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土保持 \ 黄河网:水圣李仪祉

黄河网:水圣李仪祉

发布于:2023-08-15 11:33:15 来自:水利工程/水土保持 [复制转发]
文 |  王剑


水利部官网公布了12位“历史治水名人”,大禹、孙叔敖、西门豹、李冰等古代治水先贤占了11位,而李仪祉作为近代水利事业的先驱,也名列其中。

李仪祉,陕西蒲城县人。1904年,考入京师大学堂。临行前,父亲李桐轩挥毫作诗:“男儿立身戒自轻,要知科第非功名。英雄事业一念定,再休入梦度浮生。”希望儿子潜心学习,锤炼自己,不惧困难,学有所成。李仪祉铭记父亲的教诲,整整5年,埋头苦读,竟没回过一次家。

图片

李仪祉(资料图片)

1909年,李仪祉进入德国柏林皇家工程大学土木工程系深造。一个偶然的机缘,他得以遍游俄、德、法、荷、比、英、瑞等国,考察了河流闸堰堤防。当看到欧洲国家发达的水利工程时,李仪祉百感交集,遂立下鸿志,转入德国丹泽工程大学专攻水利。为了早日学成回国,李仪祉不再休假,每天不是在教室画图,便是在实验室、图书馆读书。只学了两年,李仪祉就完成了学业。当时,有人问他为什么连学位也不要,他说:“我不远万里来到德国,求的是学问,而不是学位。”

1915年,33岁的李仪祉回到国内。当时,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今河海大学)刚刚筹建,李仪祉应邀担任教务长,并主讲河工学、水文学、大坝设计等课程。为了建立水工实验室,他跑遍南京大街小巷,找来手艺高超的木匠,制作坝、闸、渠等水工模型和隧洞、桥梁、铁轨等模型。课余时间,他带着学生实地考察黄河、海河、白河等河流的水利工程,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李仪祉虽然留学德国,但不生搬硬套。对外国的经验、中国古代治水经验,他去伪存真、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并结合实际,编写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材,深受学生欢迎。

李仪祉告诉学生说:“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一切事情要讲求实际,不要争虚名。”“思想要高超,胸怀要廓大,要有坚韧不拔之精神。”“学工程的青年,于求学时代,便应存济民利物的志愿,时时想到如何使一般人民受到我的益处。”

南京城,从下关到雨花台有一条主干道,基本上平坦顺畅,唯独鼓楼处地势较高,导致车祸频发,伤及民众。有关部门听说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有个懂行的李教授,便寻上门来。李仪祉欣然应允,多次勘查,精心设计了鼓楼公园,解决了这个难题。

李仪祉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先后参加创办三秦公学、陕西水利道路工程专门学校(后改为西北大学工科)、陕西水利专修班(后改为西北农学院水利系,现在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担任教授、教务长、校长,兼任陕西省教育厅厅长。他还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第四中山大学、交通大学执教,造就了大批人才,为我国水利工程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作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自古就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据史书记载,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以来,黄河下游决堤高达1590余次,洪灾殃及25万平方千米。仅1933年,黄河下游决口就有50余处,水灾波及30县,受灾人口达273万人。

1929年1月,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条例》,任命冯玉祥为委员长,李仪祉是委员之一。1933年至1935年,李仪祉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师。不久,李仪祉提出了《导治黄河宜重上游》的议案。这一议案随即发表在《大公报》上。此后,《大公报》又刊登了李仪祉的《黄河概况及治本探讨》《治黄意见》。这几篇文章赢得了水利界的一致赞誉,称其“指破数千年治河之弱点,详示筹款之根本办法,意至善也”。

1933年8月,黄河中游发生洪水,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等省受灾严重。李仪祉临危受命,担任新一届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委员长。上任伊始,李仪祉就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受灾现场,指挥防汛救灾。为了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李仪祉和考察队员一起乘坐牛皮筏子,观察水势,测量流速。他的求真精神,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1935年8月,黄河水利委员会在济南召开堵口会议。会上,李仪祉提出“开挖民埝”的主张。他认为,堵上决口治标不治本,只堵不疏将使黄河失去根治之机。由于孔祥榕的掣肘,李仪祉愤然辞去委员长兼总工程师职务。他说:“以孔理财,以孔治水,水和财都要从那个孔里流出去!”

李仪祉生于黄土高原,奔波于黄河上下,对我国历代治理黄河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科学的治河方略,写就了40多篇文章及报告。李仪祉治理黄河的观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泥沙未减,本病未除。李仪祉认为“河患症结所在之大病,是在于沙。沙患不除,则河恐终无治理之日……所以欲图根本治黄,必须由治沙起。如能将沙治除,则患自可消灭矣”(《治黄意见》)。指出“故去河之患,在防洪,更须防沙”(《黄河治本计划概要叙目》)。他认为土壤侵蚀,土随水去,形成泥沙,是黄河的症结所在。

二、中上游不治,下游难安。李仪祉认为“历代治河皆注重下游,而中上游无人过问者。实则洪水之源,源于中上游;泥沙之源,源于中上游”(《请测量黄河全河案》)。指出“我们专对于河防,亦必要改弦更张”(《黄河治本的探讨》)。

三、兴建水库,蓄洪减沙。李仪祉认为,在黄河中上游开展防止土壤侵蚀、减少冲刷的同时,应兴建水库,可以“最经济、最有效,兼能减轻下游之河患与上游之河患。其工程以施于陕西、山西及河南各支流为宜。黄河之洪水,以来自渭、泾、洛、汾、雒、沁诸流为多,各作一蓄洪水库”(《黄河治本计划概要叙目》)。

四、水土保持理论。根据风力、水力、重力侵蚀,他提出因害设防。关于土地利用,提出治理坡耕地、培植森林、广种苜蓿、改良盐碱荒沟荒滩等措施。他认为“中国洪水由于沿岸之山原无森林也。欲根本去水患,必自培植森林始……故为国家生计计,非大植森林不可”(《森与水功之关系》)。在治理方式上,提出层层设防,坡、沟、川、滩分层治理。在泥沙利用上,提出保(就地蓄水保土)、拦(坎库拦淤)、排(排洪排沙)、淤(引洪淤灌)。这些前沿理论,奠定了我国水土保持理论的基础。

李仪祉主张治理黄河要上中下游并重,防洪、航运、灌溉和水电兼顾,改变了几千年来单纯着眼于黄河下游的治水思想。特别是提出在黄河流域培育森林、保持水土的理论,开创了治黄理论的先河。

原水电部部长钱正英评价:“李仪祉把我国治黄理论和方略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李仪祉自幼生长在渭北高原,他的终生夙愿就是“效大禹之业、继郑白之事”,引泾河水灌溉农田,造福人民。

1930年,杨虎城将军主政陕西,力邀李仪祉回陕。李仪祉欣然同意,出任陕西省建设厅厅长。为了尽快兴建引泾工程,李仪祉组建测量队,全面考察勘测泾河河谷和灌区地形,采集数据,了解情况。那时的李仪祉,穿着粗布棉袍,戴着草帽,胸前挂着从德国带回来的望远镜,手持测杆,裤腿挽到膝盖,满脚都是泥巴。不久,他写出一份翔实可行的引泾工程计划。后来,陕西省政府筹款40万元,华洋义赈会筹款40万元,美国檀香山华侨募捐15万元,泾惠渠工程顺利开工。

工程开工不久,便遇到了困难。由于灾情,建筑材料奇缺,李仪祉提议就地取材,拆庙宇、收碑石。这一提议遭到了不少乡绅的反对,他们煽动村民阻拦工程队拆庙修渠。李仪祉清楚,跟他们讲道理是行不通的,要“眼见为实”。于是,他用纸浆泥制作了一个引泾工程的模型,让人抬到县政府的大堂上,请乡绅和群众观看,并现场讲述修建泾惠渠的好处。他动情地说:“我是陕西人,绝不会坑害乡亲。要是咱们早点儿能把渠修好,哪会有死尸遍地的大旱惨象啊!”群众为之动容。

李仪祉生性俭朴,省钱做实事是他的一贯原则。在修建泾惠渠期间,有一次,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来陕,杨虎城派几名高官隆重接待。当时,李仪祉心急火燎地从泾阳赶到西安催款,却怎么也找不到财政厅厅长和民政厅厅长。经打听,才知道他们都去接待何成浚了。几天后,适逢省政府召开会议。会议刚开始,窝了一肚子火的李仪祉便冲杨虎城嚷:“现在民穷财困、外寇欺凌,陕西又遇荒年,西安军政人员却在花天酒地!”当天晚上,杨虎城专程到李家登门拜访,当面承认了错误。

经过几年努力,泾惠渠终于竣工通水。渠道全长270千米,能够灌溉泾阳、三原、高陵、临潼、礼泉5县的4.6万公顷农田。放水典礼这天,泾河两岸聚集了陕西各方人士,许多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从此,泾惠渠流经之处,旱地变成了水浇地。“泾三原,米粮川”,成为陕西民谣。

图片

如今的泾惠渠渠首枢纽工程(资料图片) 

泾惠渠修成之后,李仪祉辞去建设厅厅长职务,专任省水利局局长,集中精力实施兴建“关中八惠”水利灌溉工程(泾、渭、洛、梅、黑、涝、沣、泔),计划在十年内惠及全省,使陕西成为一个模范农田水利区。

在修建关中三大渠时,有一次,李仪祉回家吃饭,告诉夫人张孟淑:“赶紧给我做碗面条,我吃了要去看咱女儿洛惠!”这句话说得夫人莫名其妙,便问道:“咱没有女孩儿,哪来的什么惠?”李仪祉笑着说:“我才认了三个干女儿,现在给你介绍一下:大女儿泾惠(渠),二女儿洛惠(渠),三女儿渭惠(渠),咱们要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去爱她们。”这番话,把夫人逗得哈哈大笑。

1938年,泾渭洛梅四渠初具规模,灌溉土地12万公顷,初步实现了“郑白宏愿”。这些渠道的建成受益,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的样板,在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38年3月8日,李仪祉积劳成疾,病情危重。他嘱咐家人:“处此国难时期,身后葬礼,须力求简约……”生命垂危之际,他仍惦记着渭惠渠南土坝的修复工程,用颤抖的手指,在同事的手心上写下“大坝”两个字。

李仪祉病逝的消息传开后,泾阳、三原、高陵等地百姓以泪洗面,悲痛难抑。西安各界在西关公祭一代水圣。素车白马,满街满巷。国民政府特令褒扬,称他“德器深纯,精研水利,早岁倡办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成材甚众。近来开渠、浚河、导运等工事,尤瘁心力,绩效懋著。”蒋介石、邵力子等发来唁电,于右任撰写挽联:“殊功早入河渠志,遗宅仍规水竹居。”《大公报》发表短评:“李先生不但是水利专家,而且是人格高洁的模范学者,一生勤学治事,燃烧着爱国爱民的热情,有公无私,有人无我。”

根据李仪祉的遗愿和灌区人民的要求,李仪祉的遗体安葬在泾阳县王桥乡西南泾惠渠上游的总干渠畔,各地赶来送葬的群众达3万多人。大家泪流满面,深切缅怀这位水利大师。

2001年9月,第29届国际水利学大会召开。李仪祉名列亚洲近代水利科技工作先驱者的首位,受到中外学者的高度赞誉。

2018年6月,由中共蒲城县委、县政府策划的大型秦腔现代剧《李仪祉》举行首演,演员豪迈的唱腔、精湛的表演,引领着观众重温李仪祉的追梦历程。

西北大学的校园内,有一座李仪祉的坐像。身着长衫的李仪祉坐在岸边的一块石头上,脚下滔滔的流水,翻卷着浪花。他右手握着一个小小的纸卷,沉静的目光望向远方。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土保持

返回版块

4.34 万条内容 · 20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古时候的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的危害重大,自古如是,那么古人都是通过怎样的措施进行水土保持的呢? 植物措施 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提出了“十年之计,莫如树木”,并以一国的山、泽中草木生长情况来判断其贫富:“行其山泽,观其桑麻,计其六畜之产,而贫富之国可知。” 《逸周书·三十九》中讲到不宜种植五谷的地方,应栽植树木:“坡沟、道路、聚苴(草丛地)、丘陵不可树谷者,树以材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