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城市规划设计 \ 从刚性管控到权益实现:深圳市基本生态线内社区转型发展研究

从刚性管控到权益实现:深圳市基本生态线内社区转型发展研究

发布于:2023-08-02 14:28:02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项目背景 

2005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划定了基本生态线,这项制度有效遏制了城市扩张,保障了城市生态安全,同时也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生态线制度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客观上限制了线内社区的发展。制度建立之初设想的异地搬迁路径一直未能落地,相反近年来不断有项目在线内落地。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未来异地搬迁路径也很难走通。面对社区强烈的发展诉求,近年来人大政协相继提出80多件提案,媒体也进行了深度报道,探索线内社区发展新路径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社会问题。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强调了生态资源的价值属性,为线内社区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机遇。


规划思路

本项目从涉及社区转型的众多因素中聚焦空间权益,探索从生态空间权益和建设空间权益两方面推进社区权益实现和转型发展,并分别提出权益认定、权益核算及权益实现等规则


主要内容

把脉问诊,摸清线内社区空间权益现状及问题

本项目集成了线内社区空间利用、生态资源、经济社会、规划政策等信息,了解社区权益基础。经过分析得出:一是现有生态线管理政策重管制轻救济,线内社区空间权益远低于线外社区,其中建设空间开发强度约为线外一半,地均产值约为线外十分之一,生态空间只有少数社区曾获得生态补偿;二是现有生态保护模式重数量轻质量,生态控制线内地区大部分较为敏感,保护机制有待完善;三是存量开发政策重扩张轻运营,难以支撑线内发展。部分社区进行了转型发展探索,但政策堵点较多,按照现有政策尚无成功案例。

图1-深圳基本生态线内生态敏感性评价


释放价值,创新线内社区空间权益实现路径

本项目构建了以生态空间上的自然资源生态权益、建设空间物权为核心的社区空间权益体系,并分别提出权益认定、权益核算、权益实现规则。

针对生态空间,可基于通过生态保护修复带来的生态价值提升来认定社区可获得的生态权益,并构建了包括四方面、16项指标在内的价值核算体系。同时搭建以生态账户为核心的价值实现机制,让“保护者受益、破坏者付费”。

图2-社区生态空间权益认定思路


针对建设空间,按照与线外“同地同权”的原则认定权益,实现线内与线外物权均等化。同时依据与生态环境的兼容程度,围绕留、改、清提出四条存量利用路径。通过有机更新方式就地保留的,保留的容积按照现状“建筑面积不增加”的原则确定,未落实的权益容积可转移到其他开发项目中。

图3-社区更新地区权益实现路径


通过生态整备方式改造的,按照现状建筑面积的一定比例计算留用地和权益容积,并建立了生态指标转入、权益容积转出等弹性实施机制。

图4-线内整备地区权益实现路径


需实施清退的,可同时通过生态权益转出和权益容积转出兑现利益。

图5-线内清退地区权益实现路径


分类施策,推进线内社区差异化转型

本项目从生态保护要求和就地转型需求两维度,构建了包括社区线内面积比例、生态敏感性、到城市中心距离、公共服务完善程度等11项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基础上将线内社区划分为减量发展、联动发展、适度发展、优先发展四大类,并针对性提出权益实现路径,推动社区因地制宜发展。

图6-涉及生态控制线的社区发展模式分类


创新特色

提出了基于权益价值实现的社区转型新路

提出了“自然资源生态价值+建设空间物权”两类权益,构建了“生态账户+容积交易市场”两大市场,设计了权益定量测算方法,打通了两类权益转换通道,形成了社区空间权益实现的框架体系。通过权益框架的设计,破解了线内社区发展困局,推动了社区从追求“物”向追求“权”转变,从追求“规模扩张”向追求“质量提升”转变,社区守住生态空间不开发也能获利,在权益均等化基础上走出一条区别于线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提出了一套“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深圳方案

目前国家提出了开展自然资源核算,但核算结果主要服务于资产平衡表编制,价值停留在报表上。本项目建立了以生态账户为核心的生态价值实现机制,不仅有利于提高生态保护修复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引导从关注生态空间数量向关注生态功能和质量转变,真正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为规划管控提供了一条实施路径

通过生态价值交易、权益容积转移等,为规划管控及行政强制之下的私权受损找到了一条救济路径,推动了保护与发展由冲突走向共赢,真正促进规划管控落地,实现社会公平。


四) 探索了有机改造的利益激励机制

通过权益异地转移,有利于解决有机更新、生态整备等利益有限、市场动力不足的问题,有利于鼓励城市“微改造”,为推动城市由“开发模式”向“经营模式”转变提供了支撑。



     

实施效果

为深圳空间治理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新视角

项目树立了以权益破解空间治理困局的新思路,这一思路已指导6项市级核心政策制定及10余项研究开展。


(二)推进了生态线内社区转型

项目确立的生态空间和建设空间权益认定与实现思路为全市近1/3的社区提供了新的发展出路。目前已指导了27个线内社区、约5.6平方公里的土地整备工作。依据本思路即将开展的线内综合功能整备区行动实施后预计可清退出40平方公里优质生态空间,可推动82个线内社区转型发展。


(三 )形成了相关学术成果

在中、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篇,被引用量约400次,申请国家专利2项,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

  • lijiawei411
    lijiawei411 沙发

    本项目集成了线内社区空间利用、生态资源、经济社会、规划政策等信息,了解社区权益基础。经过分析得出:一是现有生态线管理政策重管制轻救济,线内社区空间权益远低于线外社区,其中建设空间开发强度约为线外一半,地均产值约为线外十分之一,生态空间只有少数社区曾获得生态补偿;二是现有生态保护模式重数量轻质量,生态控制线内地区大部分较为敏感,保护机制有待完善;三是存量开发政策重扩张轻运营,难以支撑线内发展。部分社区进行了转型发展探索,但政策堵点较多,按照现有政策尚无成功案例。

    2023-08-03 13:43:03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15.32 万条内容 · 23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非典型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策略探讨——以湖北省罗田县为例

导读 非典型历史风貌区是城市化进程中一种特定时期的产物。虽然这类风貌区的历史遗存在数量和质量上不及历史文化街区,但对于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存城市历史记忆仍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辨析了非典型历史风貌区的定义,并归纳了当前这类风貌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保护范围难界定、历史要素难明晰、管控政策不精准、实施机制不完善。为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本文通过罗田县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案例,探索非典型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路径,从明确保护范围,聚焦重点风貌区;梳理历史要素,“背景”要素实现自然保护,“表层”要素实现文化延续,“内部”要素实现有机生长;分区分类管控,划定核心保护区、控制发展区及环境协调区,实行三级保护与控制;健全实施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策略,以期为其他城市的非典型历史风貌区提供经验和参考。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