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土保持 \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基本内容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基本内容

发布于:2023-08-16 13:41:16 来自:水利工程/水土保持 [复制转发]


  前言
  1.方案编制总则
  2.工程概况
  3.区域环境概况
  4.水土流失预测
  5.水土保持方案
  6.水土保持监测
  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8.方案保证措施
  9.综合结论和建议
 附表1: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附表2:单价分析表
 附件:
 附图:

   

   

前言


     

  简要说明工程概况、建设的必要性、前期工程开展情况和审查情况;项目区地形地貌、所属省级人民政府划分的水土保持三区




   

1、方案编制总则


     

1.1 目的和意义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
  d)《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
  e)《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 ;
  f)《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文);
  g)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方案的编制过程等。
1.2.2 部委规章
   a)《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局 水保[1994]513号文);
   b)《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1995]第5号令);
   C)《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2000]12号令);
   d)《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2002]第16号令)。
1.2.3 规范性文件
    a)《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国发[2000]38号文);
    b)《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国务院国发[1998]36号文);
    c)《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务院[1993]第5号文);
    d)《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环发[2001]4号);
    e)《关于印发 <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验收标准> 的通知》(水利部水保监[1999]29号);
    f)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续工作的通知》(办函[2002]154号);
…………..
    g)《水利部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89号);
    h)《关于印发 <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 的通知》(水利部保监[2001]15号);
    i)《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管理暂行办法》(水利部水保[2003]202号);
    j)《水利部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水利部[1991]16号文);
    k)《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水利部水建管[2003]79号);
……
1.2.4 规范标准
     a)《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
     b)《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
     c)《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 16453.1—16453.6);
     d)《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T 18337.2);
     e)《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 18337.3);
     f)《造林设计规范》(GB/T15776);
     g)《防洪标准》(GB50201);
     h)《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1995年);
i)《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SL 73.6-);
     j)《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
     k)《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3]67号文);
     l)《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定额》(水总[2003]67号文);
1.2.5 主要技术资料及相关文件
     a)工程委托书;
     b)《*****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c)与工程设计有关的其他技术资料。
1.3 编制深度
1.4设计水平年     



   

2、工程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工程规模和等级
   应有工程项目特性表:项目名称、工程规模和等级、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设工期、项目组成、占地面积、土石方量、工程投资等。
2.3 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与水土保持有直接关系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如基础开挖、导流方式、土石方的开挖、回填、运输和堆存方式等,从中找出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施工活动和工序。
2.4 工程规划布置和占地
   项目主要组成有…………,总占地面积…..,见表….(按照工程区、行政区划、占地性质、地类分列)。
  2.4.1 …..
  2.4.2 …..
  2.4.3 附属企业规划布置
  2.4.4 道路规划布置 
  2.4.5 石方工程量及弃渣场、临时堆土场规划布置
   土石方平衡计算不能简单“挖方-填方=弃方或借方”的方法计算平衡,要充分考虑施工时序、标段等因素,综合分析后,列出工程量计算表、并绘出土石方流向平衡框图
 2.5 施工进度



   

3、区域环境概况


     

3.1 自然环境概况
 3.1.1 地形地貌
   具体到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对于线形工程,应分段描述经过区域的地形地貌情况;
 3.1.2 地质
 3.1.3 水文
 3.1.4 气象
    附近气象站的系列实测资料(气温、降雨量、蒸发量、风速等),要有一定频率的6h、12h最大降雨强度值;
 3.1.5 土壤
 3.1.6 植被
 3.1.7 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工程项目的占地情况,具体描述该工程项目的土地利用现状。  
3.2 社会经济
   调查项目区或沿线地区的土地、人口、经济发展状况、群众生活水平,发展方向,项目对周边地区的作用和影响,是否需要移民等等,要注意控制范围,不能用过大范围的资料。
3.3 水土流失现状
   可以简单描述项目的地形地貌、植被情况;根据广西2000年遥感调查成果,列表说明该区域的水土流失侵蚀类型和各级侵蚀强度的面积、所占比列,并进行分析本项目区的水土流失情况,确定项目区水土流失容许值。

3.4 水土保持现状和当地水土流失防治成功经验
   通过当地水保部门了解几年来开展的水土保持工作情况(修建梯地、塘坝、小流域治理、种植经济林、水保林等数量、保存状况、防治水土流失的效果。
    水土流失防治经验主要指根据当地开展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现有开发建设项目的成功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类型及标准、当地适生的水土保持树草种、水土保持监理、监测的执行情况及效果等。



   

4、水土流失预测


     

4.1 预测时段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分为工程建设期(工程施工期和植被恢复期)和运行期(至方案服务期末)。
4.2 预测内容和方法
4.2.1 扰动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预测
   根据工程有关设计资料,结合实地查勘,对项目建设期开挖扰动地表、占压土地和损坏林草植被的面积分别进行测算。
   注:应按工程区、行政区划、占地性质、地类分列。4.2.2 工程弃渣量预测
4.2.3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预测
   根据工程项目征占地范围与实地查勘,并根据水土保持设施的定义分析确定本工程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并应按工程区、行政区划、占地性质、地类分列。
4.2.4 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量预测
  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于项目建设破坏、埋压土地及植被造成原地貌水土保持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导致土壤侵蚀加剧而增加的水土流失量,二是因为项目建设造成的弃土、弃渣及其不合理堆放而增加的水土流失量。工程建设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采用土壤侵蚀模数法进行预测,预测公式如下:
扰动前水土流失量:

扰动后水土流失量:

新增水土流失量:
   W = W2-W1
式中:W1 —— 扰动地表前水土流失量  t;
      W2 —— 扰动地表后水土流失量  t;
      Msi —— 施工区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  t/km2·a;
      Mi —— 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  t/km2·a;
      Ai —— 各施工区扰动地表面积  km2;
      Fi —— 预测时段  a。
★式中各计算参数的确定如下:
 a)原地貌的土壤侵蚀模数Msi
   通过现场踏勘,经过实地调查分析,测算出本工程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
 b)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Mi
    一般采用类别分析法,类比相近的类似工程,同时类比工程的土壤侵蚀模数是经过实测得到的,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本工程扰动后的土壤侵蚀模数。
    并列表表述两个工程的可比条件(工程性质、区域气候、施工工艺、项目功能区、水土流失类型等)和土壤侵蚀模数类比分析表。工程类比条件见下表:
类比工程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类比表

★根据确定的预测参数进行水土流失量的预测
     工程建设期造成水土流失量计算表(格式)见下表:

4.2.5 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预测
  (1)破坏水土资源;(2)损坏基础设施;    
  (3)加剧洪涝灾害;(4)恶化生态环境
4.3 预测结果和综合分析
    在预测水土流失总量的基础上,明确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或地段,即重点防治区段;
    在水土流失强度预测的基础上,提出应采取防治措施类型(工程措施、植物措施);
    根据水土流失量变化过程,提出防治工程(特别是临时防护措施)的实施进度要求;
    根据水土流失强度和总量,明确监测的重点时段、重点区段。



   

5、水土保持方案


     

5.1 方案编制原则及防治目标
5.1.1 方案编制原则
    1)贯彻执行有关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进行设计;
    2)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合理界定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3)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的原则。在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基础上,根据各施工部位水土流失特点划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全面规划、合理布设水土保持措施。
    4)对主体工程设计进行全面评价,分析主体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设施的水土保持效果,并做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在保证实现水土流失治理目标的前提下,避免重复建设和节省投资。
    5)按照“重点防治与一般防治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工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的预测分析,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域,依据“重点治理与一般防护相结合”的原则布设水土保持措施,同时水土保持方案要与当地水土保持规划相结合。
    6)弃渣和堆土要坚持“先挡后弃,边弃边防”的原则,拦挡工程必须先砌筑,并及时对边坡进行防护,弃渣完成后要及时进行覆土整治绿化。
    7)植物措施根据立地条件,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
    8)按照“三同时”原则,水土保持方案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服务于主体工程的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应该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9)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水土保持与环境绿化、美化相结合,治理和开发相结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      
5.1.2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5.2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5.2.1 确定的依据
    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通过对工程征占地范围现场查勘和调查研究合理界定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5.2.2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确定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应按照工程区、行政区划、占地性质、地类分列。
5.3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措施总体布局
5.3.1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根据工程施工规划布置以及水土流失特点,将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划分若干个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5.3.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

5.4 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设施及评价
5.4.1 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
    对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的介绍,应按照各个防治分区逐个进行描述,尽可能细化(包括具体措施的布置、设计标准、稳定计算等),并列出各个区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的工程量,为后面评价和投资提供依据。
 5.4.2 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设施综合评价
5.5 新增水土保持措施
    根据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和评价,补充完善各个防治分区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措施(挡土墙、排水沟、边坡防护等布设情况、稳定计算、工程量等)、植物措施(立地条件分析、树种和草种的优化选择、种植方式和数量)、临时防护措施(临时排水沟、临时挡护等)和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同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联合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将水土流失降到最低限度,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
5.6 水土保持方案工程量及实施进度安排
 5.6.1 水土保持方案工程量
   按照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护措施和各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分列,各区的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应和章节所列的措施工程量一一对应。
 5.6.2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进度安排
    水土保持方案施工进度用双线横道图表示(即主体工程进度和水保工程进度对照标示,落实“三同时”的要求)。
5.7 方案实施效果分析
  a)保土效果分析
   通过计算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后,可减少的水土流失总量、水土流失控制率和土壤侵蚀模数控制比来分析保土效果。


b)拦渣率分析
 c)扰动土地和治理面积的分析
   根据工程扰动土地面积和治理面积,计算扰动土地治理率。
  d)绿化指标的分析
   根据植物措施实施后,通过调查分析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可绿化面积、绿化面积,计算植被恢复系数(绿化面积/可绿化面积)、林草覆盖率(林草面积/责任范围面积)指标。
  e)综合防治指标分析
     主要分析本方案实施后,6个水土流失防治指标达标情况分析(列目标值和实现值的对照表)。



   

6、水土保持监测


     

   监测的目的主要是核实建设过程及完工后6项防治目标的达标情况。
6.1 监测的内容

6.2 监测的方法
     监测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执行,对于征占地面积、植被面积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实施数量、质量及运行情况,不同阶段林草成活率、生长情况及覆盖率采用实地调查方法监测;水土流失量的监测采用定位观测。
 6.3 监测的时间和频次
    水土保持监测从施工准备期开始,监测期为整个施工期;
    监测频次为雨季每月1次,非雨季每2个月1次;当24h过程暴雨量大于75mm时进行加测。
6.4 资料整理和报送
    每次的监测结束后监测单位应对监测成果进行整理分析,确保监测的成果能够满足水土保持工程竣工验收的要求并编写监测报告,最终总的监测报告应报送业主、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设计单位。
 6.5 监测工作保障措施
    a)组织领导措施
     b)技术保证措施
     c)监督管理措施
     d)资金保障措施



   

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7.1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
7.1.1 编制原则
    水土保持方案作为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估算依据、价格水平年、基础单价和工程单价及有关费率的计取同主体工程一致,不足部分参照《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总[2003]67号文);
7.1.2 投资估算的编制
   按照常规编制(工程单价由直接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组成,工程单价*工程量计算投资)。
7.1.3 水土保持独立费用
   参照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005]22号)《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并根据实际工作量核定计列。(监测费、技术咨询服务费、技术评估费等)
7.1.4 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
    根据当地相关水土保持办法,按照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征收。
7.1.5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编制成果
   1)总估算表;
   2)新增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投资估算表;
   3)新增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投资估算表;
   4)新增水土保持临时工程措施投资估算表;
   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投资估算表;
   6)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分年度投资表。
7.2 效益分析
7.2.1 基础效益
    a)新增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 (保土效益、拦渣效益);
    b)改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植被恢复系数、林草覆盖率的提高)。
7.2.2 社会效益
    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保证了工程的安全运行,创造一定的直接经济效益;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后,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可减少的水土流失量,减少了流入附近河流的泥沙量,减轻对水质的影响;减缓河道泥沙淤积速度,提高行洪能力,减轻洪涝灾害,有利于保护人民财产的安全。



   

8、方案保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措施,确保水保措施落到实处。
      2)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技术保证,使水保方案达到预定目标。
      3)实行招标监理制,加强监督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4)加强资金保证,确保水保方案顺利进行。



   

9、综合结论和建议


     

  综合结论:应明确有无限制工程建设的制约因素,对主体工程方案比选的结论性意见、主体工程设计和改扩建项目的现有工程的水土保持评价、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水土保持总体方案、主要水土保持措施及工程量、工程投资与效益。
    建议:必须提出对主体工程的水土保持建议;对主体工程施工组织的水土保持建议;对水土保持工程的后续设计提出要求,下阶段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水土保持方案工程特性表
★附件:
   1、工程委托书;
    2、有关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
    3、有关选址、取水、取土等文件;
    4、其他
★附图:
   1、工程地理位置图
   2、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3、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4、水土流失现状图
   5、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示意图
   6、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措施总体布局图
   7、**施工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图
   8、***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图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土保持

返回版块

4.33 万条内容 · 18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基本概念

    1、水土保持: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