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烟花肆虐早如昏, 万户千家闭院门。
顷刻满城飔霮起, 惊天霹雳雨倾盆。
这几天,京津冀的暴雨刷爆了朋友圈,让人心痛不已。失踪、遇难、断桥、漂车......这些惨痛的画面,让人不敢相信,这是我们熟悉的华北地区。
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我们的城市,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却还是经不起一场暴雨的考验?
难道全世界的大城市,都是这样吗?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看看,世界上其他的大城市,是怎么防洪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现代城市的排水系统,是从欧洲开始的。49后,中国的很多城市,都学习了苏联的管网式排水系统。
苏联的管网式排水系统是一种将雨水和污水合用一条排水管道的形式,即合流制的排水系统,污水径流直接排入河道。
这种系统的优点是管线单一、投资小、极少占地下空间资源,满足了当时的生产发展条件。
但是,这种系统的缺点是承载能力有限、易造成河道污染、不利于地下水补给,在降水较多的地区,容易发生污水溢流、下水道倒流等问题。
这种系统,在莫斯科用得很好,因为莫斯科一年下雨不多。但是拿到中国来用,就不行了。
因为中国的很多城市,一年下雨比莫斯科多得多,所以,只要下大雨,管网就会堵塞,城市就会被淹。
欧洲的巴黎和伦敦,就比苏联聪明多了。
欧洲的巴黎和伦敦采用了廊道式下水道的排水系统。这种系统是在地下建造巨大的排水管道,可以容纳大量的雨水和污水,然后将其排入河流或处理厂。
这种系统的优点是排涝功能强大、历史悠久、具有文化价值,巴黎的排水系统甚至成了参观景点。当然,这种系统的缺点是初期投资巨大、占用地下空间资源、可能造成河流污染。
廊道式下水道在地下建了巨大的排水管道,可以容纳很多雨水。巴黎和伦敦的排水管道有多大呢?
你可能不敢相信,它们可以让小火车在里面开!而且它们的长度加起来,可以绕北京地铁两圈!
而巴黎和伦敦的年降水量,和北京差不多。所以它们基本上不会被淹。
除了巴黎和伦敦这种模式,在北欧还有一种模式,叫海绵城市。
北欧海绵城市模式是一种在城市中建设防洪防涝且兼具生态环保功能的新型城市模式,指城市如海绵一样,降水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而平时则可“挤”出收集的雨水来利用。
北欧海绵城市模式的特点是以业主拥有的地块来形成“海绵模块”,每个项目都必须满足雨水沉降和引流的具体要求,从而减轻整个城市在强降雨中的压力。
北欧海绵城市模式的优点是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提高城市防涝能力、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创造具备生态和景观等功能的公共空间。
北欧海绵城市模式的代表性案例有德国慕尼黑、荷兰鹿特丹、瑞典马尔默等。
海绵城市就是把城市变成一个大海绵,能吸收很多雨水。它们把低洼地变成绿地和池塘,让雨水在那里停留。
哥本哈根和阿姆斯特丹就是这样做的。郑州也想学海绵城市,但是前年被淹了。为什么呢?因为海绵城市适合北欧那种平均降雨的气候,不适合中国那种极端降雨的气候。
除了欧洲模式,在亚洲也有两个城市值得我们学习。一个是东京,一个是新加坡。东京一年下雨比北京多三倍,但是它从来不怕淹水。
为什么呢?因为它在地下建了超级排水系统!
东京的排水系统是为了防止台风和暴雨带来的洪水而建造的世界上最先进的地下排水工程。
它由一连串混凝土立坑、地下管道和巨型调压水槽等设施组成,能够在周边河川水位上升时引入超量河水,再将水流导向江户川和东京湾,达到排洪、调节水位的目的。
这个排水系统于1992年开始建造,2006年竣工,总投资2400亿日元(约合180亿元人民币)。
建成后的当年,该流域遭水浸的房屋数量由最严重年份的41544家减至245家,浸水面积由27840公顷减至65公顷,有效改善了东京地区的防涝能力。
这个排水系统被称为“地下神殿”,因为它的规模和设计都非常壮观,有时也对游客开放参观。
看看这张照片,这是东京地下排水系统的一部分。
这个排水系统有多厉害呢?
就拿这次北京的暴雨来说吧,北京6小时下了50毫米雨水。东京地下排水系统可以承受每小时50毫米雨水!而且东京还做了很多措施,让雨水慢慢流走,不会集中到一个地方。
新加坡也很厉害。它一年下雨比北京多四点五倍!
新加坡用了一个叫ABC的模式。新加坡ABC模式是指Active, Beautiful, Clean Waters Programme,即活力、美观、洁净水域计划。
这是新加坡公用事业局(PUB)于2006年提出的一项综合水资源管理策略,旨在将城市的排水系统、水渠和水库转变为与环境和社区相融合的活跃、美观、洁净的溪流、河流和湖泊。
ABC模式的核心内容是降雨径流管理,即通过源头、过程和末端的全流程系统综合治理,实现减少径流总量、净化径流污染、利用径流资源的目标。
ABC模式还提供了一套专业、细致、常新的技术引领,为不同类型的项目提供了本地化的规划设计参考路径,推广了分散式的生态化径流治理工程技术。
新加坡把海绵城市和智慧城市结合起来,用了很多高科技,让雨水变成饮用水。你看看这张照片,这是新加坡的一个水库。
新加坡本身就缺水,所以它把雨水当成宝贵的资源,不会浪费。
说了这么多,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国内。国内有没有学习别人的好经验呢?
当然有!
苏州就学习了新加坡的模式,建了一个工业园区。武汉也学习了阿姆斯特丹的模式,建了一个泵站体系。
其实,防洪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要看我们有没有决心和远见。
法国的大文豪雨果说过,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如果我们只顾眼前,只做面子工程,不做百年工程,那么我们的城市就会一次又一次被淹。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市政给排水
返回版块23.65 万条内容 · 839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分析的透彻,我国很多小城市目前都出现看海模式,确实应该依据各自特点选择适合的雨水排水收集利用系统
回复 举报
好资料,学习啦,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