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工程造价 \ 造价筹划 \ 不同工序对造价费用的影响,居然这么大?

不同工序对造价费用的影响,居然这么大?

发布于:2023-10-20 08:49:20 来自:工程造价/造价筹划 [复制转发]

后浇带从施工角度来讲,是增加工期、增加费用的一种存在,通过本文介绍可以了解这个具体的影响过程。 本文介绍的工艺过程,仅描述各工序的关键点,目的是为了发现每道工序对现场施工的影响,进而剖析对费用的影响, 从而促使我们如何改变思路、优化做法。

  工艺流程
以基础底板后浇带为例,分解其工艺流程:
后浇带下卧处土方开挖 ---- 抗水板垫层砼浇筑 ---- 卷材附加层铺贴 ---- 大面积卷材铺贴 ---- 防水保护层浇筑 ---- 抗水板钢筋安装 ---- 抗水板砼浇筑 ---- 压边挡坎制作 ---- 下层挡灰网制作安装 ---- 止水钢板安装固定 ---- 上层挡灰网制作安装 ---- 底板后浇带钢筋留置 ---- 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 ---- 封闭前加临时盖板 ---- 剔凿后浇带两侧钢丝网----清理后浇带内垃圾 ---- 整理后浇带钢筋除锈等 ---- 隐蔽验收通过 ---- 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 混凝土养护。
下面就其主要工序进行解析,并阐明对施工的影响。

挖土方

2.1 工艺过程
在大面积土方开挖完成、清槽之后,重新放线,使用小型挖掘机开挖后浇带的下卧部分,利用人工配合清理、修坡,形成后浇带下卧处的形状。
二次挖出来的土方,使用三轮车或者小推车,运输至大面积土方处,再整体运走。此时已不适合大型运输车辆进入,因为已完成大面积清槽工作。
[图片释义]开挖出来的形状,一是小挖掘机的工效很低,二是需要人工配合,三是土质要好,才能完成上述形状。
2.2 工序点评
因为这道工序,对地下室的整体施工产生了如下影响:
一是:   滞后了大面积基础垫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即便垫层可以分块浇筑,但在同一区块内,由于防水层的连续性要求,不可将后浇带位置单独甩开。因此,需要垫层混凝土在同一时间浇筑。
二是:   增加了小挖掘机的进出场、台班消耗。挖土方的大型挖掘机,其抓斗宽度都在1.2m之上,且机械操作不同于在图纸中划线,会有左右偏差,势必会超出后浇带宽度。因此,必须由小型挖掘机进场施工。
三是:   增加了一遍人工清槽工作量。 如果大面积土方挖开后不进行第一遍清槽,就无法相对准确放线,找出后浇带的位置。 因此第一次大面积清槽和第二次下卧清槽,都必不可少。而与甲方结算,绝大部分都是综合考虑,只给一次清槽,有的项目甚至直接把清槽工作量考虑到挖土方综合单价中。因此,这项是徒增成本,收入不会因此另行增加。必须在投标报价中的成本测算中考虑周全,当然投标一定有总价的限制,还要平衡各分项工作内容,这里不展开讲投标的不平衡报价了。
四是:   增加管理成本,最直接的起码放线次数增加。工序时间延长,固定成本一定随之摊销增加,比如说管理费、安全文明施工费等。
五是:   其他影响,很多工程后浇带都不是一条直线,会遇到集水坑、桩承台而转折,进一步造成下卧部分各工序的费时费力。
2.3 分项工程计价  
《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SD01-31-2016)中1-2-47~1-2-50有相应子目:
前面已经叙述,现在清单计价模式,无论是政府招标的还是房企招标,挖土方都是单价综合考虑。比如下图:
可以看出挖下卧处土方是徒增成本而无另外收入的一道工序,但又必不可少。  

抗水板垫层混凝土浇筑

3.1 工艺过程  
浇筑基础垫层时,后浇带下卧处的斜坡,要单独找坡、拍平、压光。
[图片释义]边坡留到混凝土初凝前修整比较合适,先行对两侧平面处进行找平抹光。
3.2 工序点评
上述坡面工序额外增加了人工。 还需要对阴阳角进行处理,满足卷材防水的铺贴要求。 而清单计价中很少有单独为有坡度的垫层另行单独设项的,都是综合到基础垫层中。
[图片释义]抗水板垫层是和大面积基础垫层连接在一起的。
[图片释义]上图是坡度未通过验收,重新进行的修整,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稍不留神,徒增成本的现象又来了。

卷材附加层铺贴

4.1 规范要求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条文3.1.5:   地下工程的变形缝(诱导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盒)、预埋件、预留通道接头、桩头等细部构造,应加强防水措施。
条文4.7.6:   变形缝、后浇带等接缝部位应设置宽度不小于500mm的加强层,加强层应设置在防水层与结构外表面之间。
4.2 技术定义
卷材防水附加层,是指在防水卷材大面积铺贴前,在防水的关键部位和薄弱节点设置的卷材加强层。由于建筑物沉降变形(易使防水层拉裂)、施工中不可避免的碰击(可能未察觉)以及防水卷材的材料特性,防水层的转角处和不连续处(如管道穿过防水层)就成了防水的关键部位和薄弱节点(易渗漏及易破损部位)。
为了防止单层防水层的破裂,这些部位和节点需要重点处理,增加附加层作为双保险。其目的,是在防水的关键部位和薄弱节点加强防护,降低漏水概率。
4.3 工艺过程
防水卷材要在下卧的阴阳角处做附加层,再进行大面积铺贴。
[图片释义]后浇带下卧处客观上附加层已经形成了整个一道防水,因为阴、阳角各伸出250mm的情况下,基本就是相交了。
4.4 工序点评
增加了附加层面积,而附加层在清单计价中不单独列项。
《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中有描述:
需要在投标报价中考虑附加层面积,进而折合到防水综合单价中。  
《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SD01-31-2016)中对附加层有人工系数调整规定:
而投标往往时间紧任务重,有时会忽略这些细节问题,造成可能的单项亏损。

防水保护层浇筑

防水卷材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的施工,与基础垫层混凝土的问题一样,在斜坡处单独增加人工成本。
[图片释义]后浇带下卧处成型。
[图片释义]放线后的复核,以便钢筋绑扎。

绑扎抗水板钢筋

6.1 工艺过程
抗水板中的钢筋,因设计本身要求,不能与底板钢筋在同时段施工,需单独下料安装。
6.2 工序点评
抗水板上返锚入底板中的钢筋(图中La部分),在底板钢筋绑扎时比较碍事,降低工效。本身抗水板钢筋就属于小范围钢筋绑扎,工效与底板也不同,额外增加人工。
[图片释义]设计有双层钢筋的,还要注意其马凳的工程量。
当然,这一点表面上看是在与甲方和与班组的账中平衡掉的,因为都不单独为这些量增加单价。然而,实际班组报价时会考虑这些不好做部位的量,平衡向总包报价。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造价筹划

返回版块

3098 条内容 · 12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一文看懂:措施费怎么算?

措施费,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由 施工技术措施费 和 施工组织措施费 组成,是一项对甲乙双方来说都很难处理的费用。 对甲方来说,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这一个“非”字决定了措施费看不见摸不着。甲方如果直接给钱,也应对不了将来上级部门和审计的核查。在真实的施工过程中,这几条措施费差得很远,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