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技术要求
三、四等水准测量除用于国家高 程控制网加密外,还常用于建立局部区域地形测量、工程测量高程首级控制,其高程应就近由国家高一级水准点引测。根据测区条件和用途,三、四等水准路线可布设 成闭合或附和水准路线,水准点应埋设普通标石或作临时水准点, 亦可和平面控制点共享。
2、一测站的观测程序
三、四等水准测量采用成对双面尺观测。测站观测程序(表 2-4)如下。安置水准仪,粗平。瞄准后视尺黑面,读取下、上、中丝的读数,记入手簿(1)、(2)、(3)栏。瞄准前视尺黑面,读取下、上、中丝的读数,记入手簿(4)、(5)、(6)栏。瞄准前视尺红面,读取中丝的读数,记入手簿(7)栏。瞄准后视尺红面,读取中丝的读数,记入手簿(8)栏。以上观测程序归纳为“ 后,前,前,后 ”,可减小仪器下沉误差。四等水准测量亦可 按“ 后,后,前,前 ”程序观测。
观测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测站计算与检核,满足表 2-3 的限差要求后,方可迁站。
3、测站计算与检核
1)视距计算与检核
后视距 d 后:(9)=[(1)-(2)]×100
前视距 d 前:(10)=[(4)-(5)] ×100
前后视距差 Δ d :(11)=(9)-(10)
前后视距累计差 ΣΔ d :(12) =上站(12)+本站(11)
以上计算的 d 后、 d 前、Δ d 、ΣΔ d 均应满足表 2-3 的规定,以满足中间法的要求。因此,每站安置仪器时,尽可能使 Σ d 后=Σ d 前。
2)读数检核 设后、前视尺的红、黑面零点常数分别为 K 1(如 4.787)、 K 2(如 4.687),同一尺的黑、 红面读数差为:
前视尺 (13)=(6)+ K 2-(7)
后视尺 (14)=(3)+ K 1-(8)
(13)、(14)之值均应满足表 2-3 的要求,三等水准不大于 2mm,四等水准不大于 3mm。否则应重新观测。满足上述要求即可进行高差计算。
3. 高差计算与检核
黑面高差: (15)=(3)-(6)
红面高差: (16)=(8) –(7)
红黑面高差之差(较差): (17)=(15)-[(16)±100mm]=(13)-(14)
较差 三等水准不大于 3mm,四等水准不大于 5mm。上式中 100mm 为前、后视 尺红面的零点常数 K 的差值。正、负号可将(15)和(16)相比较确定,当(15)小于(16)接近 100mm 时,取正号;反之取负号。上述计算与检核满足要求后,取平均值作测站高差。即:
(18)=[(15)+(16)±100mm]/2
以上计算与检核见表 2-4。
4、全路线的计算与检核
当观测完一个测段或全路线后,对水准测量记录按每页或测段进行检核(见表 2-4)。
高差检核:
Σ(15)=Σ(3)-Σ(6) Σ(16)=Σ(8)-Σ(7)
Σ(15)+Σ(16)=Σ[(3)+(8)]-Σ[(6)+(7)]=2Σ(18) (偶数站) Σ(15)+Σ(16)=Σ[(3)+(8)]-Σ[(6)+(7)±100mm]=2Σ(18) (奇数站)
视距检核:
本页 Σ(9)-本页 Σ(10)=本页末站(12)-前页末站(12)
终点站(12)=Σ(9)-Σ(10)
检核无误后,则测段或全路线总长度为
L =Σ(9)+Σ(10)
5、水准测量成果处理
经检核符合表 2-3 的要求后,依水准路线的形式,计算出高差 闭合差 fh。闭合差满足表 2-3的技术要求,再进行闭合差调整,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造价筹划
返回版块3113 条内容 · 13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1.5亿元的项目,变更价款900万元,为何引发支付纠纷?案例 近期一个公办县级医院病房楼建设项目,17+2框剪结构,建筑面积约50000平方米,工程总概算1.5亿元,资金来源为财政资金(专项债)。该项目通过招投标程序,由某公司中标承建,签署中标合同价(应是签约合同价)为1.2亿元,合同工期为2年。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