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隧道工程 \ 动工!东莞首条水下跨江隧道要来了

动工!东莞首条水下跨江隧道要来了

发布于:2023-09-21 15:11:21 来自:道路桥梁/隧道工程 [复制转发]

就在今天

东莞中心城区的跨江通道——

鸿福路-银龙路跨江通道

正式动工了


图片

这条跨江通道不上天架桥

而是下水建隧道,采用沉管工艺

是东莞首条沉管隧道


图片




图片

衔接南城、万江中心区

采用水下沉管隧道


鸿福路-银龙路跨江通道项目建设地点在东莞市鸿福西路、银龙路曲海大桥段,跨江通道两侧分别衔接鸿福西路和银龙路,北起万江大道, 沿银龙路向南穿越东莞水道和曲海大桥,向南接鸿福西路,南至港口大道,主线总长度约1.87km,其中隧道全长约1.54km。

图片

9月21日该工程正式举行开工仪式,工程建设周期约37个月。

图片
工程建设示意图

隧道主线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50km/h, 隧道设计净高为5m,隧道主线双向6车道

设置匝道3条,入口A匝道布置于银龙路、 出口B匝道布置于出站南路、出口C匝道布置于滨江体育公园并与曲海大桥辅道连接。

图片
工程建成后的交通指引



建成后缓解两岸交通压力

目前,东莞城市中心区范围内的过江通道主要有东莞水道特大桥、曲海大桥和万江大桥等,其中东莞水道特大桥和曲海大桥间距约3公里,河道两侧东西向主干路均需绕行至曲海大桥和万江大桥两桥过江,形成了整体路网结构上的瓶颈。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曲海大桥和万江大桥两条桥梁均已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交通堵塞情况已日益严重,加快推动鸿福西路-银龙路跨江通道工程建设迫在眉睫。


鸿福西路-银龙路跨江通道为接通两岸干线道路的节点工程,通道建成后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支撑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优化,改善地区出行,对构筑完善的越江体系,缓解曲海大桥、万江大桥等越江通道压力有着重要意义;加强东莞水道两岸沟通,缝合东莞水道两岸起到促进作用,促进城市协同发展。





图片

为什么会采用沉管隧道

而不是常规的过江桥梁呢?



这与“三江六岸”总体规划、现状交通组织、航道交通有关。

让河于民
“三江六岸”滨水岸线被定位是“东莞最美岸线”,是东莞大手笔谋划的滨水岸线空间营造,将为市民营造高品质的公共亲水休闲活动空间。架设沉管隧道,能实现这片空间的休闲与交通功能高效区分,把稀缺的滨水景观资源让给市民。

让河于船
东莞水道为国家四级航道,全长42公里,上接输港供水的东江流域,下通出港货轮的狮子洋,是全市航道等级最高,货运量最大的“黄金水道”。鸿福路-银龙路跨江通道位置与曲海大桥相邻,如采用桥梁方式,将影响航道船只通行。沉管隧道工艺则没有这一顾虑。


图片



对桥梁、盾构法、沉管法等工艺工法进行比较

本工程位置处已存在曲海大桥过江桥梁,采用桥梁方式将与曲海大桥产生冲突,且采用隧道布置方案相较桥梁道路引线、匝道等布置占地面积小,对现有交通景观影响小,隧道上方用地在回填后可继续使用,建成后对航道通行无影响。


沉管法相较于盾构法埋深浅、碳排放低,无需设置始发和接收井,对边缘分割地块影响小,沉管法更优。


除了交通方面的利好

该项目的建成

对于打造中心城区“三江六岸”水文章

建设现代城市滨水岸线、

现代综合服务中心和

南城CBD中央商务区有着重要意义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什么是沉管隧道?



沉管法是在水底建筑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

沉管隧道就是将若干个预制段分别浮运到海面(河面)现场,并一个接一个地沉放安装在已疏浚好的基槽内,以此方法修建的水下隧道。

图片
隧道纵断面图
图片
基槽开挖示意图
图片
基床铺设
图片
沉管安装示意图

沉管预制主要施工方法包括干坞法和工厂法,其中干坞法在内河隧道中使用普遍,适用于管节数量少的工程项目,国内已建成项目有:广州洲头咀隧道、广州车陂南隧道、大连湾海底沉管隧道等,工厂法适用于沉管数量多、线路长的隧道项目,如: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工程。

图片
图片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

1993年12月28日我国大陆首次采用沉管法设计施工的大型水下隧道“珠江隧道”建成通车,至今已有近20条沉管隧道建成通车,沉管施工技术发展迅速。


来源 | 全媒体记者 高鹏飞/文 罗嘉怡/图,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 邹文丽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隧道工程

返回版块

2.94 万条内容 · 26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17项隧道施工必须注意的要点,你知道多少!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基础建设的重视,“八横八纵”铁路网、“一带一路”等重大项目的批复,全国各地均已挂起基建项目的旋风。我国疆土广阔,地形地质复杂,桥梁建设、贯穿隧道的工程项目不计其数,其中隧道技术的应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选择开挖方法时,应对隧道断面大小及形状、围岩的工程地质条件、埋置深度、支护条件、施工条件、环境条件、工期要求、工程量、机械配备能力、施工安全、经济性等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用恰当的开挖方法,尤其应与支护条件相适应隧道施工中,开挖方法是影响围岩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