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水处理 \ 生化系统的七大要素之④DO与电位

生化系统的七大要素之④DO与电位

发布于:2023-09-14 08:11:14 来自:环保工程/水处理 [复制转发]

生化系统的七大要素之④DO与电位

  向各位好友深表歉意,文章③是酒后产品,醉驾*8以上的那种。看标题,有可能今晚也是*5以上了。今天看张祖德中科大版《无机化学教案》深有体会,氧化还原的化学反应就是电子转移,电子需要转移一般情况就是所处压差中流动,从高到低。那高处电压何来,能量的来源又在何处,这必须超越了地球,面前太阳系的世界,我们所需的一切能量都来源于太阳的核聚变。核聚变通过光子这从开始到现在的舍身使者护送至地球,不曲不挠。图1:中科大教案

 

污泥是生命体,运动的同时必备能量,能量的来源由光照即光子激发电子跃迁给力和化学反应的电子转移。在水中有一部分是可以接受光子的直接爱戴成长,那叫光合物。其分为光合自养型和光合异养型。自养型理解为无机碳合成菌体的有机物,异养型为分解合成有机碳成为菌体所需。光合菌对映的称为化能型,能量来源化学反应的电子转移所产生。不要乱,第三个事了,化能型又继续分:厌氧型和好氧型。两型的根本是将电子转移落在某些化合价升降所得。在厌氧中,最终产物CH4就是连灵魂都被扒走的光棍了。讲好氧之前,有一个状态叫缺氧。按行话说,它的电子受体肯定不能是氧,但为什么需要有一些氧呢,几寻资料,真不需要纠结。它就是前辈们总结了这么多经验告诉我们,水解酸化、反硝化需要的状态。如果不服,那你就去明知山有虎被咬后,再参加本公众号的微信群里“突っ込み”吧。人和大部分菌都是化能异型生物,电子供体当属阳光有机产物为主,氧是深受最广大人民群众爱戴的电子受体。这里再次继续体现了生命体的能量还是来源于太阳公公,它使二氧化碳再次脱出氧分子。读者感觉扯远了,界内人士应该有一个共识,好氧池常有排泥的措施,厌氧池为何更少呢?界内外有一个共识养鱼需要鼓氧。水中是有氧气这一说法毋庸置疑,只是涉及一个衡量度而已顺带一句,氧气参与的氧化产物太丰富了,能量也之所大。冬天因温度问题,空气密度低,水中氧气比例高,故水中DO高。DO的定义很多,按高等数学的近似法,就是水中现残留氧气分子含量的定义,这是高手群里张博士说的。

2:“向高手致敬”群的聊天记录

 

 


奇怪今天文中第三“张”,近日一位张总携工程师寻我借DO仪,可能她的好氧系统有异。在此,我力劝大家在站中需要此工具,这是好氧生化系统的必备。如张博士所言,水中溶氧状态的把握至关重要,但使用DO仪需要检查排除干扰因素。如:生化系统其它⑥个因素过高过低都有可能。附上一件仪器ORP,称之氧化还原电位。在水中,每一种物质所处状态都有其独自的氧化还原特性。简单的,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微观上,每一种不同的物质都有一定的氧化-还原能力,这些氧化还原性不同的物质能够相互影响,最终构成了一定的宏观氧化还原性。所谓的氧化还原电位就是用来反映水溶液中所有物质反应出来的宏观氧化-还原性。氧化还原电位越高,氧化性越强,电位越低,氧化性越弱。电位为正表示溶液显示出一定的氧化性,为负则说明溶液显示出还原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舆论也愈丰富,请大家一定需要认清形势,我之所以提出生化系统七大要素,今日讨论第4点,也是与众污师共勉。大家在考虑问题时,不能凭一时之快去下定义。应当结合表观之现象,联系所有能想到的因素,先做判断题,决定是否存在;然后做选择题,决定是否需要考虑;第三进行排序,论主次;第四就是抓落实;第五就是巡查验收。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处理

返回版块

41.93 万条内容 · 137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生化系统的七大要素之③pH与缓冲物质

生化系统的七大要素之③pH与缓冲物质 关于pH我曾经有过一篇《在生产实际中的pH试纸》叙述,它是一种酸碱衡量的度值。现在是专门放到生化系统来讲,就要讲究它的前提,那在有微生物的水中,肯定就要考虑微生物在里面的存活的环境。一民恩师前些日子告诉我肚子有货才是根本,所以我又只能来一个有感而发。最近迫于压力还是激情也好,打算今晚一笔完成。   pH值在生化系统主要肯定不是水在过酸过碱对微生物伤害这么简单的事。酸到1,碱到14那是能活的地方吗?其实它主要反映的干扰因素是微生物的生化反应中大多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要注意酶的基本成分是蛋白质,根本就是氨基酸,在含羧基和同时也有胺基,这一酸一碱具有离解基团的两性电解质。关于这样的离解基团,大家有必要翻书看一下,电性与pH值的关系,这不是月薪3000的人该讲的事。关键就是这个pH值对7的偏离,带来了对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影响,酶因电离形式不同,催化性质也就不同了。此外,酶的催化作用还决定了基质的电离状况,pH值对基质电离状况的影响也进而影响到酶的催化作用。我以前在学生时代也不理解为何有些普通化学达不到的事,在生物系统可以实现,原来关键原因在于酶。初三初识化学时,时任老师是政教处主任,他严肃的表情说,什么是催化剂?假如你在小跑,旁边突出一只凶狗,你的速度就是飞跑了,本质上它有没有改变你的体质。。。作为是人的生物,我们谁敢咬牙切齿的去顶一顶pH变化这项不适,生理上的催化不起效了,再多努力也就回到了反应无效。为什么前人发明了pH这个概念,无须深究,它只是为了让我们大概大致认识一个酸碱标准而已。当年,我在曾总那就是犯了这个错误,抱着理论削酸会呈碱,此涨彼消,认为草酸就是生化性强的有机物,NO怕不勒。但是法律的红线踏触了,那酸性不是影响生产,而是致菌命啦,脱离红线的管理是知识的无知。还是要老老实实地把它先成盐,根据生化进度再调pH。幻想派都应当理解,无论你做什么,对某个人花多好的善心,这所有的一切勿忘不能离开基础的社会,还得要考虑大局。过份的酸碱把系统的基本性质都弄坏了,谈补救又如何。按理论,草酸的添加,经过生物氧化还原是会削酸变中的。但操之过急中必须想一想当局,采用循序渐近就好办了。我做现在这一站做氨氮三年了,才终于计算明白。氨在酸性才能安全溶水,首先要把水回到中性7,必须加一份的碱它才老实从盐变回“水合体”。再把中性7的“水合体”再氧化,就变成了亚硝,成酸又不利于中性水的环境了,应该碱再加一份。至于下一步的需不需要反硝,就要看甲方的要求和支出了。书本中的老师们为什么强调的是缓冲溶液,因为他们不可能去直接找到养好的菌种,于是就引入了一种高大上的缓冲剂。缓冲剂那是不上头的下酒菜,它是一种针对酸或碱来者就扛,但不扰民的高素质人才。但生产上是不适宜,毕竟原本那是高价位,奶粉虽然贵,但孩子刚出世没牙齿咬饭,也不能怪他了。在培菌的初期,我们只能用上缓冲剂了。记住,它的本质就是削减反应产生的酸碱,它的存在是没有被激发的弱碱弱酸,不会造成社会动乱。很多资料已经显示菌种能适应的pH范围是6-9,这其实就是最好的教科书,但几人能去读懂,几人可以做到半小时或者1小时去测一下水质?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污师,就要亲身战一线,没有技巧,自己守在生化池旁就是硬道理,这也是我有健康肤色的道理。具体操作手段必须自己根据现状,认真分析各项因素,原则就是要时刻保水质呈中性就对了。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