集成的面向项目全过程的团队组织。该机制建立后,改变了原来单一建设主体(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等)以单一角度去研究的形式,BIM 技术不能有效贯彻执行的情况;解决了建设项目各参与主体之间理念不统一,信息传递不对称、不及时增加项目成本,影响工程建设的问题。不管各参与方使用市场上哪款软件进行模型的建立,业主方BIM 项目经理需要树立一个信息模型交付的标准,进行模型的传递性使用,避免出现模型信息无法传递到各参与方的情况。

     

第2节:分析和明确各参与方常见的BIM技术目标

各参与方常见的 BIM 技术目标如下:
1. 数据信息整合
随着 BIM 技术在建筑行业的普遍应用,各参与人员也意识到了模型数据信息的重要性。在一个项目的建设中,有多个参与方参与,也就形成了多个信息孤岛。而BIM 技术的进入,是为了更好地把这些数据信息整合起来,拥有统一的数据格式,能在各方之间流畅地进行共享。这就意味着业主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交付标准,从而使各参与方有对各自的模型数据进行维护的职责。
2.场地分析
场地分析是研究影响建筑物定位的主要因素,是确定建筑物的空间方位和外观、建立建筑物与周围具观之间联系的重要过程。在项目前期的规划阶段,场地的地貌、植被、气候,建筑周边的交通路线及建筑的采光等条件是需要考虑到的影响设计决策的因素。
而BIM 技术正是通过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coeraphio Tniomation Sgstom, 简称 GIS)对场地及拟建的建筑物室间数据进行建模,通过 GIS 与 BIM 软件的强大计算能力快速得出分析结果,有利于项目前期规划阶段的评价及分析。而各参与方在这当中需要对数据进行复核审查,以便在后期运用这些数据的时候可以一目了然。当前市场上有条件的建设方已经开始建立适合自己的数据应用导则,服务于自己的经营。
3. 策划和论证
在总体规划目标确定后,需要对整个建筑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策划和论证。在以往的方法中,设计团队一般是根据经验和国家相关的规范来确定设计内容及依据(设计任务书),但这种传统的方法在面对一些特殊的建筑和业主方要求时就品得力不从心。而 BIM 能够帮助项目团队在项目策划阶段通过对空间和建筑功能进行分析,来理解复杂的空间标准和法规,能够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分析出最佳方案,帮助快速做出关键性决定。BIM还可以把设计师头脑中的思路和想法转化成直接表达的可视化方案。
随着 BIM设计的深化,BIM 技术可以持续帮助设计师和业主方评估与论证设计 方案是不是符合他们的设想和要求;此外,BIM 还可以通过数据联动为投资方提供相应的方案成本预估。由此,BIM 可以让不同思维、不同专业的双方在一个相互都可以理解的平台上产生互动效应,获得双向反馈。
     
4. 可视化设计
在BI 进入建筑行业之前,三维效果图和设计图是分开的,设计图由 CAD 制作,效果图由
3d Max、SkerchUp 等软件制作。3ds Max、SketchUp 这些三维可视化设计软件的出现,有力地弥补了业主和最终用户因缺乏对传统建筑图样的理解能力造成的和设计师之间的交流不畅的缺陷。但是,由于这些软件在设计理念和功能上的局限,这样的三维可视化展现不论是用于前期方案推敲
还是用手阶段性的效果图展现,与真正的设计方案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对于设计师而言,在前期推敲阶段展现完效果图后,后面大量的工作还是要基于传统的 GAD平台使用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大样图等多种方式表达和展现自己的设计成果,这导致设计师的工作流是分段的,效果图和实际设计之间存在信息割裂的现象,在遇到项目复杂、工期紧张的情况非常容易出错。BIM 的出现,把效果图变成了建筑设计的副产品,不再是独立的环节,设计师的工作流不再是分段的,设计师可以利用三维可视化功能以三维模型完成建筑设计,同时也使业主及最终用户通过模型直接了解自己在投资什么。
5. 协同设计
协同设计是一种新兴的建筑设计方式,它可以使分布在不同区域位置的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
通过网络的协同展开设计工作。
把CAD 因样通过即时通信软件(QQ等)和电子邮箱发送给别人,这是传统的简单协作方式,但这种工作方式是存在局限性和信息割裂的,并不能充分实现专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无法加载附加信息,导致专业之间的数据不具有关联性。BIM 协同的出现,能够改善这种割裂的设计环境。
在BIM环境中,信息是相互关联的,一个人修改自己专业的模型,相关信息就会传递到其他协同者。
借助BIN 的技术优势,协同的范畴也从单纯的设计阶段扩展到建筑全生命周期,需要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各方的集体参与,因此具备了 更广泛的协同意义,从而带来综合效益的大幅提升。
     
6. 性能分析
可以通过实验来对建筑 方案进行性能分析,相对于使用缩小比例的实物模型进行各种实验,在计算机中进行模拟计算会更加快捷、方便。利用计算机进行建筑物理性能分析始于 20 世纪60年代(甚至更早),已形成成熟的理论支持,并开发出了丰富的工具软件。但是在CAD 时代,无论什么样的分析软件都必须通过手工的方式输入相关数据才 能开展分析计算,而操作和使用这些软件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完成。同时,由于设计方案的调整,数据录入工作需要经常性重复录入或者校校,耗时耗力,导致建筑的物理性能分析通常被安排在设计的最终阶段,成为一种象征性的工作,使建筑设计与性能分析计算之间严重脱节。
利用 BIM 技术,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创建的虚拟建筑模型已经包含了大量的设计信息(几何信息、材料性能、构件属性等),只要将模型导入相关的性能分析软件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原本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花费大量时间输入大量专业数据的过程在如今可以自动完成,这显著缩短了性能分析的周期,提高了设计质量,同时也使设计公司能够为业主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7. 工程量统计
在CAD 时代,需要根据 CAD 图样由人工进行测量和统计,或者用造价软件重新建模后再统计。这两种方式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才可以完成,用人工进行计算、统计工程量很大,而且容易出错误;用软件进行建模统计要重新录入信息,如果设计发生调整还要根据调整录入信息,这样反复的重复操作耗时耗力,如果有滞后,得到的工程量统计数据往往会失效。
BIM 是一个富含工程信息的数据库,可以提供造价 需要的工程量信息,借助这些信息,计算机可以对各种构计进行统计分析,实现工程量信息与设计方案的一致。通过 BIV 焚得的准确的工程畫统计可以用于前期设计过程中的成本估算、在业主预算范围内进行不同设计方案的坏处或者不同设计方索建路成东的此较。以及施工开始前的工程量预算和施工完成后的工程量决算。
     
8.碰撞和管线综合
随着建筑物规模和使用功能的复杂化,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对碰撞和管线综合的要求愈加强烈。在CAD 时代,虽然每一个项目都由专业人士一次次地协调、一次次地进行设计交更修政但是最终到施工阶段依然有很多碰撞问题,使得工期一再拖延。利用 BIM 技术,通过搭建各专业的 BIM 模型,设计师能够在虛拟的三维环境下方便地发现设计中的碰撞冲突,通过碰撞检查程序输出碰撞报表,技构件 1D(身份标识号) 和截图在模型中进行调整,从而显著提高了管线综合的设计能力和工作效率。
在建模阶段就解决了碰撞问题,减少了施工中出现碰撞问题导致的停工时间,显著提高了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由于施工协调造成的成本增长和工期延误。
9.施工进度的模拟和管理
通过施工模拟可以协调各个专业、各工种的起始时问、结束时间,达到控制工期的目的。在没有BIM 技术之前,经常用网格图、横道图或者直方因来控制项目进度,但有时候由于图样可视化较低,制作出的施工进度表是不准确的。
通过 BIM 可以进行 4D 进度模拟,把施工任务、横道图和模型关联在一起。在进行模拟时,按照月、日、时等不同时间单位对任务进行拆分,以达到对施工方案的分析和优化。在施工模拟中,可以检查每个阶段的时间,以及“人、材、机”的配置信息是否符合日标要求。对于一些重要的施工环节或采用新工艺的关键部位、施工现坊严面布置等的施工指导犗施进行棋找而公折,以提高计划的可行性。節理者可以适过施工模型直观地观看和了解各个施工阶段的延度,及时发现和调整存在的问题。利用 BIM 进行施工模拟,有助于施工方在工程项目投标中获得竞标优势,还可以协助评标专家基于4D 模型快速了解投标单位对投标项目日主要施工内容的轻制方法、施工安排是否均衡,总体计划是否基本合理等,从而对投标单位的施工经验和实力做出有效评估。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BIM专业软件

返回版块

9030 条内容 · 24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请留步给你的BIM等级考试考前秘笈!

BIM一级等级考试从开始的试探性到后期的体系化试卷的成长历程,都通过试卷展现在我们眼前。 经过二十一期考试已经形成了出题的大概路线,   前两期考题可以说是图学学会对考试的试水题   那么仔细看看3-21期题,   我们可以得出题型基本稳定成五大类别: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