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工程造价 \ 造价筹划 \ 这样劳累的造价工作内容几时休?

这样劳累的造价工作内容几时休?

发布于:2023-09-15 13:53:15 来自:工程造价/造价筹划 [复制转发]

1.0 前言

最近编制一个景观工程的控制价,控制价要参照多个历史项目的价格进行编制。  

实话讲,这项工作没啥技术含量,就是找寻匹配的价格数据。  

但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工作方式,因为历史项目清单描述与编制控制价项目清单有着很大的差异,所有的软件功能都是无效的,只能借助人脑的超强分判功能,一个清单项一个清单项的找寻所需的数据。  

这就需要足够的耐心,足够的细致,重复着相同的操作。  

类似场景的工作还有:清标时,所做的与历史项目价格数据的比对。  

2.0 人脑分判方式存在的问题

采用人脑分判的工作模式,数据都是静态的,就好是计算器式的数据,通常是没有办法追溯的。  

可能有小伙伴会有疑问,软件的功能怎么就无效了呢?  

现在 清单描述的内容几乎是一个项目一个样子,没有统一的标准 ,不同的团队,不同的造价人都有着各自的工作习惯。  

不同项目的清单之间没有可以关联和匹配的条件,所以就没有办法借助软件的功能去提取数据,处理数据。  

对于软件的功能几乎都是需要一个特定的场景,为使用软件的功能,我们在工作中就要刻意的去构建其应用的场景,那就规范化  

虽然工程量清单也有国标版的规范,但执行环节还是会出现差异的。  

试想如果工程量清单真正的实现了标准化,那我们在提取数据时,将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  

3.0 数据“孤岛”所带来的问题  

工程量清单的非标准化,让价格数据形成了 “孤岛”,我们以一个房地产公司为例,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清单描述模式,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数据就失去了其价值。  

不同的项目在使用这些数据时,基本都需要借助人脑去整理,整理的人可能不同,但工作的方式和工作的内容却是相同的。  

所以就特别有必要,去制定一套标准的工程量清单名称和项目特征描述, 把历史项目的清单进行标准化的改造 ,一个项目的数据只需要整理一次就好了,那就不需要不同的人重复的去做了。  

这其实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项很基础的工作。  

如果你意识到了,那请行动起来,如果还没有意识到,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引起你的注意。  

4.0 写在最后

在造价工作中,不仅仅工程量清单的价格数据是“ ”,对材料价格的数据也是 “孤岛”,同一家公司,不同的项目,对于同一个材料,其批复的价格也是各不相同,只因经办人不同,比如批复的价格信息都是以扫描件的形式存储在系统中, 不能满足搜索 的要求。  

对于一家公司而言都不能做到统一,那对于行业而言要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就更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文章的最后又想到了一个因标准化带来问题的案例。  

这是关于设计图纸的问题,曾经做一个地产公司的不同项目,恰巧几个项目都是同一个设计院做设计,这些项目是有时间差的,是在不同的时间段,在前一个项目设计说明中提出的问题,在后一个项目中依然存在,也就是不同的项目设计说明基本是相同的,简单讲,就是相同的问题被不同的项目给复制了。

设计院的设计说明可能是实现了标准化,但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却不进行修改和调整,这种标准化也是挺可怕的。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造价筹划

返回版块

3073 条内容 · 12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审计究竟忽略了什么?工程结算几年都审不完

1.0 前言   工程结算审核,也就是 “一审”,做着做着就成了“长命百岁”的项目,几年都完成不了,这类项目不是个例,而是极具普遍性。本篇文章就从造价咨询公司的视角,透过结算资料差、施工方诉求高等众多表象问题的背后,试着梳理和分析那些被所忽略的问题,也试图缓解“长命百岁”项目所带给我们的困扰。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