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工程造价 \ 造价筹划 \ 工程造价改革——浅谈以企业数据库为代表的市场定价机制

工程造价改革——浅谈以企业数据库为代表的市场定价机制

发布于:2023-08-28 13:23:28 来自:工程造价/造价筹划 [复制转发]


摘  要: 工程类企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就要多中标、中好标,这对工程造价行业的投标报价信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多年来,工程造价行业内在定价的过程中,始终受国内定额和清单的束缚,还处于半计划经济半市场化经济的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造价的定价模块终究会进入更加市场化的发展和改革阶段,以企业数据库为代表的市场定价机制对工程造价改革的作用愈发凸显。笔者作为工程造价行业的从业者,从工程造价改革的大趋势出发,结合工程造价行业的特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工程造价改革  市场定价机制  企业数据库

        0 引言  
       工程类企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就要在投标过程中多中标、中好标,这对工程造价专业的投标报价信息要求很高,报价越精准,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报价越低,就越容易中好标。多年来,工程造价行业内在定价的过程中,始终受国内定额和清单的束缚,还处于半计划经济半市场化经济的阶段,不能完整反映人、材、机耗用及最准确的价格信息,存在着报价信息不准确等诸多弊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造价的定价模块终究会进入更加市场化的发展和改革阶段,以企业数据库为代表的市场定价机制对工程造价改革的作用愈发凸显。笔者作为工程造价行业的从业者,从工程造价改革的大趋势出发,结合工程造价行业的特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1 传统定额、清单定价机制下的弊端  
       1.1 数据信息不够完备  
       BIM技术系列软件、广联达系列软件、宏业计价软件等工程造价行业内较为常见的算量计价程序随着互联网数字化时代的进程蓬勃发展,但这些软件包含的工程类定价信息始终不够全面完整,时常出现需要同时参考运用同期市场实际价格和定额清单规范的问题。与此同时,从业人员还常遇到很难从现有定额、清单规范中搜集不规则设计带来的材料国际参数、限制条件、综合价格等因素的问题,更难将现有项目与之进行参考与对比,将以往定价信息与之进行参考对比。因此现有定额和清单定价规范数据信息不完备、难以有效参考对比、影响定价决策的问题可见一斑。  
        1.2 数据缺乏动态更新  
       众所周知,建筑行业的清单规范每5年更新一次,定额规范每4年更新一次,而清单规范和定额规范约束的建筑行业内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的价格却随着物价水平、政策影响、国际国内事件突发事件的发生而不断地动态变化。工程项目通常具有施工时间长、危险系数高、涉及单位多样的性质,往往存在因计划调整、信息保留和管理不及时造成的信息升级迟缓、管理和研究不能及时结束的问题。项目信息的延迟管理与欠缺升级常导致数据与项目实况发生脱节,无法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工程评估和及时的管理调整,对项目全过程定价和造价成本管控带来了较大的消极效应,降低了成本估算的准确度,极大地妨碍了工程造价过程中的定价决策过程。  
       1.3 定价行为精准度不高  
       目前定价工作多为频繁定价套价,工作重复且效率低下,定价总体上还处于依赖操作者本身进行筹算和信息剖析的过程,定价行为是否完备、正确、合理充分由操作者的素质决定。这样一方面无法持续有效地实现对人工、材料、机械成本等可能变动较大的成分的处理,造成人材机费用随着市场价动荡和造价有遗漏的问题;另一方面工程造价的信息数据日渐繁多,利用传统的定价模式无法根据实际项目对工程的非线性复杂影响做出准确判断。当具有极端信息时,如果从业者缺乏相关阅历和操作数据,则该异常信息无法被及时发现和删除,使得采用这种计价方法的定价行为精准度堪忧,由这样的价格信息得出的定价决策也常出现较大变动。  
         2 建立企业数据库的优势  
        2.1 企业数据库的概念  
       企业数据库是各企业遵照相关法律要求、行业规范,结合以往项目经验,运用大数据工具智能化汇总出的企业全部项目的数据信息集合。运用企业数据库可以很方便地对相关项目数据进行采集、预处理、存储与管理、调取分析以及二次辅助使用。建筑工程计价过程中接触到的大量价格信息充分满足企业数据库的特点,合理地使用该技术可以使许多类似工程造价价格信息的数据化资料得到快速整合和调用。  
       2.2 企业数据库能解决传统定价机制下的主要弊端  
       上文总结出的传统定价机制下三点主要的弊端通过建立依托企业数据库的市场定价机制都能给予较好地解决。首先,企业数据库结合了以定价信息为主的企业所有项目数据,各种算量计价要素应有尽有,传统计价模式下以定价信息为主的数据信息不够完备、难以利用和参考对比的问题自然得以解决。其次,企业数据库的最显著优势就是能基于自身数据库大量纵向时间轴定价信息对比和横向行业范围定价差异对比后得出最合适的数据,需要大量采集和及时更新各种信息的数据,因此传统计价模式下计价数据缺乏动态更新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再次,企业数据库的信息数据包含了实际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各种费率的叠加,经过企业数据库分析得出的数据也一定在经过了若干实践检验的合理区间上,克服了价格波动和偶然的人员素质问题带来的计价不准确的问题。最后,以企业数据库为依托的定价机制紧扣“市场定价”这一关键因素,彻底摆脱了以往定额、清单规范定价过程中始终摆脱不掉的计划经济的束缚,使得工程造价的定价阶段与市场化发展接轨,主要价格变动因素而不是以往的条条框框成为了左右工程造价定价的决定性因素,在大幅提升造价准确性的同时贴合了行业和社会的发展。  
        2.3 企业数据库对工程参与各方都具有极大优势  
        2.3.1 改善工程投资方对项目的了解程度  
       工程建设方是建设项目的出资者,能从企业数据库系统掌握项目各组成成分的基础价格和适配情况,接着引导招标投标行为的正常开展,使工程项目的施工在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能正确地管理和使用项目资金。  
        2.3.2 改善施工方的成本运营能力  
       施工方可以从企业数据库系统搜索各类流程和各工程的耗费上限,并与自身耗费量上限进行比较剖析,找到自身与行业中位数相比较的优势与弊端,在保持优势的同时针对弊端深入剖析,拟订计划减少耗费,改善自身成本运营能力,提高项目资金的整体运行效率。  
        2.3.3 改善建设主管部门的造价管理水平  
       对项目定价数据的汇总、处理和利用能看出工程造价行业在定价过程中的成长态势并估算未来定价走向,给建设主管部门订立定价工作标准赋予准确有效的信息基础。其次,企业数据库能对信息进行完整地汇总、合理地选择、准确地剖析、适当地归纳和保存,并把合理的数据迅速、安稳、无误地传输至项目咨询和决策部门,达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政府投资项目效率的目的。  
        2.4 在其他行业定价实践中优势明显  
       企业数据库不仅具备量级大、包含数据丰富这一规模优势,还包含了数据多样化、处理速度快、真实性较高等特性。在保险定价领域,企业数据库定价信息的数据多样性与可靠性可以使保险定价的基准脱离“拍脑袋”模式,实现更加精确、公平的费率厘定,有助于提升保险的风险控制、核保理赔等售后服务的质量。在图书出版定量和定价领域,企业数据库的应用可以通过分析消费者心理和图书受欢迎程度,更准确地预测图书的生产数量,实现更好地进行图书定价,创新营销推广模式。而近年来兴起的智慧化矿井建设,其核心技术之一也是企业数据库。通过对企业过往数据的挖掘、汇总与分析,合理高效地提供相关器械数量及相应价格参考,同时也为安全、生产、管理及决策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依据,达到了高效运营矿井和灾害防控的目的。总而言之,企业数据库在需要大规模掌握数据信息进行定价的各行各业都给出了优秀的答卷,与传统定价模式相比优势明显。  
         3 依托企业数据库的市场定价机制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探讨  
       对建筑工程而言,材料价格是影响工程造价定价的最主要因素,在各个方面都制约着工程的最终定价。因此本文研究利用企业数据库对价格信息进行分析和适配时,主要是对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材料价格进行分析对比,研究材料价格波动特点,从而建立完善的价格信息定价企业数据库与相应的市场定价机制。  
材料价格在整个工程建设投资中所占比重最大(见表1),其波动会造成工程成本增加,同时间接地造成工程造价定价的上涨。如果按照原始价格信息执行,要想获得同样多的利润,必然只能降低施工成本或者采用其他方式减少支出。这样不仅会影响工程造价的定价,还会影响整个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面对价格波动造成的风险,需要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来降低相应的危险系数,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完善价格信息管理体系,建立以企业数据库为核心的市场定价机制。  
       在以往的定价过程中,市场的即时材料价格信息通常由工程造价行业的定价人员负责临时收集整理并分析,但是这种方法常面临着数据数量巨大且数据分析不到位等问题,而依赖企业数据库运营维护人员专业维护的企业数据库进行操作则可轻松建立和完善企业价格信息数据,做到既专业又准确。首先,依赖系统维护人员进行大批量数据的采集工作,筛选出所需材料价格信息中的有用信息,通过智能化信息技术描绘出价格变化趋势及其规律,赋予不同来源的数据不同权重,利用加权平均法科学计算并绘制表格、曲线图等,最终观察其变化规律。例如,可采用价格水平偏移量分析法,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材料价格数据,使用企业数据库的智能化信息工具绘出多个材料的价格基础数据图,以同时期的平均材料价格作为基准线,判断这些价格是否合理且准确,同时运用企业数据库的价格比选功能将与材料价格相关的数据信息统一汇总进行筛选分析,这样既能保证数据不是单一设备材料的价格信息,也可综合多种因素一起考虑。另外,在确定材料采购价格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历史数据以及全过程数据跟踪法,对数据进行实时更新以及使用寿命分析、性能比较分析等,最终通过量化分析以及跟踪对比分析得出最优价格,并使用该价格进行计算和最终定价。  
       以成都市区为例,各种建筑材料的价格如表2所示。通过查阅表2中数据,不难发现几乎每个月的材料价格都有变化,根据类似数据的集合得出其大致变化规律以及相应材料的波动比率,再通过相应的智能化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全周期最优价格分析法从中计算和挑选出最优价格,从而在满足质量要求和降低整体工程造价的同时提高了工程项目整体定价的准确性,以市场化的方法确定出了工程项目的最终定价。  
表1 材料费用在工程费用中所占比例  

表2 2021年1-4月成都市区材料价格信息  

        4 结语  
       面临着全球化不断发展和我国国内建筑行业数字化逐渐趋于成熟的现状,建筑工程行业的定价机制从老旧的定额清单规范的计划经济式的限制模式向更新的企业数据库定价模式转变是必然的趋势。当下,依托企业数据库的市场定价机制虽然还处于初始阶段,但紧靠建筑工程领域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的大趋势,结合企业数据库能完成的对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行智能化协调处理任务的能力,以企业数据库为依托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必将引领工程造价行业的未来。这样不仅为建筑工程项目建立了工程智能数据的提前审视、查阅、分析、检查的重要平台,还方便了每一个工程参与方对工程现状及未来施工成长趋势的了解与沟通,同时也加强了对建筑工程项目经费、项目进度、工程合格水平、合同契合度以及人员、材料进出、设备安全的协调处理,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行业的自查能力,降低监管难度,推进建筑工程行业自律和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建立以企业数据库为依托的市场定价机制应是一种实现工程项目招投标成本和造价最小化控制管理的合理方法。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造价筹划

返回版块

3032 条内容 · 11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关于政府投资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管理的一点思考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