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景观规划设计 \ 你知道惊鹿与蹲踞的区别吗?

你知道惊鹿与蹲踞的区别吗?

发布于:2023-08-16 14:05:16 来自:园林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很多小伙伴搞不清惊鹿和蹲踞的区别,小蚂哥这期就来简单聊聊。



惊鹿,也叫添水、僧都、惊鸟器。



惊鹿是日式庭院中常用的一种竹制水器,原本是通过杠杆原理运动,利用储存一定量的流水使竹筒两端的平衡转移,然后竹筒的一端敲击石头发出声音 ,水满,声响,用来惊扰落入庭院的鸟雀。



下面的石墩叫“蹲踞”,在寺院和神社中是必备品。用於茶道等正式仪式前洗手用的道具。但是这二者在最初还是有所区别的。



惊鹿最初是作为计时的工具,水满则石竹相击,如同闹钟。 之后引入田间,用发出的声响来驱赶破坏庄稼的鸟兽。 现多用于日式庭院造景。



将惊鹿引入庭院的鼻祖,是日本江户时代前期的汉诗人——石川丈山。他在京都一乘寺所造的诗仙堂的庭院中,将惊鹿作为小品置于流水下,亦动亦静。竹叩石面的清越之音,更为小园增添乐趣。



惊鹿的构造分上下两部分:一高一低的竹筒,上方作为水渠引水,下方竹筒,被称作水竹、竹水鸟或醒竹,被固定的支架上,可自由转动。水竹尾部的下方置一石头,为了保证水竹能自然上翘,杠杆的后端要比前端更长更重一些。



水接满后水竹前端下压,水顺流而下直至全部排空, 最后水竹恢复上翘状态,接水的后端敲击撞石,发出声音 完成一个周期的运动。



惊鹿制作用的竹子需要经过防腐防霉处理,在插接组合过程中也不能使用麻绳等容易腐烂的元素。



它的作用保持水景活水流动,减少水景滋生蚊蝇,也让水景更加生动。如果怕敲击声音,也可以去掉尾部的撞石,只保留赋有禅趣的样式。



不过惊鹿一般是纯观赏性质,要说功能,在日本茶庭和佛殿的入口处,也有类似用于洗手漱口的手水钵, 是供人清口净身之用的盛水器皿。手水钵一般都比较矮,人们需要弯腰舀水,所以也叫做“蹲踞”。



蹲踞原本是中国词汇,意思为是一种屈膝蹲坐的姿势, 殷商时期,我们的坐姿为 “蹲踞”,席地坐而两脚前伸 ,这两种坐姿,因不雅而淘汰了。魏晋的绘画中我们还能时常见到这种坐姿。



但到了日本,蹲踞的低矮身段可以表示对于主人或者神庙的尊重。



在蹲踞的前侧一般会设置一块接手水钵中溢出的和用过的水的区域,为避免水花四溅,一般用砂石铺就,它又叫做“海”,“海”之下埋着一个排水用的倒置的陶瓮,“海”中水滴滴入瓮中会发出如琴之声,可让来访者在洗手时听到清脆的声响,所以称作水琴窟。




蹲踞的形态也更具文化属性,比如这只龙安寺的钱形蹲踞。乍一看似乎不知所云,但是这四个部首加上中间方形的“口”,就组成了“唯吾知足”。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汉朝的古钱币上,利用方孔钱中间的方孔作“口”字偏旁,上下左右共用一个“口”字,所以后人又称它为“借口钱”。



设计的初衷是让来访者在不绝的水声中悟出一点哲学 ,“唯吾知足”即知足常乐。



现在你明白惊鹿和蹲踞的区别了吧,惊鹿和蹲踞都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在一起,他们功能不同但都是庭院中增加仪式感的景观。



好了,这期就先聊到这,更多园林知识请关注蚂蚁景观,喜欢就请点赞分享支持一波,我是小蚂哥,我们下期见吧~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25.11 万条内容 · 26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景观的价值与未来,万华麓系景观的实践与启示

面对越来越快的城市化节奏,如何营造自然美好的公共空间,创造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人们在城市更加舒适地生活,成为社区和城市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对此,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不同的答案,但其中景观设计起到的关键作用不言而喻。这一期的观点栏目,我们邀请到国内景观行业专业媒体「景观周」创始人周旭山,对话万华集团景观中心总经理兼海南事业部副总经理彭妍,聊聊麓系景观的独特魅力、背后工作逻辑以及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启示。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