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环境影响评价 \ 十不存一,环保企业的“活下去”

十不存一,环保企业的“活下去”

发布于:2023-09-04 09:39:04 来自:环保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复制转发]

         

         

         

         


         

         

         

         


         

         

         

         


         

         

         

         

现状很残酷,“活下去”是态度,也是战略。在残酷中活下去,才能见证下一个十年。在历史上,每次经济萧条或者产业变革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企业异军突起,转危为机。此番环保行业的历史性转折,其中既有存亡之危,也必然有突围之机。

作者| 青山研究院
在残酷中活下去,见证下一个十年。
2018 年,房地产行业率先发出“活下去”的呼号,之后接连爆出惊天大雷,迅速转入下行期。
去年任正非喊话华为,“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并对内发布了题目为《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文章。
短短数年,房地产、互联网、新能源等热门产业都发出了“活下去”的声音,声嘶力竭之中危机感扑面而来。
今年开始,原本以为会好转的环保形势急转直下,复苏未见,反而也开始蔓延“活下去”的声音——环保行业也到了转折点,大厦将倾之势高悬环保企业头顶。当行业开始大面积地出现一种声音时,是一种警示。
据青山研究院观察,“活下去”三个字背后有环保企业的生存困境,也有环保行业本身的发展规律。客观而言,环保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活下去”的阶段。
因此,“活下去”既是环保企业当前处境的真实写照,也是现阶段生存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对于各个环保赛道而言,只有活下去才能进入终局。
在这场产业转折的殊死搏斗中,国企大都具有融资和存量运营的优势,而几无怙恃的环保民企将面临极其严酷的生存局面。   一位装备制造企业老板沉重表示,“这将是一场十不存一的角斗,前途难料”。

本文将结合青山研究院的观察和调研,对“活下去”背后的真实处境、底层逻辑以及破局方向展开剖析,希望在这个多变的时代,对环保从业者们有所助益,同时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讨论。


1


     

非常态的顺境和常态的内卷

下一个十年:存量内卷,赛道激战


探讨未来,首先要正视现状。大批环保企业在退场或将要退场,这是行业最突出的现状。  
“做制造的发货越来越少了,以前上门询价,现在贴着成本价报价都没人理;做工程的投标竞争越来愈激烈,原来四五家企业竞争一个标,现在十四五家竞争一个标;做投资并购的越来越清闲,原来扩大战场布大局,现在收缩战线搞聚焦。”  
关于这一现状,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在企业角度,是从常态进入了非常态;二、在行业角度,是从非常态进入了常态。
很显然,我们在行业的角度看更加贴合现实,也更能看清局势。大部分环保企业在顺境中待得太久了,以至于误以为时下的艰难是非常态,过一阵子就会过去;实际是行业在从增量时代快速切换至存量时代,而增量才是非常态、存量才是常态。  
非常态是机遇爆发期,参与企业众多,鱼龙混杂,但行业竞争混乱;而常态是供需稳定期,行业进入持续良性竞争,各个赛道最终只会留下少部分企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环保行业进入了存量,整个经济发展也进入了存量。这是疫情之后,复苏未见的真正原因,“三十一条”、降息、减税等措施均未起波澜的原因。
环保行业本身的规律已经非常清晰,混战将会在进入常态后随着残酷竞争而终结,这条路无可避免、必然残酷。
比如,近期环保上市企业陆续发布 2023 年年度半年报,从一部分企业的增长来看,资源化、存量运营、“剩者为王”的优势正在逐渐凸显出来,相反,不具备这些优势的企业在承受巨大压力。  
经历了环保大建设的红利期之后,环保企业要考虑:要不要成为赛道上剩在最后的选手,能不能成为赛道上最后的选手。   下一个十年,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将决定企业能走多远,围绕赛道抢位的激战已经打响。
环保行业过去的商业本质,只是一段机遇红利,很多企业还没有经历生死存亡级的对抗,更加没有在战略层面思考过企业的发展。
一部分企业是纯粹的机会主义者,市场良好时进场,市场萎缩时退场,这类企业不在少数。   在环保行业回归常态的过程中,所有的故事、情怀、概念、泡沫,都将回归本质。

上一个十年享受了红利,下一个十年就要面对内卷。上一个十年赚低质量的快钱,下一个十年争高质量的慢钱。上一个十年低门槛、鱼龙混杂,下一个十年就要面对激烈竞争和超高淘汰率。


2


     

数万环企,要么突围要么出局

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


当前形势对于大部分环保企业而言,要么突围要么出局。
环保行业现阶段的变革主要来自需求端,目前来看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需求规模在锐减,各个领域不再需要数以万计的同质化企业,水、固、气各领域都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在经济下行、环保监管加强的倒逼之下,环保需求在朝着节能低碳方向走。
在此趋势下,传统的环保供给模式不再匹配新需求,行业进入大衰退、大转型,发展逻辑变成供应端创新迭代推动需求端升级。
也就是说,进入下半场,环保企业的饭碗要靠自己端,即依赖企业自身创新。但我们都清楚,环保领域的创新突破并非易事。
在此局势下,环保企业的每一步都要走得十分慎重,因为每一步都可能成为最后一步。这两年,我们已经能够看到大量的出局者和少量破局者的分化趋势,若要从中提炼方法论,以下 3 点具有较高的普适性:
1、整顿兵马:摸清自身资源禀赋和能力模型
环保行业长期的低门槛、粗放混乱、恶性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企业的忧患意识、战斗精神和战略能力,在青山研究院的调研中能够感受不少环保企业有偏安一隅甚至躺平的心态。
很多企业在追求资源(这里的资源包括核心竞争力、生产资料,也包括用户等)价值最大化、开辟新战场等方面,意识淡薄、动力不足。
在日益紧迫的形势下,环保企业十分有必要对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做一次深度盘点,重振旗鼓、开辟新战场。
整顿兵马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搞清楚企业的优势和短板,进而勾画未来干什么和推演现在应该干什么。  
2、做正确的事:以核心竞争力重新规划战略方向
环保工程时代不讲究战略方向,是一个见着有份、参与即可享受红利的时代。
但进入存量内卷的常态中,战略方向的重要性变得举足轻重,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将会有明显的对错之分。  
工程时代是做加法,企业可以多点布局、多线作战,但进入存量时代,就要做减法,把优势力量集中在主要战略方向,以核心竞争力布置战线,力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3、正确地做事:提升团队的执行力和组织效率
“正确做事” 是“做正确事”的保障,好的战略方向要配以得当的方法。
关于正确做事有很多维度可讨论,但对于环保企业而言,最值得讨论的就是管理的升级。在粗放的上半场,很多企业的组织谈不上团队,更像是团伙,组织涣散、执行力一般,这在下半场将是大忌。

而进入存量时代,要有科学、高效的组织管理方法,真正把公司的运营建立在团队之上,关于环保企业团队的升级可参考青山产业评论文章  《环保行业拼「团队」的时候到了》  。


3


     

环保行业工程模式的反思

工程潮落,再造增长引擎


关于环保上半场的反思,一定绕不开工程。碰过工程项目的,不管哪类企业,都有一段心酸史。
而关于工程最值得反思的是,工程模式塑造了环保企业根深蒂固的工程思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业在质变层面的发展。
用钢筋水泥设备仪表拼装出一条处理工艺,是很多环保公司商业模式的本质。在大建设时代,这是最易上手、最直接的模式,但同时也有弊端,如周期短、波动性大、门槛低、难以形成壁垒。
建立在工程模式上的大部分企业注定是短命的,尤其是民营企业。
要活下去,就得有活法。环保上半场,企业的增长千篇一律,而环保下半场,企业将遵循各自的活法。
其中,以技术产品化为模式的环保创新是其中一个重要范式。
事实上,环保行业的创新和创新力量是存在且不断进化的,但在呈现方式上,较为传统和老套,一直在以工程的模式呈现。行业内掌握技术的环保企业很多,但是没有在更深的商业化程度去探索。
而技术产品化可使创新的成果得到最大化呈现,把技术和专业转化成产品,企业能更加持久、更大规模、更高效率地服务和抓住客户。
另一方面,产品化思路会倒逼环保行业的创新,促进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改变,材料等各个领域的技术突破会改变环保行业的处理体系。
环保行业再往下发展,需求将更加多样化、精细化和节能化,在这些底层转变之下,技术产品化将迎来发展趋势,目前在水处理、固废处理已经有一些成功案例。
另外,一部分龙头企业在完成重资产运营业务的布局之后,也在回过头来推动创新方面的短板,并以装备制造的形势呈现。
创新的维度有很多,创新一定会发生。关于环保行业的创新发展研究,是青山研究院的重大研究课题,未来将阶段性地发布相关研究成果。
从工程时代走出,环保行业将走向大分化,各个领域的增长新驱动需要环保企业自身打造。一位深耕行业多年的创业者表示,“环保行业的发展才开始,创新和多元将成为未来的特征”,这一观点契合文章前半部分关于“常态”的定义。

环保行业在从政策驱动进入创新驱动,政策是非常态,创新是常态。


4


     

在残酷中活下去

见证下一个十年


困境不可怕,可怕的是没看清其中的底层逻辑。本文开篇引入「常态-非常态」的概念,旨在强调我们既要正视现状也要看见规律。
现状很残酷,“活下去”是态度,也是战略。在残酷中活下去,才能见证下一个十年。在历史上,每次经济萧条或者产业变革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企业异军突起,转危为机。
此番环保行业的历史性转折,其中既有存亡之危,也必然有突围之机。
来源 | 青山产业评论
作者 | 青山研究院

  • yj蓝天
    yj蓝天 沙发

    关于环保公司生存与发展分析的有一定道理,受启发了,谢谢

    2023-09-07 08:23:07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环境影响评价

返回版块

2.32 万条内容 · 13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收藏!项目环评审批常见35个问题及解答

01 我单位计划新建(改建、扩建)XXXX工程项目,请问是否需要办理环评审批手续?     答: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和《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2018年4月28日公布)规定,列入名录的建设项目,按照项目类别、环评等级等要求,分别做报告书、报告表报批,登记表自行备案。未列入名录的建设项目不需开展环评审批。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